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四日,阎若璩(1636—1704)生。

输入历史事件:

  十四日,阎若璩(1636—1704)生。

公元1636年 十月
  十四日,阎若璩(1636—1704)生。

张穆《阎潜丘先生年谱》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世业盐笑,侨寓淮安。诸生,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不遇。康熙四十三年卒,年六十九。著有《古文尚书疏证》八卷、《潜丘劄记》六卷、《毛朱诗说》一卷、《眷西草堂诗》一卷等。《清史列传•儒林传》:“阎若璩,字百诗,山西太原人……年十五,以商籍补山阳生员。研究经史,深造自得。尝集陶弘景皇甫谧语,题其柱云:‘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其立志如此……诗有《眷西堂》诸集。”《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二著录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同书卷一八又著录其《毛朱诗说》一卷,同书卷三六又著录其四书释地一卷、《四书释地续》一卷、《四书释地又续》二卷、《四书释地三续》二卷,同书卷五九又著录其《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同书卷一一九又著录其《潜丘劄记》六卷,同书卷一二六又著录其《别本潜丘劄记》六卷。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四六选阎若璩诗四首,《诗话》云:“《潜丘劄记》,其未成之书,亦转相传刻,残膏剩馥,沾溉不少。诗附《劄记》后,有《眷西堂》《许剑亭》《秋山红树阁》《窈窕居》诸集名。此殆其选录之本。”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六著录阎若璩《眷西草堂诗》一卷:“若璩长于考据,尤善言古地理,著四书释地五卷、《潜丘劄记》六卷。尝正顾炎武日知录违失,为炎武所许。世遂以顾、阎并称,实非其匹……有诗一卷,附《劄记》末,非其所长。”


曹操军至潼关,北渡河,进至渭南。
王粲从征,过首阳山,作《吊夷齐文》。
阮瑀作《吊伯夷文》。
曹操渡渭,大破韩遂、马超。
曹操《下令增杜畿秩》《手书与阎行》作于此月。
曹操征服杨秋。
王粲随曹操北征,作《征思赋》。
曹操自安定还长安。
王粲随曹军还长安,作《咏史诗》。
阮瑀作《咏史诗(误哉秦穆公)》。
曹植作《咏三良》《赠丁仪、王粲》诗;又作《述行赋》。
徐干作《西征赋》。
应玚作《西征赋》。
许靖约六十岁,代蜀郡太守。
曹操五十七岁,尚作《转邴原为五官长史令》。
张纮五十五岁,建议都秣陵,孙权从之。
诸葛亮三十一岁,奉命镇守荆州。
孟达奉刘璋命,与法正将兵四千迎刘备;刘备留其屯兵江陵。
刘劭约于此年为计吏,诣许,议元会日蚀。
王肃十八岁,从宋忠读《太玄》,更为之解。
曹操还邺;可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曹丕遣将平田银、苏伯。
曹操遣夏侯渊平梁兴。
卫觊召还为尚书。
曹操作《止省东曹令》。
丁仪或于此时迁尚书。
曹操登铜雀台,命曹丕兄弟作赋。
曹丕登铜雀台,作《登台赋》。
曹植登铜雀台,作《登台赋》。
刘桢作《处士国文甫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