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一日,孙奇逢(1585—1675)卒。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一日,孙奇逢(1585—1675)卒。

公元1675年 四月
  二十一日,孙奇逢(1585—1675)卒。

《清代碑传全集》卷一二七魏象枢《征君孙钟元先生墓表》:“康熙十有四年四月二十一日,征君前明举人孙钟元先生卒。其年冬十月,葬于辉县夏峰之东原,又八年,蔚州魏象枢表其墓曰:先生讳奇逢,字启泰,钟元其号,保定容城人。”《清史列传•儒林传》:“孙奇逢,字启泰,直隶容城人。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学,欲以功业自著……年十七,举明万历二十八年乡试。与定兴鹿善继讲学,一室默对,以圣贤相期许……国朝顺治二年,祭酒薛所蕴具疏让官,以元许衡吴澄相拟,有旨征为国子监祭酒,奇逢以病辞。三年,移居新安县。七年,南徙辉县之苏门。九年,工部郎中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乃辟兼山堂,读《易》其中,率子弟躬耕自给,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居夏峰二十五年,屡征不起。奇逢之学,原本象山、阳明,而兼采程、朱之旨,以弥阙失。其论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而其大本主于穷则励行,出则经世。其治身务自刻励,而于人无町畦……著《读易大旨》四卷……著《四书近旨》二十卷……别为《诸儒考》附之,著《理学宗传》二十四卷。他著有《尚书近指》《圣学录》《两大案录》《甲申大难录》《乙丙纪事》《孙文正年谱》《岁寒居文集》《答问》《日谱》《畿辅人物考》中州人物考《孝友堂家乘》《四礼酌》等书,凡百馀卷。奇逢之学,盛于北方,与李颙黄宗羲鼎足。年逾耆耋,讲道不倦。尝自言六十以后,工夫每十年而较密……康熙十四年,卒,年九十二。河南北学者祀之百泉书院,容城刘因、杨继盛同祠,保定与孙承宗、鹿善继并祠。道光八年,奉上谕:‘孙奇逢学术中正醇笃,力行孝弟。其讲学著书,以慎独存诚,阐明道德,实足扶持名教,不愧先儒。著从祀文庙西庑,以崇儒术而阐幽光。’”《四库总目提要》卷六著录孙奇逢《读易大旨》五卷,同书卷一四又著录其《尚书近指》六卷,同书卷三六又著录其四书近指二十卷,同书卷五八又著录其中州人物考八卷,同书卷九七又著录其《理学传心纂要》八卷、《岁寒居答问》二卷、《附录》一卷。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一选孙奇逢诗七首,《诗话》云:“夏峰,理学大儒,不以诗名。当明之亡,年已六十有一。旧有《岁寒集》三十卷,诗文在焉,皆鼎革前作。后三十年编为续集,其前集触时讳语已颇删去。今所存诗二卷,皆随事寓怀,有闲澹自适之趣。”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二著录孙奇逢《夏峰先生集》十六卷:“所撰诗文,六十以前,有《岁寒堂集》三十卷,六十以后,有《岁寒堂续集》若干卷,有文无诗。康熙三十八年,其孙洤取十之二三,刻为《夏峰先生集》十四卷。道光中,钱仪吉重刻为十六卷,移语录于编首,别辑补遗二卷,而删去文之涉于禁忌者。奇逢诗文,不事藻绩,而胎息深厚,情意真挚,似南宋人所作。《题饿夫墓》诗文,至今读之,犹令人鼓舞。《乙丙纪事》,述周旋左魏事甚悉。其《高阳述闻》《守容纪略》《扫盟馀话》,有关旧闻,俱未见,必为仪吉所删,可惜也。”张舜《清人文集别录》卷一著录孙奇逢《夏峰集》十六卷(道光廿五年大梁书院重刊本):“居京师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以气节相尚。当魏阉乱政,东林党狱起,左、魏、周三人先后被逮。奇逢百计营救,不得,卒经纪其丧,以各归于其乡,而义声震一时……是集卷一、卷二为语录,卷三为记、论、说、辨、议,卷四、卷五为序、跋,卷六、卷七为书,卷八至十为传、志、行述,卷十一为杂著,卷十二为赞、铭、杂文,卷十三、四为诗,末二卷为补遗。其论学精粹之语,皆入语录矣。”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一著录孙奇逢《夏峰集》诗二卷(道光二十五年大梁书院重刻本):“晚作闲适抒情,《述怀诗》有云‘日用优游老遗民’颓然降格矣。又时以哲理及琐事入诗,措词矜慎。清初大儒,固不以诗鸣世也。顾炎武《赠孙征君奇逢》诗,见《亭林诗集》。”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夏峰先生集》整理本,十四卷。


太子少詹事边冈造《景福崇玄历》成。
冬,罗邺入蜀,有《大散岭》、《凤州北楼》、《嘉陵江》、《上东川顾尚书》等诗。
冬,李洞在长安,时田昉出刺龙州,洞作《送龙州田使君旧诗家》以送。
裴廷裕撰成《东观奏记》三卷,作《东观奏记序》。
以吏部侍郎柳玭、右补阙裴廷裕、左拾遗孙泰……太常博士郑光庭专修宣宗实录。
郑遨应进士举,不第,入少室山为道士,赋《拟峰诗》三十六章,又有《景福中作》、《山居》等诗。
王涣年三十四,授秘书省校书郎。
翁承赞本年赴京应举。
康軿离京往依宣州田额幕,頵荐授中书舍人。
韩偓五十岁,以疾解官,归万年老家养疴。
义忠(781—892)卒。
李昊(892—966)生。
史•艺文志》编年类、霸史类及别集类,并佚。
杨复恭(?—892)卒。
礼部侍郎杨涉知贡举,崔胶、易标、张鼎、归蔼、卢玄晖、张道古、杜晏、曹愚、孔闰、卢汝弼、崔承祐等二十八人登进士第。
崔胶以第一名登进士科状元。
易标,生卒年不详,本年登进士第。
张鼎,生卒年不详,本年登进士第。
归蔼,生卒年不详,本年登进士第。
卢玄晖,生卒年不详,本年登进士第。
张道古(?—908)本年登进士第。
卷五、《太平广记》卷二〇三引《耳目记》)。
杜晏,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曹愚,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孔闰,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卢汝弼,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崔承祐。
载:“崔承祐,唐昭宗景福二年入唐登第。
明经科:贾潭。
知贡举:礼部侍郎杨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