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四日,汪楫(1636—1699)卒。

输入历史事件:

  十四日,汪楫(1636—1699)卒。

公元1699年 闰七月
  十四日,汪楫(1636—1699)卒。

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公元1699年),卒岁:汪楫,原任福建布政使。闰七月十四日卒,年六十四。人《国史•文苑传》。”比《清史列传》等所言生卒年适晚十年。今从。《清史列传•文苑传》:“汪楫,字舟次,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江都县。岁贡生,署赣榆训导。康熙十八年,巡抚慕天颜荐应博学鸿儒,召试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楫言于总裁,先仿宋李焘《长编》,凡诏谕、奏议、邸报之属汇辑之,由是史材皆备。二十一年春,充册封琉球国正使,条奏七事:其一谓国朝文教诞敷,颁赐御书于封疆大吏,宜并及海外属国。上允其请,命赍宸翰以往。比至,宣布威德,王及臣民皆大悦服。濒行,例有馈赠,楫概却不受,国人建却金亭志之。归撰使琉球录,详载礼仪暨山川景物;又因谕祭故王入其庙,默识所立主,兼得《琉球世缵图》,参之明代事实,铨次为《中山沿革志》。上以楫奉使尽职,敕部优叙。久之,出知河南府,治绩为中州最。尝置学田于嵩阳书院,聘詹事耿介主讲席,士习丕振。寻擢福建按察使,迁布政使。往官五载,民戴其惠。召来京,途次得疾。会圣祖南巡,强起迎谒扬州,上熟视曰:‘非汪楫耶?今老矣!’以御书命侍郎李枏就第宣赐。二十八年,卒,年六十四。楫伉直,意气伟然,能力学。处广陵南北辐辏渔盐之地,日索奇文秘籍读之,四方客至,非著声实而善文章者,则闭户不出见。少工诗,与三原孙枝蔚泰州吴嘉纪齐名。所作以古为宗,以清冷峭拔为致,务去陈言,又不堕涩体。诗文有《悔斋正续集》《观海集》。”王士禛《悔斋诗集序》:“楫以诗来谒,酒阑月堕,抵掌汉、魏、六代以来作者升降之故。当其神解意尽,塵尾奋掷,头没杯案中,一座屏息……楫之诗以古为宗,以洁为体,以清冷峭拔为致,大抵与嘉纪同。当其自得于心,即亦不必尽同也。”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琉球世缵图》:“琉球国,或云流求,或云留求,自元以前不通中国……予门人汪翰林舟次(楫)使琉球归,作《中山沿革志》进呈御览。”倪匡世《诗最》汪楫名下评云:“吾友洪昉思尝称先生诗为天下第一,余不敢信。兹读《悔斋》《山闻》二种集,真杜甫之髓,真摩诘之神。高朗于茶村司理,幽贤于陋轩山人,别有一种疏荡不群之致;如轻鸿踏云,如飞星过水。非慧业之迥绝者,孰能若此?昉思之言,洵不诬矣。”施闰章《施愚山集》文集卷五《汪舟次诗序》:“往岁丁未在豫章,与汪子舟次、高子阮怀,同游西山,甚乐也。已,汪子又独游匡庐,集其往来登览赠酬之诗若干首,属予论序。读之累日,洋洋若无尽,是可惮也……譬有美玉,治之以良玉,磨之以岁月,求其光气掩覆,不可得也。古之读书将以向学,今人作诗或不暇读书。汪子之所为乃大异,故其诗日进而方张。夫扬其波弗忘乎其源,循其途弗知其所止,君子之于道亦如是矣。”又同书文集卷八《送汪舟次游庐山序》:“汪子家白岳,并力读书,性故少可,以其不得志者,发愤为诗,有合于古人之道。栎园先生及吾友荔裳、楼冈、西樵、苕文、豹人、伯吁、筑夫诸子,皆推引之,见于文词,所谓不即人而即之者也。顾耻以客自处,喜放浪于名山邃谷之游。”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一一选汪楫诗九首。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四一选汪楫诗十四首,小传谓其有《悔斋》《山闻》《消寒》《观海》《京华》诸集。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四著录汪辑《悔斋集》五种十卷:“汪楫,字次舟,号悔斋,江都人。举康熙十八年鸿博,授检讨。尝出使琉球,著《中山沿革志》二卷,未几,出为河南知府词林而为外吏,无异贬谪。积升福建布政使,又无故开缺,鸿博之遇,可谓穷矣。卒于二十八年,年六十七。撰《悔斋集》五种,曰《悔斋诗》六卷、《山闻诗》一卷、《山闻续集》一卷、《京华诗》一卷、《观海集》一卷,为丙午(康熙五年)至癸亥(二十一年)之诗。闽中独无所作。楫诗名早著,与族人懋麟齐名称二汪。文不多见,而诗律细密深稳,似非懋麟所及。为赣榆学官时,力推吴嘉纪,为之刻集,嘉纪由是致盛名。又与孙枝蔚酬唱,知楫之初志,未尝不慕高逸也。”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八著录汪楫《悔斋集》六卷、《山闻诗》《山闻续集》一卷、《京华诗》一卷(康熙间刊本)、《观海集》一卷(雍正十一年刻本):“汪辑撰……初刻《悔斋集》六卷,周亮工、方体乾、王士禛、王岩、李长祚序。续刻《山闻诗》《山闻续集》各一卷,为《悔斋二集》施闰章孙枝蔚、黎元宽序,张贞生、魏禧、严沆题词。三刻《京华诗》一卷,为《悔斋三集》,无序跋。皆生前刊版。又《观海集》一卷,为奉使琉球作,雍正十一年徐用锡刻并为序,又陈章序(《四库》著录《中山沿革志》,无诗集)。楫早负诗名,与汪懋麟齐名称二汪。为王士禛弟子……多交遗老,推重吴嘉纪,为刻《陋轩诗》,有《乞水行》《哀鸲鹆》二篇,均为吴野人赋。又作《一钱行》林古度《秦淮灯船鼓吹歌》,和杜濬……与洪昇亦有交,昇推楫诗为‘天下第一’。”


侯翮登书判拔萃科。
知贡举为尚书右丞柳玭。
侍郎修国史,拜御史大夫。
春,司空图感慨世乱,遂退隐中条山谷替别墅,有《丁未岁归琯谷》、《退栖》等诗。
壬辰,车驾至凤翔。
扬州牙将毕师铎自高邮率兵回攻扬州,破城,囚高骈于别室,并邀宣歙观察使秦彦来扬州主事。
顾云本年约三十七岁,时在高骈淮南幕。
河中牙将常行儒杀其帅王重荣,推重荣之兄重盈为兵马留后。
温宪本年约四十六岁,在山南从事任。
聂夷中本年约五十一岁,约此时有《短歌》之咏以抒发其人生感受。
“上(唐明宗)又问(冯)道:‘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道曰:‘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惟农家为然。
二十六日,牛峤赋《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诗。
秋,唐彦谦在兴元杨守亮幕,有《兴元沈氏庄》、《登兴元城观烽火》、《南梁戏题汉高庙》之作。
杨行密破秦彦、华师铎军,入据扬州,自称淮南留后。
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壁州刺史王建连兵攻成都,与陈敬瑄酷战。
罗隐,五十五岁。
不可去矣!’简辞,孔目官章鲁风之辞也”。
章鲁风本年已居钱锣幕。
司空图《一鸣集》结集,图自为序,即《中条山王官谷序》,首次使用“知非子之号”;又作《山居记》,中言其于山居之壁备列当朝至行清节文学英特之士。
钱元瓘(887—941)生。
宋齐丘(887—959)生。
著录于《宋史•艺文志》杂家类、五行类、别集类,并佚。
王霞卿题诗于唐安寺壁。
罗邺(831?—896?)本年前后游于巴蜀间,后闲居而终。
罗绍威(877—9lO)生。
殷七七本年遭遇润州军变。
萧遘(?—887)被赐死。
裴澈(?—887)被处死。
(883),以判度支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壬午,僖宗车驾发自凤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