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三日,施闰章(1619一1683)卒。

输入历史事件:

  十三日,施闰章(1619一1683)卒。

公元1683年 闰六月
  十三日,施闰章(1619一1683)卒。

汤斌《翰林院侍读前朝议大夫愚山施公墓志铭》:“康熙二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翰林院侍读施公卒于京师之寓舍。”《清史列传•文苑传》:“施闰章,字尚白,安徽宣城人。祖鸿猷,以儒学著,世绍其业,孝友雍睦,江南言家法者推施氏。闰章少失怙恃,鞠于祖母,侍祖母孝……里征士沈寿民有声当世,闰章从之游,遂博综群籍,善诗古文辞。顺治六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引经断狱,期于平允。寻以试高等充山东学政,取士必先行而后文,崇雅黜华,有冰鉴之誉。秩满,迁江西参议,分守湖西道,所辖吉、临、袁三府,故残破,岁凶饥致盗。闰章遍历岩谷间,拊循帖然,人呼为施佛子。尝作《弹子岭大坑》《叹竹源坑》等篇,告诸长吏,读者皆曰‘今之元结也’。俗多溺女,复作歌劝诱,捐资收养,全活无算。遇事爬梳薅栉,不以为劳。尤崇奖风教,于袁重建昌黎书院,于吉葺白鹭书院,课诸生。屡会讲青原山,从者至千百人……十八年,召试博学鸿儒,列二等四名,授翰林院侍讲,纂修明史,覈同异,析是非,无所回枉。二十年,充河南乡试正考官。二十二年,转侍读。寻病卒,年六十六。闰章之学,以体仁为本,磨礲砥砺,历寒暑靡间……天下士益归其门,奉为楷模。文章率原本道义,不欲驰骋张皇。意朴气静,守欧、曾矩度。诗与莱阳宋琬齐名,号南施北宋。新城王士禛爱闰章五言诗,温柔敦厚,得风人之旨,而清词丽句,叠见层出,别为《摘句图》。士禛门人洪昇问诗法于闰章,闰章曰:‘而师如华严楼阁,弹指即见;余则不然,如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就平地筑起。’议者以为确不可易。又谓:‘山谷言近世少年不肯深治经史,徒取给于诗,故致远则泥。此最为针砭。诗如其人,不可不慎。’观其持论,即宗旨可见云。著有《学馀堂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端溪砚品》一卷、《试院冰渊》一卷、《矩斋杂记》二卷、《蠖斋诗话》二卷、《拟明史》七卷、《青原志略补辑》二十卷。闰章与同邑高咏友善,据东南词坛者数十年,号曰宣城体。”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二选施闰章诗三十二首,小传云:“南施北宋,故应抗行,今就两家论之,宋以雄健磊落胜,施以温柔敦厚胜,又各自擅长。”《四库总目提要》卷七七著录施闰章补辑《青原志略》十三卷:“国朝僧大然撰,施闰章补辑。”同书卷一四四又著录其《矩斋杂记》二卷。同书卷一七三又著录其《学馀堂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别集》二卷:“国朝施闰章撰。闰章有《矩斋杂记》,已著录。王士禛《感旧》《山木》二集,所录闰章诗最多,又取其五言近体八十二联。为《摘句图》,见所撰池北偶谈中。闰章尝语士禛门人洪昇曰:‘尔师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见;吾诗如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就平地筑起。’士禛亦记于居易录。平心而论,:士禛诗自然高妙,故非闰章所及。而末学沿其馀波,多成虚响。以讲学譬之,王所造如陆,施所造如朱,陆天分独高,自能超悟,非拘守绳墨者所及;朱则笃实操修,由积学而渐进。然陆学惟陆能为之,杨简以下,一传而为禅矣;朱学数传以后,尚有典型,则虚悟实修之别也。闰章所论,或亦微有所讽,寓规于颂欤?其《蠖斋诗话》有曰:‘近世少年,不肯深治经史,徒取给于诗,故致远则泥。’此最为诗人针砭,诗如其人,不可不慎。浮华者浪子,叫嚣者粗人,窘瘠者浅,痴肥者俗,风云月露,铺张满眼,识者见之,直一叶空纸耳。故曰君子以言有物,观其持论,其宗旨可见矣。古文亦摹仿欧、曾,不失矩度。然视其诗品则少亚。魏禧为作集序,乃置其诗而盛许其文,非笃论也。《外集》二卷,一为《砚林拾遗》,乃奉使广东时记所见端溪石品。一为《试院冰渊》,则历年典试序文及条约。今附存之。又有《别集》四卷,其二卷为《蠖斋诗话》,二卷为《矩斋杂记》《诗话》别择未精,瑕瑜参半。《杂记》颇涉神怪,尤为小说家言。今析出别存其目,故不具录焉。”同书卷一九三又著录蔡蓁春与施闰章合编之《续宛雅》八卷。同书卷一九七又著录其《蠖斋诗话》二卷:“国朝施闰章撰……闰章诗深婉蕴藉,世推作手,而诗话乃多可让……殆偶然劄记,不甚经意之作耶?”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四三选施闰章诗八十六首,《诗话》云:“愚山治性理之学,出而莅政,廉明慈爱,泽加于生民。其为湖西道,驻临江,江环城,而流民号为‘使君江’,以喻其清。在当时实睢州、当湖一流人,特以素负诗名,晚又以词科进,称之者遂详其文学,而行诣政事若稍略焉。其文学正与行诣政事相发,根柢深厚,为有德之言……惟渔洋专称其五言近体,尝举‘朔风一夜至’一篇,以为惊心动魄,不减《十九首》《摘句图》所列,名篇略备。刘海峰论列历朝诗,亦但录五律之五十馀篇。然愚山诗精严坚栗,各体皆同,正不徒四十贤人,著一屠沽不得也。”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五著录《施愚山先生学馀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别集》四卷、《遗集》六卷:“施闰章……十八年举博学鸿儒,以卷中有‘清彝’二字,几被摈,李霨力争得列二等。授侍讲,转侍读。卒于康熙二十二年,年六十六。事具《清史列传•文苑传》,及汤斌《翰林院侍读前朝议大夫愚山施公墓志铭》。有《施愚山先生学馀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别集》四卷、《遗集》六卷。闰章少从沈寿民问学,深入其室。为文朴宜说理,动合矩矱。尝序《石臼集》及顾与治诗,及编集时,几尽易之。知其惨淡经营,不自满假。志传之属,无溢美亦无溢恶,足供稽考。清初词宗,必诗文并茂,而后可以树帜。钱、吴而后,朱、王、施、宋继之。朱、王学钱,若闰章者,庶几足以继响娄东也。宣城诗教,倡自梅尧臣,闰章由之加以变化,章法意境,遂臻绝诣。愁苦之事,皆温柔敦厚以出之。尤工五言,王士禛《摘句图》,载于池北偶谈。顺、康间,好事能主持风雅者,推周亮工龚鼎孳,士多归之。闰章后起,而收恤寒畯,得士与埒,为世所称。然人不同科,即诗文静噪,亦当有别矣。”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五著录施闰章《学馀诗集》五十卷(康熙四十七年刻本):“所著《学馀堂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别集》四卷、《遗集》六卷,曹寅刻本,《四库全书》别集类著录。乾隆三十年重刻本附《外集》《年谱》。诗分体,都三千二百九十一首,汪琬序。闰章古文醇雅,于诗尤邃爱王士禛……其诗受宋梅尧臣影响,加以变化,为清初宋诗派巨擘……清初诗人率多沿明七子学唐,高者远逾元明,下者肤廓空疏,在所不免。有一二主宋诗者未称专业。自闰章出,诗风大变,欧、梅、苏、黄、陆、范,各争肖之,且无比拟皮毛之习。此清人学宋之胜于明人学唐也。诗至近日,新事层出不穷,体亦不得不变。宋诗长于记事议论,故习宋亦为时代所趋也。观是集赠别题图之作……以及与陶季陆圻毛先舒余怀董俞、张风、龚贤交往之诗,其中大都为清初布衣野老,闰章以平生所接士夫,一一谱而传之,不仅可见交游,且多有得于传记之外也。”


陈恬(1058—1131)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浮槎山水记》、欧阳修《祭吴尚书文》、苏洵《木假山记》、苏洵《上皇帝书》、曾巩《洪州新建县厅壁记》、曾巩《思政堂记》、曾巩《代人祭李白文》、王安石《与刘原父书》、王安石《城陂院兴造记》、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
诗: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欧阳修《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欧阳修《送公期得假归绛》、欧阳修《送宋次道学士敏求赴太平州》、欧阳修《送朱职方表臣提举运盐》、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欧阳修《乐郊诗》、欧阳修《洗儿歌》、欧阳修《送沈学士康知常州》、欧阳修《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去岁同在礼闱慨然有感兼简子华景仁》、欧阳修《琴高鱼》、梅尧臣《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续之》、梅尧臣《苏明允木山》、梅尧臣《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梅尧臣《送祖择之学士北使》、梅尧臣《依韵答永叔洗儿歌》、梅尧臣《送次道学士知太平州因寄曾子固》、苏洵《答二任》、曾巩《谒李白墓》、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王召归》、张先《冬日郡斋书事》。
十一日,以翰林学士胡宿权知贡举,翰林侍读学士吕溱、知制诰刘敞并权同知贡举,合格奏名进士刘挚已下二百人。
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管勾太学胡瑗病不能朝。
己酉(十四日),祠部郎中、崇文院检讨官吕公著为天章阁侍讲。
丁卯(二日),授陈执中司徒、岐国公致仕。
戊辰(三日),欧阳修免知开封府,转给事中、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十四日,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以秘阁校理蔡抗、陈襄、集贤校理苏颂、馆阁校勘陈绎,分昭文、史馆、集贤院、秘阁书而编定之。
二十八日,帝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
欧阳修、韩绛、江休复为御试进士详定官。
一日,试特奏名进士。
戊戌(四日),命翰林学士韩绛、权知开封府陈旭、天章阁待制唐介与三司减定民间科率以闻。
己亥(五日),三司使、吏部侍郎张方平为端明殿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尚书左丞、知胨州,寻改知应天府。
丁未(十三日),御崇政殿,赐进士铅山刘煇等一百三十一人及第,三十二人同出身;诸科一百七十六人及第、同出身;特奏名进士、诸科六十五人同出身,及诸州文学、长史授官如三年闰十二月丁丑诏书。
登进士第:刘煇、胡宗俞、安焘、刘挚、章惇、关井仁、张挺卿、韩宗道、王伯虎、王觌、徐徽、丁偃、姚勔、庄公岳、杨杰、曹确、单锷、俞充、丰稷、晁端彦、林邵、林颜、王得臣、蔡确、于房、朱长文、张蒭、罗彦辅、曾庠等。
煇,嘉祐四年进士第一人,《尧舜性仁赋》至今人所传诵。
嘉祐中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
壬子(十八日),徙知扬州冯京知庐州。
戊午(二十四日),翰林侍读学士、吏部郎中吕溱为礼部郎中、知舒州。
己未(二十五日),新三司使、吏部侍郎宋祁为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集贤殿修撰、知郑州。
壬申(八日),李淑卒。
河中府言: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户部侍郎、集贤殿修撰李淑卒。
著有:《三朝宝训》三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典故类》)、《三朝训鉴图》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典故类》)、《三朝训览图》十卷(《宋史•艺文志二》)、《耕籍类事》五卷(《宋史•艺文志二》)、《阁门仪制》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三》)、《王后仪范》三卷(《宋史•艺文志三》)、《邯郸书目》十卷(《宋史•艺文志三》)、《书殿集》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七》)、《诗苑类格》三卷(《宋史•艺文志/、》)。
十二日,欧阳修兼充群牧使。
十八日,陈执中卒,70岁。
三日,以新及第进士第一人刘煇为大理评事、佥书河中府观察判官公事;第二人胡宗俞、第三人安焘为两使幕职官;第四人刘挚、第五人章惇并试衔知县;第六人已下并《九经》、明经及第,并为试衔大郡判司、大县主簿;第二甲,并试衔判司、主簿、尉;第五甲并诸科,同出身,并守选。
丙午(十三日),徙知并州、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孙沔知寿州。
壬子(十九日),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王安石累除馆职,并辞不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