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河篇》、《镇江舟中看雪歌》、《中秋看月歌》,则信口成章,化俗为雅。

输入历史事件:

河篇》、《镇江舟中看雪歌》、《中秋看月歌》,则信口成章,化俗为雅。

公元1680年 是年春
河篇》、《镇江舟中看雪歌》《中秋看月歌》,则信口成章,化俗为雅。

《酒徒篇为燕中褚山人作》《奇穷歌为姜次生作》《和刘子岸先生十无诗》,时近俚谑。《十无诗》为居无屋、行无舆、寝无床、食无米、寒无衣、夜无灯、炉无火、杖无钱、渴无茗、交无友也。渔尝改《琵琶记》《南西厢》诸剧,复陈为新,兼正其失。观《哭亡姬乔氏黄氏诗》,诸姬皆能歌舞登场。《予携妇女出游有笑其失计者诗以解嘲》云:‘尽怪饥驱似饱腾,纷纷儿女共车乘。须知我作浮家客,欲免人呼行脚僧。岁俭移民常就食,力衰呼侣伴担登。他时绝粒长途上,纵死还须拔宅升。’此诗最见情性。乾隆间沈赤然《五砚斋诗钞•书李笠翁一家言诗》云:‘词曲当年数笠翁,两朝冠盖揖群公。囊金不惜教歌妓,家具都思夺化工。’又云:‘争传纸贵写三郎,顾曲周郎老道途。白下园亭看未足,又移歌舞入西湖。’注云:‘笠翁芥子园甲天下,暮年复移家西湖。’唯渔好谈闺情,为后世所讥,诗文都不入选,亦不置目,其《一家言全集》但流行民间耳。夫文学之士,所趋不同,流派如百川赴海,其间固有不待表彰而自显者。此集虽未能悉概人心,然沿波讨源,仍不失为畸人之诗也。笠翁晚年,卜筑杭州云居山,构屋名曰层园。卒,葬于方家峪九曜山,钱唐知县梁允植题其碣。嘉庆间,赵坦复修筑,后人吟题不绝。《周伯衡诗钞》《汉阳遇李笠翁兼记诸姬之盛》诗。王鹏《半村居诗钞》《题李笠翁烟波垂钓图小照》云:‘五岳归来屐齿孤,等身著述付奚奴。何如独结烟波约,泛宅浮家作钓徒。’鹏,金华人。又朱慎《浮园诗集》(北京图书馆藏抄本)有《李笠翁招引湖上》《怀笠翁先生》等诗,所撰《菊山词》李渔定。陆圻《威凤堂文集》《李笠翁新居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刻本),有目无文。”王绍曾主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著录李渔所编著图书:《千古奇闻》八卷、《读史赘言》一卷、《笠翁偶集摘录》一卷、《芥子园书画》五卷、闲情偶寄十六卷、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李笠翁尺牍》一卷、《四六初征》二十卷、《尺牍初征》十二卷、《古今尺牍大全》八卷、《耐得歌词》四卷首一卷、《摘录李笠翁词》一卷、《笠翁词韵》四卷、《笠翁剧论》二卷、《笠翁一家言全集》四种五十三卷。另据孙楷第《李笠翁与<十二楼>》亚东图书馆重印十二楼序),李渔尚有诗集《龆龄集》《名词选胜》《资治新书》十四卷、《二集》二十卷、《笠翁诗韵》五卷、《纲鉴会纂》《明诗类苑》《列朝文选》《古今史略》等;戏曲除《笠翁十种曲》外,另有《笠翁传奇五种》(包括《万全记》二卷、《双锤记》二卷、《十醋记》二卷、《偷甲记》二卷、《鱼篮记》二卷)、《笠翁新三种传奇》(包括《补天记》二卷、《双瑞记》二卷、《四元记》二卷);小说除无声戏十二楼等短篇小说集外,尚有长篇小说《回文传》十六卷。此外,刘廷玑在园杂志认为肉蒲团也是李渔的手笔。


  十六日,小说《醒世姻缘传》一百回成书付梓,题“西周生编辑,燃藜子校订”。
  奏销案起,吴伟业等多受牵连。
  杭人陆銮借“通海案”上书攻讦吴伟业及慎交、同声两社。
  十三日,金人瑞(1608—1661)卒。
  清廷为孤立郑成功,下“迁界令”。
  缅人献桂王(永历帝)于清吴三桂。
  十八日,清廷严通海之禁。
  顾炎武撰《山东考古录》一卷成。
  钱谦益为王士禛诗集作序,有“代兴”之期许。
  吴伟业为宋琬诗文集作序。
  第二章。
  清康熙元年至康熙三十九年(1662一1700)共39年。
  《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七三著录汪琬《尧峰文钞》五十卷:古文一脉,自明代肤滥于七子,纤佻于三袁,至启、祯而极敝。
  方宗诚《桐城文录序》:桐城文学之兴,自唐曹孟征……逮于我朝,人文遂为海内宗,理势然也。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自序》:间尝以为有清二百六十馀年间,学凡数变。
  顾有孝《江左三大家诗钞叙》:有明之时,高季迪、杨孟载、袁海叟、徐幼文启秀于前,顾华玉、徐昌谷、文徵仲嗣音于后,王元美兄弟出,遂中原之垒而独建蝥弧。
  王士禛《鬲津草堂诗集序》:田子子益,邹、鲁之文学,而漪亭司寇之介弟也。
  叶燮《三径草序》:盖尝溯有明之季,凡称诗者咸尊盛唐;及国初,而一变诎唐而尊宋,旋又酌盛唐与宋之间,而推晚唐,且又有推中州以逮元者,又有诎宋而复尊唐者。
  翁方纲《神韵论下》:诗以神韵为心得之秘,此义非自渔洋始言之也,是乃自古诗家之要眇处,古人不严而渔洋始明著之也。
  《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九〇著录王士禛撰《唐贤三昧集》三卷:初,士禛少年,尝与其兄士禄撰《神韵集》,见所作《居易录》中。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兴于唐,盛于宋,衰于元,亡于明,而再振于我国初,大畅厥旨于乾、嘉以还也。
  徐珂《近词丛话》:明崇祯之季,诗馀盛行,人沿竟陵一派。
  陈忱《水浒后传原序》:昔人云:《南华》是一部怒书,《西厢》是一部想书,《楞严》是一部悟书,《离骚》是一部哀书。
  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洪昇《长生殿自序》: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
  孔尚任《桃花扇小引》: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清总论》:今自开国以迄道光,总述词家,亦可屈指焉。
  吴三桂杀永历帝父子于昆明。
  初八日,郑成功(1624一1662)卒。
  十六日,盛符升为王士禛刊《渔洋山人诗集》(又名《阮亭诗选》)蒇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