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夏完淳(1631—1647)卒,年十七。

输入历史事件:

  夏完淳(1631—1647)卒,年十七。

公元1647年 九月
  夏完淳(1631—1647)卒,年十七。

汪端《三十家诗选》:“巡抚土国宝按籍而求,凡三吴名士数十人,无得免者。逮存古赴金陵,存古慨然曰:‘天下岂有畏人避祸夏存古哉!我得归骨于高皇帝孝陵,千载无恨。’在途吟咏不绝。既至就鞠,经略某欲活之,存古不屈,遂与刘进士曙就义西市,顺治丁亥九月也,年十七。同郡杜登春、沈羽霄共敛存古尸,归葬曹浜考功墓侧。乾隆中通谥节愍。妻钱夫人,遗腹得男而殇,遂为尼。考功竟无后。存古所著,有《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嘉庆丁卯,郡人庄师洛、何其伟等编辑付梓,凡十卷,补遗二卷,王少司寇昶序之。又有《代乳集》,存古九岁时作,及《续幸存录》八卷,今多散佚。”王弘撰《夏孝子传》:“余读君遗文而为之喟然叹也,曰此其古所谓圣小儿者乎!使不遭变,以永其年,其所著述,当轶唐宋而上,以是为君惜。然忠义郁勃,矢志殉决,彼骆丞之以隐去者,君固有所不为也。”方授《南冠草序》:“向余过武林蒋氏兄弟,见存古有《大哀赋》,有狱中上太恭人书、寄钱孺人书,有示同事诸友书,有自订诗近千首,此存古之文也。已又得其南冠草,因出示诸子,诸子请歌之。余为之歌《别云间》,诸子曰:‘壮哉!往而不返者也,何鹤唳之足悲乎!’为之歌《辞恭人》,曰:‘哀而不怨,太恭人有子,复何恨?’为之歌《寄内》,曰:‘严而婉,责其妇以程婴乎?’余辍歌曰:‘存古死而遗腹得一子一女,天之报施不爽哉(按:《紫堤郁志》云:完淳有异才,年止一十有七,遗腹子仍不育,允彝之后遂亡)!’为之歌寄姊及甥,曰:‘甚矣哉!大仇其可忘乎?’为之歌《寄半邨》《闻大鸿讣》,曰:‘其皆死心乎?是知生而知死者也。’为之歌《细林》,曰:‘知大夏者,其孟公乎?非孟公而细林之哭谁能若是?’为之歌遇九高及辕文,曰:‘真可以告朋友乎!又何知友之明乎?’为之歌入京及被鞠诸什,曰:‘至矣哉!烈而醇,苦而甘,怨而温,直而不屈,勇而不惧,静而不乱,思而不贰,求仁而仁,取义而义,惟故国之伤也,以忘其身与家。如存古者,忠孝兼之矣,而以十七传,古今未尝有也。南冠草者,可以名存古之人,可以名存古之文矣。’因手订之而命余为序。桐城方授子留。”何其伟《夏节愍全集跋》:“《夏节愍集》十卷,盖综其生平所为《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三种,汇录成编者也。《玉樊堂集》作于甲申、乙酉;《内史集》作于从军以后,始丙戌,迄丁亥四五月间;南冠草则皆临难时途中、狱中所作也。然节愍年九岁,曾撰《代乳集》,惜不传。而《续幸存录》自序所云‘《南都大略》一卷、《杂志》二卷、《节义大略》一卷、《先忠惠行状》一卷、《死节考》一卷,俱未搜采入集’,是文体虽备,尚非全璧。补阙拾遗,姑俟诸异日。嘉庆丁卯寒食日青浦何其伟识。”钱谦益、杜登春、王澐、宋徵璧计东王昶等文人皆有题诗或挽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一《夏完淳》:“存古,南阳知二,江夏无双,束发从军,死为毅魄。其《大哀》一赋,足敌兰成。昔终童未闻善赋,汪踦不见能文,方之古人,殆难其匹。”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一一选夏完淳诗四首,计《秋怀》二首、《精卫》《秋夜感怀》各一首,小传云:“存古十五从军,十七授命,生为才人,死为鬼,汪踦不足多也。诗格亦高古罕匹。”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下卷:“《柳塘词话》曰:夏存古《玉樊堂词》向得之曹顾庵五集中,见其词致,慷慨淋漓,不须易水悲歌,一时凄感,闻者不能为怀。留此数阕,以当东京梦华录也。”


费念慈(1855 —1905)卒,年五十一。
现代作家臧克家(1905—2004)、戴望舒(1905—1950)、冯至(1905—1993)生。
《绣像小说》第六十八期开始连载《灯台卒》,至第六十九期毕,题“星科伊梯撰,(日)抱一庵主人译,钱塘吴梼重演”。
秋瑾至南浔镇浔溪女学任教员,与徐自华、徐蕴华成莫逆交。
周树人自仙台医专退学,决定弃医从文。
初一日,“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大纲为教育宗旨,宣诏天下”。
十四日,李伯元(1867—1906)卒,年四十。
广智书局出版《中国侦探案》,署“南海吴趼人述”。
顾云(1845—1906)卒,年六十二。
樊增祥成《十忆集》。
五日(4月28日),《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辩论。
二十九日,高旭等创健行公学,柳亚子来执教。
王国维《人间词》甲稿61首刊载于《教育世界》杂志第123号。
王国维《静安诗稿》古今体诗49首刊于《教育世界》杂志第124号。
李伯元卒后,《绣像小说》停刊,共出七十二期。
初八日,章太炎出狱。
樊增祥序《二家词赓》。
章炳麟为黄小配撰《洪秀全演义》(又名《绣像太平天国演义》、《洪秀全》)作序,末署“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六年季夏”。
春夏,章士钊在日以新法教授留日学生国文。
十三日戊申(9月1日),清廷颁发上谕,宣布仿行宪政。
十三日,高旭发一夜之力伪造石达开遗诗二十首。
四日,陈玉澍(1853—1906)卒。
王闿运补作壬辰以后七夕词十五首,合前作成六十首,题曰《周甲七夕词》。
王树柟抵新疆布政使任,创修《新疆图志》。
张之洞七十生辰,时有《抱冰堂弟子记》一册刊行,宣示张之洞学术及文学观点。
寅半生编《游戏世界》月刊创刊于杭州。
鸿文书局出版《短篇小说丛刻》初编,署“陈冷血等著,鸿文书局编辑”。
十五日(11月1日),《月月小说》月刊创刊,群学社发行,汪维甫主办。
《月月小说》第一号之首载“中国元代小说巨子施耐庵遗像”,并有吴趼人《<月月小说>序》。
洪炳文撰《悬岙猿》五折连载于《月月小说》第一号至第四号。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