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赵南星(1550一1627)卒。

输入历史事件:

  赵南星(1550一1627)卒。

公元1627年 是年
  赵南星(1550一1627)卒。

据台湾中央图书馆编《明人传记资料索引》《明史•赵南星传》:“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事。张居正寝疾,朝士群祷,南星与顾宪成、姜士昌戒弗往。居正殁,调吏部考功,引疾归。起历文选员外郎。疏陈天下四大害……卒以病归。再起,历考功郎中……斥南星为民……南星里居,名益高。与邹元标、顾宪成,海内拟之‘三君’。中外论荐者百十疏,卒不起。光宗立,起太常少卿。俄改右通政,进太常卿。至则擢工部侍郎。居数月,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寻代张问达为吏部尚书……东林势盛,众正盈朝。南星益搜举遗佚,布之庶位。高攀龙、杨涟、左光斗秉宪;李腾芳、陈于廷佐铨;魏大中、袁化中长科道;郑三俊、李邦华、孙居相、饶伸、王之寀辈悉置卿贰。而四司之属,邹维琏、夏嘉遇、张光前、程国祥、刘廷谏亦皆民誉。中外忻忻望治,而小人侧目,滋欲去南星……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卒戍南星代州……南星抵戍所,处之怡然。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竟卒于戍所。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赵尚书南星》:“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甲戌进士,释褐为汝宁府推官,迁户部郎,用清望推择为吏部,历考功郎中。癸巳内计京朝官,佐其长孙恭简公扶正抑邪,尽黜当路之私人,执政恨之。奉严谴削籍,里居三十年。天启初,以列卿起废,拜礼部尚书,坐忤逆阉,切责罢归,遣戍大同。先帝即位,未及召用,卒于戍所。赐谥忠毅……梦白抗议竖节,身为部党之魁,人以为门庭高峻,不可梯接,不知其通轻侠,纵诗酒,居然才人侠士、文章意气之俦也。为诗厌薄七子,刻意濯磨,而步趋北地,不能出其窠臼。为文滔滔莽莽,输写块垒,而起伏顿挫,不能禀合于古法,要其雄健磊落,奔轶绝尘,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梦白尝属余定其诗文,且以不朽为托,余虽未及志其墓,而尝徇其门人之请,再订其集,颇有所删改,当有知而传之者。”《四库总目提要》卷三六著录赵南星学庸正说三卷,同书卷九〇又著录其《史韵》二卷。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一选赵南星诗七首,小传谓其有《忠毅集》二十四卷。引王士禛《蚕尾续文》:“高邑赵忠毅公北方伟人,天下望之如泰山北斗。诗长于古、《选》,颇有法度,而又能自见其才思。”又加按语云:“忠毅三历铨曹,一为太宰,激浊扬清,凛不可犯。可谓姜桂之性,老而愈辣。诗亦风骨耸峻。”


高宗幸嵩山处士田游岩、道士潘师正居处,授游岩崇文馆学士。
杨炯撰《少室山少姨庙碑》,崔融撰《唐启母庙碑》。
三日,陈子昂等六人于洛阳王明府林亭游宴,各赋四言诗。
日,同集于王令公之林亭,申交契也。
陈子昂应试落第,经长安归蜀,赋诗别友人。
裴行俭大破突厥,苏味道赋诗记其事。
刘思立奏请进士加试杂文。
骆宾王系狱,作《在狱咏蝉》诗及《萤火赋》等。
李嗣真在太清宫奏太子李贤所作《宝庆乐》,言其哀思不和。
甲子,皇太子李贤废为庶人;乙丑,立英王李哲为太子,改元。
刘讷言以尝撰《俳谐集》献李贤,流配振州。
崔融为皇太子侍读,代作表疏甚多。
骆宾王被赦出狱,作《畴昔篇》叙其生平。
五凤楼乎!”。
己酉,高宗自东都还长安。
宋璟、马怀素、李福业等进士及第;员半千以武陟尉应岳牧举,及第。
乐府有《堂堂》之曲。
席豫(680—748)生。
杨炯、崔融等为薛元超所荐,充崇文馆学士;崔、杨并有诗赋之作。
得而闻也”语意相类,当作于同时,亦系于此。
李父等登进士第,考功员外郎刘思立知贡举。
太子李显纳妃,太平公主嫁薛绍,高宗因有诗作,刘祎之等和之。
薛元超拜中书令。
敕进士试杂文两首。
户部尚书崔知悌卒,崔融为作挽歌。
骆宾王出为临海丞。
壤。
乙丑,改元开耀。
徙李贤于巴州。
刘祎之在相王府司马任,为刘应道撰墓志之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