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冯梦龙(1574—1646)卒。

输入历史事件:

  冯梦龙(1574—1646)卒。

公元1646年 是年
  冯梦龙(1574—1646)卒。

据徐朔方《冯梦龙年谱》。其生前遗嘱,将《墨憨词谱》未完稿送交沈自晋沈自晋《重定南词全谱•凡例续纪》:“重修词谱之役,昉于乙酉仲春……丙戌夏始得侨寓山居……渐尔编次,乃成帙焉。春来病躯,未遑展卷,拟于长夏,将细订之。适顾生来屏寄语,曾入郡访子犹先生令嗣赞明,出其先人易箦时手书致嘱,将所辑《墨憨词谱》未完之稿及他词若干,畀我卒业。六月初,始携书并遗笔相示。翰墨淋漓,手泽可挹。展玩怆然,不胜人琴之感。”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古吴词奴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崇祯三年贡生,历官丹徒训导,升福建寿宁县令,任满归乡里居,从事小说、戏曲编纂工作。编有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山歌,编纂“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评纂《古今谭概》《太平广记钞》《智囊》情史,选辑散曲曰《太霞新奏》以及《笑府》等笑话集,增补《平妖传》《新列国志》,创作传奇《双雄记》《万事足》等,更定传奇如汤显祖牡丹亭李玉《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等达十五种,题曰《墨憨斋定本》。另有诗集《七乐斋稿》与散曲集《宛转歌》,皆已失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〇《冯梦龙》:“冯梦龙,字犹龙,长洲人。由贡生选授寿宁知县,有《七乐斋稿》明府善为启颜之辞,间入打油之调,虽不得为诗家,然亦文苑之滑稽也。《冬日湖村即事》云:‘蒹葭一望路三叉,遥认庄窝去路斜。舟响小溪过蟹舍,屋颓高岸露牛车。轻霜堤柳馀疏叶,暖日村桃放早花。平野萧条聊极目,远天寒影散群鸦。’”《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三二著录冯梦龙《智囊》二十八卷:“明冯梦龙编。梦龙有《春秋衡库》,已著录。是编取古人智术计谋之事,分为十部,亦间系以评语,佻薄殊甚。”同卷又著录其《智囊补》二十八卷:“明冯梦龙撰。梦龙先于天启丙寅成《智囊》一书,以其未备,复辑此编。其初刻补遗一卷,亦散入各类。”同卷又著录其《谭概》三十六卷:“明冯梦龙撰。是编分类汇辑古事,以供谈资。然体近俳谐,无关大雅。”康熙《寿宁县志》卷四:“冯梦龙,江南吴县人,由岁贡崇祯七年知县事,政简刑轻,口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所著有《四书指月》《春秋指月》《智囊补》等书,为世脍炙。”嘉庆《梨里志》卷首:“冯梦龙,字犹龙,长洲人。贡生,官寿宁知县。有《春秋衡库》《古今谭概》《七乐斋集》。”道光《苏州府志》卷九九:“冯梦龙,字犹龙,才情跌宕,诗文藻丽,尤工经学。所著《春秋指月》《衡库》二书,为举业家正宗。崇祯时,以贡选寿宁知县。”光绪《苏州府志》卷六七著录冯梦龙《春秋衡库》二十卷、《智囊补》二十七卷、《古今谭概》三十四卷、《寿宁县志》二卷、情史二十四卷、《七乐斋集》”。民国《吴县志》卷五六著录冯梦龙《春秋指月》《别本春秋大全》三十卷、《古今谭概》《四库总目》三十六卷),所著曲四种:《双雄》《万事足》《风流梦》《新灌园》”。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墨憨氏重加辑演,为一百八回,始乎东迁,迄于秦帝。东迁者,列国所以始;秦帝者,列国所以终。本诸《左》《史》,旁及诸书,考核甚详,搜罗极富。虽敷演不无添彩,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墨憨氏补辑《新平妖传》,奇奇怪怪,邈若河汉,海内惊为异书。兹编更有功于学者,浸假两汉以下,以次成编,与三国志汇成一家言,称历代之全书,为雅俗之巨览,即与二十一史并列邺架,亦复何愧?余且日夜从臾其成,拭目俟之矣。吴门可观道人小雅氏撰。”


王湾、张子容等七十一人进士及第,考功员外郎房光庭知贡举,试《出师赋》、《长安早春》诗。
王维年二十,进士及第,尝作《息夫人》诗。
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
柳冲与魏知古、陆象先、徐坚、刘知几、吴兢等撰成《姓族系录》二百卷,奏上。
玄宗平太平公主之乱,得专军国政刑,诛萧至忠、岑羲,流崔湜、卢藏用于岭表。
薛稷(649—713)卒,年六十五。
张说入朝为检校中书令,封燕国公。
惠能(638—713)卒。
李峤以曾上密表于韦后,制令随子至虔州。
赵彦昭任朔方道总管,张说、苏颋各赋诗送其赴边。
崔湜(67l—713)卒,年四十三。
崔液作《幽征赋》,后卒。
玄觉(665—713)卒,年四十九。
张说上疏请罢乞寒泼胡戏。
庚寅朔,改元开元。
敕断腊月乞寒戏。
大诏令集》卷一〇九《禁断腊月乞寒敕》:“腊月乞寒,外蕃所出,渐渍成俗,因循已久。
张说预玄武门射礼及其后宴会,赋诗;旋为姚崇所构,出为相州刺史。
苏顾迁中书侍郎,加知制诰。
郭震(656—713)卒,年五十八。
始置翰林院,以张说等为翰林待诏。
义净(635—713)卒,年七十九。
偏功律部,译缀之暇,曲授学徒。
贾曾与苏晋以词学齐名并称。
张九龄与赵东曦同在拾遗任,考吏部选人等第,以平允见称。
玄宗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张廷珪、袁楚客上疏谏之。
丙寅,玄宗从姚崇议,命有司沙汰伪妄僧尼。
敕不得更建佛寺。
令佛道教徒致拜父母。
褚无量归觐,苏颋作诗及序送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