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何良俊(1506—1573)卒。

输入历史事件:

何良俊(1506—1573)卒。

公元1573年 六月
何良俊(1506—1573)卒。

王世贞《悲七子篇》序:“明年万历改元。六月,余之楚臬过吴门。……传云间何翰林元朗物故。”张仲颐《四友斋丛说重刻本序》:“内翰何先生撰《丛说》三十卷,以活字行有年矣。岁癸酉(1573),续撰八卷。先生虑板难播远而说有改定,议捐长水园居重缮雕梓,不意是岁先生遘疾不起。”序署“万历己卯(1579)春三月”。卒年据以确定。《明史•艺文志》著录何良俊《语林》三十卷、《丛说》三十八卷、《柘湖集》二十八卷。《柘湖集》《何良俊集》《四库全书总目》所著录本仅二十二卷,已非完书。参1565年。《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元朗风神朗彻,所至宾客填门。妙解音律。晚畜声伎,躬自度曲,分刌合度。秣陵金阊,都会佳丽,文酒过从,丝竹竞奋,人谓江左风流,复见于今日也。吴中以明经起家官词林者,文徵仲、蔡九逵之后二十余年,而元朗继之。元朗清词丽句,未逮二公,然文以修谨自励,蔡以谿刻见讥,而元朗风流豪爽,为时人所叹羡,二公殆弗如也。元朗集累万言,皇甫子循为叙,又有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行于世。”《明文授读》卷三二:“先夫子曰:何良俊,字元朗,松江之柘林人,嘉靖时以贡为翰林孔目,风流儒雅。其文有两派,一仿《选》体,主于浓艳;一平淡直叙,尽所欲言。又曰:柘湖文不落时趋,郁然可观。”《静志居诗话》卷十二《何良俊》:“元朗早岁入南都,随顾东桥游宴,多习旧闻。东桥每宴集,辄用教坊乐,以筝琶侑觞。当康陵南巡日,乐工顿仁随驾至北京,得金、元人杂剧,元朗妙解音律,令家中小鬟尽传之。置酒留宾,恒自度曲。有李节者善筝歌,元朗品为教坊第一,于时名彦咸赋诗留赠,黄淳父诗所云 ‘十四楼中第一声’也。其后引归海上,倭乱,避地青溪,旋徙吴门。然文酒之会,未尝废丝竹也。诗颇率意,其《买宅》句云:‘一须焦革邻舍,二要秦青对门。’兴固自豪,第乖好乐无荒之义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三十八卷、何氏语林三十卷、《世说新语补》四卷、《何翰林集》二十二卷。四友斋丛说提要曰:“明何良俊撰。良俊字元朗,华亭人。嘉靖中官翰林院孔目《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中。是书分十六类。一经,二史,三杂记,四子,五释道,六文,七诗,八书,九画,十求志,十一崇训,十二尊生,十三娱老,十四正俗,十五考文,十六词曲。又附以续史一卷,杂引旧闻而论断之,于时事亦多纪录。然往往摭拾传闻,不能核实。朱国桢涌幢小品尝辨王守仁实以宸濠付张永,而此书云责中官领然。章懋卒于嘉靖元年,守仁征广东在嘉靖六年,其归而卒于南安舟中在嘉靖七年。而此书乃云守仁广东用兵回,经兰溪见懋,愁有所请托。又懋卒时其侄拯方为布政使。拯为工部尚书,忤旨归里时,懋已卒十余年。此书乃称拯致仕时有俸余四五百金,为懋所责。所记全为失实。又文徵明翰林院待诏日,为姚涞、杨维聪所侮一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力辨之,引涞所作送徵明序以证其诬。则其可以征信者良亦寡矣。”何氏语林提要曰:“是编因晋裴启《语林》之名,其义例门目则全以刘义庆世说新语为蓝本,而杂采宋、齐以后事迹续之。并义庆原书共得二千七百余条,其简汰颇为精审。其采掇旧文,剪裁镕铸,具有简澹隽雅之致。视伪本李垕续世说剽掇《南》《北》二史,冗沓拥肿,徒盈卷帙者,乃转胜之。每条之下又仿刘孝标例自为之注,亦颇为博赡。其间摭拾既富,间有牴牾。如王世懋《读史订疑》所谓以王莽时之陈咸为汉成帝时之陈咸者,固所不免。然于诸书舛互,实多订正。如第二十二卷纪元载妻王韫秀事,援引考证,亦未尝不极确核。虽未能抗驾临川,并驱千古,要其语有根柢,终非明人小说所可比也。”《世说新语补》系托名之书。《明诗纪事》戊签卷八录何良俊诗二首,陈田按:“柘湖放诞不羁,赖有才情,足以济之。”


丁未(二日),诏翰林学士司马光权免著撰本院文字。
甲寅(九日),司马光初读《资治通鉴》。
十六日,张彦博卒,49岁。
著有:《张彦博集》四十卷(王安石《张君墓志铭》)。
文叔姓张氏,讳彦博,蔡州汝阳人。
沈遘卒,43岁。
著有:《西溪集》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中》)。
《西溪集》十卷,宋沈遘撰。
蔡薿(1067—1123)生。
慕容彦逢(1067—1117)生。
//宋辽金中。
神宗皇帝继位。
宋改元熙宁。
参知政事赵槩以年老求去,罢知徐州;以龙图阁学士、给事中、权三司使唐介除参知政事。
神宗诏修《英宗实录》。
诏太学增置外舍生百员。
曾巩官京师,作《尹公亭记》。
辽命元帅府募兵。
辽道宗颁行《御制华严经赞》。
司马光进读《资治通鉴》。
辽国种植水稻。
苏轼自蜀寄书至京师,请曾巩为其伯父苏序作墓志铭。
王安石奉召入京,赴京前后有诗《被召作》、《再题南涧楼》、《松间》、《离北山寄平甫》、《出金陵》、《赴召道中》、《泊船瓜洲》、《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等。
辛亥,以孙莘老为右正言.同知谏院,与神宗言革积弊。
富弼言治道。
王安石倡言变法,神宗诏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
关于《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可参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临川文钞引》:“王荆公湛深之识,幽眇之思,大较并本之古六艺之旨,而于其中别自为调,劖刻万物,鼓铸群情,以成一家之言者也。
关于《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可参《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二茅坤评:“此篇极精神骨髓,荆公所以直入神宗之胁,全在说仁庙处,可谓搏虎屠龙手。
王安石《谢宣诏表》,亦作于本月。
刘敞(1019—1068)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