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归有光(1506—1571)卒。

输入历史事件:

归有光(1506—1571)卒。

公元1571年 正月
归有光(1506—1571)卒。

王锡爵《明太仆寺寺丞归公墓志铭》:“先生生于正德元年,卒于隆庆五年,享年六十有六。”“先生于书无所不通,然其大指,必取衷于《六经》,而好《太史公书》。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嗟叹之,淫佚之,自不能已已。至于高文大册,铺张帝王之略,表章圣贤之道,若《河图》《大训》,陈于玉几,和弓垂矢,并列硅璋黼黻之间,郑、卫之音,蛮夷之舞,自无所容。呜呼!可谓大雅不群者矣。然先生不独以文章名世,而其操行高洁,多人所难及者,余益为之叹慕云。”归有光著述,自明代起即评议甚多。兹择要选录,罗列于后。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 “故太仆寺丞直文仪制救归震川先生,讳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也。生而美风仪,性渊沉,于书无所不读,而尤邃经术,长于制科之业。自其为诸生,则已有名,及门之屦恒满。而先生方以久次膺贡,寻举应天乡试第二人。故相张文毅公治时主试,得先生文而奇之,大以国士相许。然至公车,则报罢。行年六十而始登第。又不得馆选,出令湖之长兴,逾三载,仅迁判顺德府。高新郑(高拱),其座主也,以大相秉铨,怜先生屈,拔为太仆丞。寻以太仆入司制敕,气稍发舒。而浙之台使复苛摘之,先生方属疾,郁郁不乐,遂卒。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其晚达而终不得意,尤为识者所惜云。赞曰:风行水上,涣为文章。当其风止,与水相忘。剪缀帖括,藻粉铺张。江左以还,极于陈、梁。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钱谦益《嘉定四君集序》:“《嘉定四君集》者,嘉定令四明谢君所刻唐叔达、娄子柔、程孟阳、李长蘅之诗文也。嘉靖之季,吾吴王司寇以文章自豪,祖汉祢唐,倾动海内。而昆山归熙甫昌言排之,所谓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者也。当司寇贵盛之时,其颐气涕唾,足以浮沉天下士。熙甫穷老始得一第,又且前死,其名氏几为所抑没。二十年来,司寇之声华燀赫、烂漫卷帙者,霜降水涸,索然不见其所有;而熙甫之文,乃始有闻于世。以此知文章之真伪,终不可掩,而士之贵有以自信也。熙甫既没,其高第弟子多在嘉定,犹能守其师说,讲诵于荒江寂寞之滨。四君生于其乡,熟闻其师友绪论,相与服习而讨论之。如唐与娄,盖尝及司寇之门,而亲炙其声华矣。其问学之指归,则确乎不可拔,有如宋人之瓣香于南丰者。熙甫之流风遗书,久而弥著,则四君之力,不可诬也。四君之为诗文,大放厥词,各自己出,不必尽规摹熙甫。然其师承议论,以经经纬史为根柢,以文从字顺为体要,出车合辙,则固相与共之。”归庄《重刻先太仆府君论策跋》:“太仆府君之文章,久为世所宗师制举业则艾千子先生推为三百年来第一,古文则钱牧斋先生推为三百年来第一,后人更无容赞一辞矣。”戴名世《书归震川文集后》:“震川好史记,自谓得子长之神。夫子长之神即班固且不能知,吾观汉书,其于子长文字删削处,皆失子长旨,而后之学史记者,句句而摹之,字字而拟之,岂复有史记乎?震川独得其神于百世之下,以自奋于江海之滨,当是时,王、李声名震动天下,震川几为所压,乃久而其光益著,而是非以明,然后知伪者之势不长,而真者之精气照耀人间而不可泯没也。顾今之知震川者少,而今之为震川者,其孤危又百倍震川,以俟后之为震川者知耳。”《明史•归有光传》:“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诋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四库全书总目》著录归有光三吴水利录四卷、《震川文集》三十卷《别集》十卷、《震川文集初本》三十二卷。《震川文集》提要曰: “初,太仓王世贞传北地、信阳之说,以秦汉之文倡率天下,无不靡然从风,相与剽剟古人,求附坛坫。有光独抱唐宋诸家遗集,与二三弟子讲授于荒江老屋之间,毅然与之抗衡,至诋世贞为庸妄巨子。世贞初亦抵牾,迨于晚年,乃始心折。故其题有光遗像赞曰:‘风行水上,涣为文章。风定波息,与水相忘。千载惟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趣,久而自伤。’盖所持者正,虽以世贞之高名盛气,终无以夺之。自明季以来,学者知由韩、柳、欧、苏沿洄以溯秦汉者,有光实有力焉,不但以制艺雄一代也。”《明诗纪事》己签卷十五录归有光诗五首,陈田按:“熙甫五古得古人遗韵,据事敷辞,皆有关系。王阮亭笑汪钝翁注熙甫诗:‘人之嗜好,实有不可解者。’犹不免词人之见。”


程嘉燧(1565一1643)生。
顾起元(1565一1628)生。
徐鳞为张献翼《纨绮集》作序。
梁辰鱼作《春夜宴离薋园别王元美敬美二表叔》。
世宗得海瑞疏大怒。
王世贞作《寒食志感示儿辈》。
俞宪编王维桢(1507一1555)诗《王祭酒集》入《盛明百家诗》。
沈明臣、余寅、沈一贯唱和诗集《吴越游稿》编成。
皇甫汸为其兄皇甫涍《少玄外集》作序。
沈束为董玘《董中峰先生文选》作序。
王稚登经纪袁炜后事,往返道途,成《客越志》二卷。
俞宪编张诗《张昆仑集》入《盛明百家诗》。
俞宪编卢柟(?一1559)《卢次楩集》入《盛明百家诗》。
洪朝选(号芳洲)刊行孔天胤(1505—1578后)《孔文谷集》,林大春作跋。
周天球访李攀龙于白雪楼。
俞宪编徐问《徐尚书集》入《盛明百家诗》。
诏顺天抚按官严禁僧尼至戒坛说法。
冯有经(1566—1615)生。
庚子日,嘉靖帝(1507—1567)大渐。
壬子日,裕王朱载垕嗣位,是为穆宗。
大赦天下。
俞宪编湛若水(1466—1560)诗集《湛甘泉集》入《盛明百家诗存后编》。
归有光辑此前作品为《都水稿》四卷,其为人持去不存者尚多。
王世贞以《艺苑卮言》第一次修订本寄李攀龙。
李开先为吕高《吕江峰集》作序。
欧大任(1516—1595)谒选,授江都博士。
谈恺据钞本重刻《太平广记》。
无名氏《荔镜记》传奇由福建建阳麻沙镇崇化里余新安书坊刊行。
俞宪编李濂(1489—1566后)《李嵩渚集》入《盛明百家诗》。
胡应麟游长安,得万安朱公等赏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