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七日,徐元文(1634—1691)卒。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七日,徐元文(1634—1691)卒。

公元1691年 闰七月
  二十七日,徐元文(1634—1691)卒。

《清代碑传全集》卷一三张玉书《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掌翰林院事徐公神道碑》:“公以康熙三十年闰七月庚辰终于昆山里第。”《清史列传•大臣传》:“徐元文,江南昆山人。初冒姓陆,后复本姓。顺治十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圣祖皇帝初御极,元文以名列江南逋赋籍中,降銮仪卫经历。乞假归里,辨释其事,得旨,复修撰……九年,擢国子监祭酒……十三年,擢内阁学士,充重修《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十四年,改翰林院掌院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十八年,召为明史监修总裁官……十九年,擢督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六年……十二月,元文迁刑部尚书,旋调户部……二十八年五月,授元文为文华殿学士……时纂修平定三逆方略《政治典训》《一统志》,命元文并充总裁官……二十九年四月,诏修三朝国史,以学士王熙为监修总裁官,学士伊桑阿、阿兰泰、梁清标及元文为总裁官。五月,两江总督傅拉塔疏劾之曰……疏入,得旨,所参各款从宽免其审明,徐元文休致回籍。三十年七月,元文卒于家,年五十有八。所著有《含经堂集》。”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六选徐元文诗二首。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三一选徐元文诗十五首,《诗话》云:“立斋兄弟并掇巍科,同跻台鼎,文章上结主知,士林奉为泰斗,而皆不安于位。立斋致仕后未久卒于家。其诗修洁整饬,律句长于隶事,犹有几社之馀韵焉。”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三著录徐元文《含经堂集》三十卷、《别集》二卷、《附录》二卷:“元文及兄乾学、秉义先后以文采掇巍科,向用于时,世称三徐。乾学倾心以延后进,东南文学之士,思自见者,莫不依倚之以取功名,为众所奉,号为党魁。元文久主史局,亦留心人才,尝荐先朝遗逸给事中李清主事黄宗羲,又鸿博未与试者曹溶汪懋麟黄虞稷姜宸英修史。皆善能窥伺人主之意,以议论取重,因得操纵时局。独秉义谨畏无所营……元文、乾学先后以忧死,党局始稍结。元文撰《含经堂集》三十卷、《别集》二卷、《附录》二卷,与乾学《憺园集》俱无人为之作序,盖忧危中虑为人持执,刻成不敢公然行世。秉义《培林堂集》始终未刻,仅流传写本,亦有所诫。尤侗谓元文前集被焚,后集未刻,或徐氏后人托辞谢客,或所焚者即未刻之第十六卷赋也。诗文不如两兄弟博赡。诗十五卷,起登第,迄罢官。奏议六卷,《察除叛藩虐政疏》《推广皇仁疏》,俱可考见当时政情。”


扬雄为中散大夫;作《剧秦美新》。
王莽命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德祥五事,符命二十五,福应十二。
郭宪约三十三岁,焚王莽所赐郎中朝服,逃至东海之滨。
冯衍约二十四岁,诸公举荐,辞不肯仕。
崔篆不得已,为王莽建新大尹;称疾不视事,三年不行县。
刘歆言“周有泉府之官”。
刘歆以女配莽子,不赐“王”姓。
唐林举荐云敞才可典郡。
扬雄六十四岁,校书天禄阁,自杀未死,以病免官;京师人为语相讽;作《逐贫赋》。
唐林为胥附。
桓谭三十四岁,为讲学祭酒。
刘歆子刘棻、刘泳及门人丁隆被杀。
包咸十八岁,为诸生,学《鲁诗》《论语》。
扬雄六十五岁,复召为大夫,授侯芭《太玄》《法言》。
刘歆约五十六岁,讽扬雄作《太玄》,扬雄一笑了之。
唐林以保成师友封建德侯。
崔篆始理郡事,至各县平理冤案,释出二千余人;称疾辞官。
伏恭十八岁,习伏黯《齐诗》,为郎。
扬雄作《元后诔》。
夏恭约三十岁,授徒千余。
王隆以父任为郎。
桓谭三十八岁,此年前后为掌乐大夫。
梁鸿约于此年生(15?—80?)。
扬雄六十九岁,作《答刘歆书》,论所撰写《方言》。
刘歆约六十岁,称美郑兴之才;作《与扬雄书》,索取《方言》。
郑兴从刘歆讲正大义,承刘歆命撰《左氏》“条例、章句、传诂”,校《三统历》。
严光约十八岁,与刘秀同游学。
扬雄卒,年七十一(前53—18)。
扬雄弟子侯芭为雄起坟。
桓谭四十一岁,赞扬雄,预言其书必传于世。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