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吴炳(1595一1648)卒。

输入历史事件:

  吴炳(1595一1648)卒。

公元1648年 是年
  吴炳(1595一1648)卒。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马美信撰吴炳词条,括注吴炳生卒年“?一1647”。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十括注吴炳生卒年“?一1650”。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卷一一括注吴炳生卒年“?一1650”。张月中主编《中国古代戏剧辞典》吴炳“生年不详,卒年为1647年”。蒋星煜《中国戏曲史探微•吴炳降清后死于痢疾考》:“他卒于永历二年(1648)是没有问题的了。至于生年,假定他万历四十(1612)中乡举时为二十五岁,则应生于万历十五年(已16)前后。”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英德绿牡丹词条,括注吴炳生卒年“1595—1648”。今从。吴炳,字石渠,又字可先,号粲花主人,宜兴(今属江苏)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历官蒲圻知县、江西提学副使。明亡后,随永历帝入桂,擢兵部侍郎东阁学士。兵败被清兵所俘,病死。著有《说易》及传奇绿牡丹《画中人》《疗妒羹》《西园记》《情邮记》,总名《粲花斋五种曲》《明史•吴炳传》:“吴炳宜兴人。万历末进士。授蒲圻知县。崇祯中,历官江西提学副使。江西地尽失,流寓广东。永明王擢为兵部侍郎,从至桂林,令以本官兼东阁学士,仍掌部事。又从至武冈。大兵至,王仓促奔靖州,令炳扈王太子城步吏部主事侯伟时从之。既至,城已为大兵所据,遂被执,送衡州。炳不食,自尽于湘山寺,伟时亦死之。”康熙《常州府志》卷二四:“吴炳,字可先,宜兴人。进士,授蒲圻县令,辨冤狱,均田赋,升刑部主事。时魏忠贤用事,屡起大狱。炳乞政工部,都水司,值三殿采石濬县,恤工匠之困。知福州府时,抚军某兵败,舟焚欲投洋,贾金以偿,嘱炳文致其狱,炳曰:‘杀人媚吾何忍。’病告归。后督江西,播迁闽粤,不食而死。所著乐府五种行世,《说易》一编失稿。”吴梅《<粲花五种>总跋》:“《粲花五种》,吴石渠(炳)著。石渠,宜兴人,贞毓相国之族叔,永历时官至东阁学士武冈陷,为孔有德所执,不食死。虽立朝无物望,顾不失为殉节焉。王船山仕永历时,与五虎交好。所著永历实录痛诋贞毓,并石渠死节亦矫诬之,谓强餐牛肉下痢死。明人党同伐异之风,贤如船山,且不能免,故略辨于此(乾隆中,石渠赠谥忠节)。石渠少时即能制曲。焦里堂剧说云:‘石渠十二三时,便能填词。《一种情》传奇,乃其幼年作也,恐为父呵责,托名粲花。粲花者,其司书小隶也。’此说昔人所未发,不知何据。石渠与石巢齐名,而人品则薰莸矣。五种中《情邮》最胜。世皆推崇《疗妒羹》,盖未见《情邮》故。《疗妒》本朱介入《风流院》改作之。《疗妒羹》之扬不器,即《风流院》之舒洁郎。使小青地下蒙垢,皆不可为训。《西园》《画中人》,有意摩玉茗之垒,未脱窠臼。独绿牡丹一剧,几兴大狱。当张天如创兴复社也,湖州孙孟朴为司邮。介绍两浙贵介子弟。乌程温育仁者,相国体仁弟也,欲入社不得,遂请石渠作此剧诮之。浙中梨园争相搬演。社中人诉诸学臣黎元宽,究作者主名,下育仁仆于狱。桁杨书贾,出示厉禁,而娄江、乌程遂开大衅矣。书中柳五柳、车尚公、范思诃,盖指王元社、陈章侯辈,而吴兴沈重,则影射张天如、周介生等也。详见复社纪事《冬青馆集》(中有《绿牡丹跋》一首)。明季党人以文字为戈铤,亦一奇事也。因志其颠末,以告后之读是书者。己未季冬下旬,长洲吴梅书于斜街寓斋。”


王之望奉遣劳师江上。
韩元吉至镇江省亲,与陆游相与道故旧甚乐。
范成大除秘书省正字。
虞允文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王刚中以礼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
宋金“隆兴和议”成。
洪适奉遣使金贺金主生辰。
辛弃疾江阴签判任满,改广德军通判。
葛立方(?—1164)卒,生年不详。
周麟之(1118—1164)卒,年四十七。
程珌(1164—1242)生。
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元。
元夕,镇江知府方滋邀韩元吉宴饮赏梅,陆游与元吉有诗唱和。
陈康伯(1097—1165)卒,年六十九。
本月,范成大与王衜、王淮等同游成氏园,有《次韵王夷仲正字同游成氏园》(自注:“是日诸公令予题壁” )、《王季海秘监再赋成氏园,复次韵》。
韩元吉途次松江,有《过松江寄陆务观五首》,陆游有《次韵无咎别后见寄》。
以虞允文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王刚中同知枢密院事。
范成大迁校书郎。
朱熹至行在,会钱端礼、洪适方主和议,晦庵痛斥其“议和”、“独断”、“国是”之说,复请祠。
诏未铨试人毋得堂除。
张孝祥复集英殿修撰。
王刚中(1103—1165)卒,年六十三。
洪适以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范成大以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
朱熹为魏掞之《戊午谠议》作序。
张孝祥取道今江西、湖南赴任。
陆游改任通判隆兴军事。
张孝祥经永州至桂林,有词《南歌子•过严关》及七绝《入桂林歇滑石驿题碧玉泉》。
诏立赵愭为皇太子。
参知政事虞允文罢。
洪适为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吏部侍郎叶顒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