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朱彝尊发雕《曝书亭集》。

输入历史事件:

朱彝尊发雕《曝书亭集》。

公元1709年 七月
朱彝尊发雕《曝书亭集》

杨谦《朱竹垞先生年谱》:“每日删补校勘,忘其劳焉。未几,先生下世。至甲午六月竣工,查编修慎行复为之序。”四库提要卷一七三:《曝书亭集》八十卷《附录》一卷,“此集凡赋一卷、诗二十二卷,皆编年为次,始于顺治乙酉,迄于康熙己丑,凡六十五年之作。其纪年皆用尔雅‘岁阳’、‘岁阴’之名,从古例也。词七卷,曰《江湖载酒集》,曰《茶烟阁体物集》,曰《蕃锦集》。杂文五十卷,分二十六体。附录《叶儿乐府》一卷,则所作小令也。彝尊未入翰林时,尝编其行稿为《竹垞文类》王士禛为作序,极称其永嘉诗中《南亭》《西射堂》《孤屿》《瞿溪》诸篇。然是时仅规橅王、孟,未尽所长。至其中岁以还,则学问愈博,风骨愈壮。长篇险韵,出奇无穷。赵执信谈龙录论国朝之诗,以彝尊及王士禛大家。谓王之才高,而学足以副之;朱之学博,而才足以运之。及论其失,则曰朱贪多、王爱好,亦公论也。惟暮年老笔纵横,天真烂漫,惟意所造,颇乏剪裁。然晚境颓唐,杜陵不免,亦不能苛论彝尊矣。至所作古文,率皆渊雅。良由茹涵既富,故根柢盘深。其题跋诸作,订论辨异,本本原原,实跨黄伯思、楼钥之上。盖以诗而论,与王士禛分途各鹜,未定孰先。以文而论,则《渔洋文略》固不免瞠乎后耳。惟原本有《风怀二百韵》诗及静志居琴趣长短句,皆流宕艳冶,不止陶潜之赋《闲情》。夫绮语难除,词人常态。然韩偓《香奁集》别有篇帙,不入《内翰集》中。良以文章各有体裁,编录亦各有义例。溷而一之,则自秽其书。今并刊除,庶不乖风雅之正焉。”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三:“竹垞赋《风怀诗》二百韵,为时传诵。晚年刻集,屡欲汰之,终未能割爱。诸草庐云:‘古人称惜墨如金。竹垞之作《风怀》也,殆不然。’”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朱检讨彝尊《曝书亭集》,始学初唐,晚宗北宋,卒不能熔铸自成一家。”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二〇:“朱竹垞《风怀二百韵》,特游戏三昧耳,岂得以此贬贤。其不删《风怀》诗也,曰:‘吾不愿为两庑特豚。’乃有慨于元、明祀典之滥,故有激而言也。昆山顾亭林《广师说》云:‘文词古雅,宅心纯厚,吾不如竹垞。’盖推服到矣。吾谓国初诸老能兼经学词章之长者,竹垞一人而已,况人品之纯,非西河、钝翁辈之所能及也。”贩书偶记卷一四:“《南车草》一卷,秀水朱彝尊撰。嘉庆戊寅海宁蒋氏重刊。内多《曝书亭集》未见之诗。”又,“《曝书亭集诗注》二十二卷《年谱》一卷,嘉兴杨谦撰。乾隆间木山阁刊。”又,“《曝书亭诗录笺注》十二卷,嘉兴江浩然撰。乾隆已卯精刊。”又“《曝书亭集笺注》二十二卷,嘉善孙银槎撰。嘉庆五年三有堂刊。”又,“《风怀镜》四卷,山阴俞国深纂。嘉庆丁丑本家刊,分‘齐意心耦’四字,即《曝书亭•风怀诗》注也。”又,“《曝书亭集外稿》八卷,秀水朱彝尊撰,嘉兴冯登府、其五世孙朱墨林等辑。嘉庆丁丑潜采堂刊。道光二年刊。”


谭嗣同从欧阳中鹄受业。
钱塘谭献、山阴李慈铭、桐庐袁昶皆在都,文酒往还,极一时之乐。
王闿运入京为内阁中书。
王树柟入《畿辅通志》局。
马其昶二十岁,师事吴汝纶、方宗诚。
康有为十七岁,始见《瀛寰志略》。
施补华从左宗棠军西征。
樊增祥、陶方琦书问往还数年,本年始相识于京师。
约在是年前后,陈三立居长沙,结识易顺鼎、陈锐诸人。
宝廷三十五岁,上疏言事自是年始。
俞崧龄(1833—1874)卒,年四十二。
张应昌(1790—1874)卒,年八十五。
凌焕(1819—1874)卒,年五十六。
程鸿诏卒。
丘炜萲生。
李涵秋生。
陈去病生。
易孺生。
许承尧生。
《四溟琐记》创刊于上海,月刊,申报馆刊行,与《瀛寰琐记》先后相接,至本年。
十二月(1876年1月)停刊,共出十二卷。
王韬在香港撰成《遁窟谰言》十二卷并自序。
十四日,乔松年卒,年六十一。
张之洞、吴棠在成都立尊经书院,专课经古。
二十八日,清廷命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甘建侯、蒯光典钞汪士铎诗文稿去,谋为刊布。
蒋曰豫卒,年四十六。
十三日,薛福成应诏陈《治平六策》、《海防密议》十条。
瞿鸿機奉旨充河南正考官。
初一日乙丑(1875年8月31日),总理衙门奏准以候补侍郎郭嵩焘为出使英国钦差大臣,是为中国正式派遣驻使之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