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四日,尤侗(1618一1704)生。

输入历史事件:

  十四日,尤侗(1618一1704)生。

公元1618年 四月
  十四日,尤侗(1618一1704)生。

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天命三年戊午(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生辰:尤侗,四月十四日生,字同人、展成,号悔庵、艮斋、西堂。江苏长洲人。享年八十七。”《清史列传•文苑传》:“尤侗,字展成,江苏长洲人。少博闻强记,弱冠补诸生。才名籍甚。历试于乡,不售,以贡谒选,除直隶永平推官。吏治精敏,不畏强御,怙势梗法者,逮治无所纵。坐挞旗丁,镌级归。康熙十八年,召试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分修明史,撰志传多至三百篇。居三年,告归。先是,侗所作诗文,流传禁籞中,世祖章皇帝以‘才子’目之。后人翰林,圣祖皇帝称为‘老名士’,天下羡其荣遇,比于唐李白云。三十八年,圣驾南巡,至苏州,侗献《平朔赋》《万寿诗》,上嘉焉,赐御书‘鹤栖堂’匾额。四十二年,驾复幸吴,赐御书一幅,即家授侍讲,盖异数也。侗性宽和,与物无忤,汲引后进,一才一艺,奖借不容口。兄弟七人,友爱无间,白首如垂髫。四十三年,卒,年八十七。其诗词古文,才既富赡,复多新警之思,体物言情,精切流丽。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甚富,《全集》五十卷、《馀集》七十卷、《鹤栖堂集》十卷。”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一一选尤侗诗二十五首,小传云:“西堂少岁时专尚才情,诗近温、李;归田以后,仿效白乐天,流于太易。虽街谈巷议人韵语中,远近或以游戏视之,比于王凤洲之评唐伯虎,不知四十至六十时,诗开阖动荡,轩昂顿挫,实从盛唐诸公中出也。《咏明史乐府》一卷,尤为神来之作。今选中所收,皆铮铮有声者,使艺苑人见之,共识西堂面目。”《四库总目提要》卷八七著录尤侗《明艺文志》五卷,同书卷一三九又著录其《宫闺小名录》四卷、《后录》一卷。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四五选尤侗诗二十首,《诗话》云:“展成早负时名,弟子著录者甚众。所作如《临去秋波转》制义《读离骚》《吊琵琶》南曲,流传禁籞,世所艳称。圣祖南巡,展成迎驾献诗文,晋侍讲,御书‘鹤栖堂’三字以赐。其诗上者为白傅之讽谕、闲适,次亦诚斋之《道院》《朝天》。万斛泉源,随地涌出,称其心之所欲言。虽身后名减,要不失为才人。”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三著录尤侗《西堂全集馀集》合一百三十五卷、《鹤栖堂稿》六卷:“尤侗……著《西堂全集》,为《杂俎一集》八卷、《二集》八卷、《三集》八卷、《剩稿》二卷、《秋梦录》一卷、《小草》一卷、《论语诗》一卷、《右北平集》一卷、《看云草堂集》八卷、《述祖诗》一卷、《于京集》五卷、《京弦集》二卷、《拟明史乐府》一卷、《外国竹枝词》一卷、《百末词》六卷、《钧天乐》二卷、《读离骚》四折一卷、《吊琵琶》四折一卷、《桃花源》四折一卷、《黑白卫》四折一卷、《清平调》一折一卷,附《湘中草》六卷;《馀集》《年谱图诗》一卷、《小影图赞》一卷、《年谱》二卷、《艮斋倦稿诗》十一卷、《文》十五卷、(性理吟》二卷、《续论语诗》一卷、杂说七卷、《续说》三卷、《看鉴偶评》五卷、《明史拟传》五卷、《明史外国志》八卷、《宫闺小名录》五卷。都三十五种一百三十五卷,著书之多,同时毛奇龄外罕有其匹。其《杂俎》,乾隆时列为禁书,故其集不入《四库书目》《看云草堂集》有剜去者,殆避禁忌,似禁前所删。侗诗文以才子自命,虽不足法,然亦当时一作手。《鹤栖堂稿》诗文各三卷,在合集之外,为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年所作。”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六著录尤侗《西堂诗集》二十五卷(康熙间刻全集本):“工时文,词曲亦负名……《百末词》六卷,孙默收入《十六家词》。杂剧《钧天乐》《读离骚》《吊琵琶》《桃花源》《黑白卫》,脍炙当世,传本亦广……诗初效白,后习宋人,不甚藻饰,叉手而成。惟《回文集句》奕神降乩,滥收其间,不免泥沙俱下。”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尤侗《艮斋杂说•续说》《看鉴偶评》整理本。


“汪氏晋贤叙竹坨太史《词综》,谓词长短句本于《三百篇》并汉之乐府,其见卓矣,而犹未尽也。
钱大昕序吴骞所编《拜经楼诗集》十二卷。
焦循有《禹贡郑注释》一卷。
潘奕隽偕范来宗游虞山,饭吴蔚光斋,夜饮张敦培家。
阮元撰集《皇清碑版录》。
英和授翰林院掌院学士。
姚鼐赴六安州为修志书。
二十一日,李调元卒。
公元1802年。
和云松,其俗鄙尤甚,是直犬吠驴鸣,不足以诗论矣!学者于此等下劣诗魔,必须视如砒毒,力拒痛绝,不可稍近,恐一沾余习,即无药可医。
二十六日,龚景瀚以引见卒于京师,年五十六。
铁保补授广东巡抚。
彭兆荪赴青浦,客王昶三泖渔庄。
陈廷庆、钱坫、吴锡麒、朱文藻等与王昶会青浦。
法式善识鲍文逵。
姚莹十八岁,与同里张阮林、方遵道等学古歌诗,有《蔗林五子诗钞》。
刘文淇十四岁,肄业梅花书院。
魏源九岁,应童子试。
秦瀛引疾归。
王杰以疾辞官。
和瑛任山东巡抚,同年因事去职。
颜检得授直隶总督,加兵部尚书衔。
赵慎畛补山东道监察御史。
邓廷桢散馆授编修。
杜塄散馆授职编修。
纪晓岚专管会典修书事,酌议奏改章程八条上之,下馆臣议行。
吴省钦建初日堂以为养疴之所。
钱泳在家奉母。
恽敬在新喻,得《驳史伯璇月星不受目光辩》等文十三篇。
胡长龄自定所著《三余堂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