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金堡(1614—1680)卒。

输入历史事件:

  金堡(1614—1680)卒。

公元1680年 是年
  金堡(1614—1680)卒。

据王汉章编《澹归大师年谱》廖燕《二十七松堂文集》卷八《哭澹归和尚文》:“庚申十一月二十八日,友某持师绝笔示燕,不禁泪涕交横,仰天大哭。”卓尔堪《明遗民诗》卷一六选释今释诗九首。孙静庵《明遗民录》卷四七《澹归禅师》:“澹归禅师今释,一字蔗馀,故金给事堡也。国变后,师天然为僧,从至东莞,辟臷庵住十馀年,往仁化,辟丹霞山别传寺。诗文极富,尝序王说作《耳鸣集》云:‘余谒雷峰,始识说作,雷峰虽提持祖道,然不废诗,士之能诗者多至焉,皆推说作第一手。余亦时为诗,性既粗直,诗亦愤悱抗激,每见说作诗,辄自失,以为有愧于风人也。’雷峰谓天然。”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选今释诗三首,《诗话》云:“澹归永历间相从转徙,流离琐尾中,尚屡上封事,为五虎之一。及两粤溃,遂出世于丹霞,苦行精勤,兴建丹霞禅榻,刹宇既成,迎其师天然和尚居方丈,身就执事之寮。粗衣蔬食,超然本色沙门。丙戌卒于丹霞。”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四著录今释《徧行堂诗集》十卷(康熙间刊本):“今释撰。今释字澹归,本名金堡,字道隐,号卫公,浙江钱塘人。明崇祯十三年进士,选山东临清知县,旋去官。清兵南下杭州,起兵抗之。仕永历,官礼科给事中。以言得罪,遣戍清浪,移至桂林。顺治七年为僧,法名性因。九年,入粤东雷峰寺受戒,改名今释。康熙元年,主韶州丹霞寺。十六年自粤北行,至浙中。十九年卒,年六十七。撰徧行堂集四十八卷,包括文、序、传、墓表、语录、尺牍、杂著、诗词,多清初史料,内十卷为诗。刻集者为高纲、陆世楷,助刻者广东巡抚佟养钜以下多道府官员。乾隆间开《四库全书》馆,以所著《徧行堂杂剧》有违碍语,悉毁全书,并所著《四书义》《梦蝶庵诗》,俱列禁目。高纲身后获罪。是集今犹及见完帙,真人间《广陵散》也。从来释家之诗,克反于古,神貌相离,或羼入禅语,下者直同梦吃。而清初数释家,本为儒素,借以逃遁,有意摹古,不失其真。是集多咏名山古刹。游罗浮、丹霞,《黄皮壕歌》,均以抒啸为快。交往如李确、方以智钱谦益陆圻、顾梦游、程可则、彭而述、陈洪绶龚鼎孳,酬答之中,悲愉自见。顺治七年梧州诏狱,亦有诗。至《再欢喜歌》《退一步宽一著歌》《挑脚叹歌》,多以俚语,掩其愤世疾俗之情。同时人集中有赠诗……沈奕琛刻《寄庵诗集》,由澹归、申涵光评点,世有传本。乾隆间罗天尺《丹霞歌题徧行堂集后》(见《瘦晕山房诗删》卷四),道光间周三燮有《拜澹归大师塔》四首(见《抱玉堂集》卷三)。盖粤人始终崇奉,不因书禁而稍减也。”有关金堡身后徧行堂集文字狱,参见《清代文字狱档》第三册《澹归和尚徧行堂集案》


欧大任为梅鼎祚《予宁草》作序。
沈自晋(1583—1665)生。
胡应麟与汪道昆定交。
利玛窦等人抵达广东肇庆,建教堂传教。
张凤翼作《祝发记》,以贺其母八十寿辰。
张鸣凤为吴国伦《吴明卿先生诗集》作叙。
刘绍恤为梅鼎祚《梅禹金诗草》作序。
吴孟白、陆无从汇次欧大任(1516一1595)在金陵诸诗为《秣陵集》,余孟麟撰序。
王畿(1498—1583)之讣至黄安,李贽作告文祭之。
王世贞作《四十咏》。
王世贞作《末五子篇》,列赵用贤、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胡应麟为末五子。
汤显祖造访胡应麟。
屠隆《题红记序》或作于今年。
方承训作《复初集》自序。
邓球《闲适剧谈》成书。
周天球(1514—1595)年满七十,王世贞撰《周公瑕先生七十寿叙》。
癸未大察,尚宝寺少卿李先芳(1511—1594)左迁亳州同知。
陈经邦以礼部尚书兼任翰林学士。
艾南英(1583—1646)生。
傅汝舟(1583—1627后)生。
余曰德(1514—1583)卒。
王世贞由应天府尹推升南京刑部右侍郎,以病辞,得旨准在籍调理。
吴国伦访王世贞于弇园。
籍没张居正家,饿死十余人。
左谕德于慎行(1545—1607)致函司寇,言张居正有劳于国家,是非功过当区别看待。
许国为吴国伦《吴明卿集》作序,称嘉靖七子(后七子)“雄视往古,目无当代,时谓高雅”。
方沆作《刻欧虞部文集序》。
吴国伦尽出其诗文,请王世贞作序。
二十三日,耿定理(1534—1584)卒于黄安,李贽作《哭耿子庸四首》悼之。
汤显祖就任南京太常博士,读书每至丙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