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王猷定(1598—1661)卒。

输入历史事件:

  王猷定(1598—1661)卒。

公元1661年 是年春
  王猷定(1598—1661)卒。

沈起查东山先生年谱:“辛丑,先生六十一岁。春,豫章王公于一捐馆西湖,先生偕同人为治丧。”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王猷定卒于康熙元年(1662),年六十五。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疑年录汇编》卷九括注王猷定生卒年为“1598一1662”,不从。《清史列传•文苑传》:“王猷定,字于一,江西南昌人。拔贡生。父时熙,明进士,官太仆寺卿。天启中,名在东林。猷定工诗古文,为人倜傥自豪,对客龂龂讲论,每举一事,辄原其本末,听之醉心。少时驰骋声伎、狗马、陆博、神仙迂怪之事,无所不好,故产为之倾。史可法闻其贤,征为记室。可法迎立福王,传檄四方,情文动一时,皆猷定为之谋也。袁继咸奉命江楚,亦疏荐猷定可大用,猷定坚卧,复书累千言,道不乐仕进意。既入国朝,遂绝意人世,日以诗文自娱。晚寓浙中西湖僧舍,大吏重其人,皆虚左事之。按察使宋琬尤与相契。已而碗以事被逮,宾客散亡,猷定独周旋患难中。所为文多郁勃如殷雷未奋;又如崩崖压树,枒槎盘礴,旁枝得隙,突然干霄。自明季公安竟陵之说盛行,文体日琐碎。猷定能独开风气,名与方域相埒。论者谓其自出机杼,成一家言,然如《义虎》《汤琵琶》等传,颇苦其诞而不经云。其行书楷法,亦自通神。所著曰《四照堂集》。”卓尔堪《明遗民诗》卷一选王猷定诗三十一首,小传云:“王猷定,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文学,性伉直。遭乱移家,多历艰险,与杜茶村称性命交。精楷法,以古文自雄。著《四照堂集》。”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一《王猷定》:“于一以诗古文词自负,对客龂龂讲论,每举一事,辄原其本末,听之霁心,盖兼有笔札喉舌之妙者。其行书楷法,亦自通神。《北固》一律云:‘大江东北望,半壁有孤城。古寺风烟积,春涛日月生。人稀知径小,帆远觉潮平。午夜招提梦,三山空外行。’”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七选王猷定诗一首《螺川早发》,小传云:“于一遭乱居广陵,以诗古文自负。书法亦在晋唐之间。”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二四选王猷定诗十首,引王晫今世说云:“于一遭乱居广陵,穷愁著书,力追大雅。海内能文之士翕然推之。客死西湖,篇帙散失大梁周司农刻其遗稿行世。”又加按语云:“于一诗,骚情古意,跌宕萧寥;五律一体,尤哀咽动人。”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八选王猷定诗八首,《诗话》云:“于一长身玉立,意气豁如,议论风发,谈天下事如视掌上纹。与梁公逖、史蘧庵友善,杜茶村尤性命交。诗沉郁萧森,五言近体雅近杜老乱中诸作。”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二著录王猷定《四照堂文集》十二卷、《诗集》四卷:“王猷定,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贡生。太仆卿止敬之子。明亡,以遗老终于康熙壬寅。《潜丘劄记》《壬寅至邢上哭亡友王于一兼营归榇》诗云:‘我友昨客死,杭人多哭声。’又陆莘行老父云游始末:‘康熙元年壬寅春二月,父友王于一者,自闽至浙,寓昭庆寺,忽疾作,父亟为调治,昼夜不息。王竟不起。父为敛资棺敛,并出床头十金,令其仆扶柩归里。’是猷定以壬寅客死于杭。今世说所载亦同。《溉堂前集•哭王于一》五言二律,列于辛丑,似误。其集为周亮工所刻者,文五卷,诗二卷。此为其子汉卓所辑,凡文十二卷,诗四卷。《明诗综》谓猷定以诗古文自负,对客龂龂讲论。今观其文学三苏,微不及艾千子,过于陈氏父子远矣。或谓钱谦益所不喜,非也。猷定为益门人,谦益与人书,谓其学四家文,往往有合者,劝刻其文。岂不喜而肯言此乎?王士禛讥其《寒碧琴记》,谓东坡未贬登州司户参军,失于不检。凡有才气,信笔为文者,率犯此病。所以方、姚争言义法,其实特不读书之过。观其与顾炎武书,与争文格,多见其不知量也。其集《四库》未收亦未禁。”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一著录王猷定《四照堂诗集》四卷(咸丰五年刻本):“猷定乡贡不试,史可法征为记室。顺治二年,自扬州南昌,与喻宣仲、丁仲阳号‘三隐君’,自号轸石老人,以诗古文名。晚寓浙中西湖僧舍。康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诗集》初刻为玉蔬轩本,校刻不精,康熙二十三年其子汉章辑本,凡文五卷、分体诗二卷。是集四卷晚出,为胡思敬校刻,有周亮工原序,王珙、陈僖、饶宇朴序。猷定为谦益门人,与杜濬为性命交。同万寿祺、顾炎武屈大均亦有往还。集中寄赠,如龚鼎孳周亮工宋琬、,皆故交……顺治间诗家由明七子学唐,亦偶有超迈之作。康熙中叶,举世宋调,内容无奇不备,而求通篇无疵者,不经见矣。又有《听柳敬亭谈史》《姑山草堂歌》《听杨太常弹琴》,深寄怀抱。丁有煜有《读四照堂集》诗,见《双薇阁集》。”


甲戌(二日),殿中丞胡瑗落致仕,为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同议大乐。
己酉(八日),知庆州、刑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张昪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
壬午(十一日),诏:“殿侍换文资者,试诗、赋各一道;或通一经,问义十道,以六通为合格。
吴处厚取国子学解,试《律设大法赋》,得第一名。
余皇祐壬辰岁取国学解,试《律设大法赋》,得第一名。
贺铸(1052—1125)生。
陈师道(1052—1102)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祭资政范公文》、王安石《祭范颍州文》、王安石《老杜诗后集序》、王安石《亡兄王常甫墓志铭》。
诗:梅尧臣《书南事》、梅尧臣《七月十六日赴庾直有怀》、宋祁《入壬辰新岁》、王安石《宣州府君丧过金陵》、王安石《壬辰寒食》、李觏《酬陈屯田》、陈襄《皇祐四年春重到浦城县南峰寺因怀旧游》。
十日,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丁度卒,64岁。
著有:《集韵》十卷(《宋史•艺文志一》)、《景祐礼部韵略》五卷(《宋史•艺文志一》)、《管子要略》五篇(《宋史•艺文志四》)、《土牛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四》)、《庆历兵录》五卷(《宋史》本传)、《赡边录》一卷(《宋史》本传)、《迩英圣览》十卷(《宋史》本传)、《龟鉴精义》三卷(《宋史》本传)、《编年总录》八卷(《宋史》本传)、《武经总要》四十卷(《宋史》本传)。
十二日,以翰林学士承旨王拱辰权知贡举,翰林学士曾公亮、翰林侍读学士胡宿、知制诰蔡襄、王珪并权同知贡举,合格奏名进士徐无党已下六百八十三人。
壬戌(二十一日),观文殿学士、吏部侍郎、知定州韩琦为武康节度使、知并州。
乙酉(十四日),广南东西、湖南、江西路安抚使。
十三日,帝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
十六日,试特奏名进士并广南进士。
辛酉(二十一日),御崇政殿,赐进士郑獬等二百人及第,一百五十人出身,一百七十人同出身。
登进士第:郑獬、杨绘、滕甫、雍子方、宇文之奇、郑穆、钱藻、方子容、吴处厚、白约、蒲宗孟、鲁有开、李谊伯、黄序、黄中庸、徐无党、刘定、陈传、陈汝义、周师厚、周镛、郑叔明、何琬、吕大忠、张献民、楼郁、刘瑾、晁端友、李清臣、韦骧、王汝舟、吴骧、江朴、汪毅、周喻、周之道、高旦、黄莘、杨纬、葛良嗣、韩直彦、王汾、顾方等。
郑毅夫廷试日,曾明仲为巡察官,方往来之际,见毅夫笔不停辍,而试卷展其前,不畏人窃窥,意甚自得。
郑毅夫自负时名,国子监以第五人送,意甚不平。
滕章敏公慷慨豪迈,不拘小节。
滕元发甫,皇祐五年御试《吹律听军声》诗云:“万国休兵外,群生奏凯中。
辛酉(二十一日),蒋堂卒,75岁。
著有:《吴门集》二十卷(《宋史》本传)。
《春卿遗稿》一卷,宋蒋堂撰。
著录:钱曾《述古堂藏书目》卷二、《四库提要》卷一五二、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七三、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六、李盛铎《木犀轩藏书书录》、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三、《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版本:明天启元年蒋鐄刻本、清光绪二十九年李盛铎钞本。
曾巩应试落第。
枢密直学士、给事中孙沔还自岭南,帝问劳,解所服御带赐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