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赵时春(1509一1568)卒。

输入历史事件:

赵时春(1509一1568)卒。

公元1567年 十二月
赵时春(1509一1568)卒。

(卒年据公历标注)徐阶《明故巡抚山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浚谷赵公墓志铭》:“隆庆元年冬十二月二十七日,巡抚西都察院佥都御史浚谷赵公以疾卒于家。”“公讳时春,字景仁,浚谷其号”,”年十四举陕西乡试,十八试礼部,褎然为举首。”“初举进士,改庶吉士,授户部主事,调兵部武库主事,即疏请禁谀佞以正士风,又疏录用谏官、明善恶、辟异端等七事,下诏狱为民。暨改编修,兼司经局校书,疏请正东宫朝会礼仪,备文武官僚以崇国本,又罢为民。”“世宗皇帝用予荐,召为兵部职方主事,迁山东按察佥事,领民兵,转副使,迁巡抚西都御史提督雁门诸关,庶几用当其才矣。然公在职,方坐议马市非策,又以能兵为逆鸾(仇鸾)所忌,几得谤死。在山西檄将士御虏代州,身甲胄督兵继进,斩虏若干级,而总兵李涞乘胜入虏伏中,败没,诏解公官听调,迄今十五年,予日思荐起焉,乃竟不克遂。”“其志专在攘夷狄,复祖宗之疆宇,遗后世以长治永安,而卒不获试,此予所以深慨于负公也。”“公卒时年五十九。”周鉴《明御史中丞浚谷赵公行实》:“公讳时春,字景仁,号浚谷。浚谷者,平凉东南隅水名也。”“公所著《平凉府志》《浚谷文集》九卷、《诗集》六卷及《稽古绪论》《洗心亭诗余》已锓刻。其前后奏疏公牍关政教者尚广,当续付诸梓。世之知公者,叙其诗文有曰:豪如太白而不淫,雄如子美而多变,疏畅跌荡如司马子长、班叔皮,至其卒泽于道德仁义之归、典礼中正之粹又非诸君子之所能造。又曰:诗有秦声,文有汉骨,朴厚而近古,慷慨而尚义。观其所称述,公之制作,可识其大都矣。”所云“世之知公者”,指李开先、胡松。胡松《浚谷集序》署“嘉靖壬戌(1562)春殷”,有“豪如太白而不淫”等评;徐阶《浚谷赵先生集序》署“万历庚辰(1580)仲冬望日”,周鉴《重刻赵浚谷先生集序》署“万历庚辰”;李开先《赵浚谷诗文集序》未详作序年月,序曰:“诗非徒作,文非浪言,诗有秦声,文有汉骨,朴厚而近古,慨慷而尚义,此三秦风气,浚谷子钟山川之灵,而又充之以问学之久,幼则为脱羁天马,长则为济时人龙云。集凡十五卷,诗六卷,文九卷,续有作者,当续入之。”《静志居诗话》卷十二《赵时春》:“赵时春字景仁,平凉人。嘉靖丙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以建言下狱。寻补翰林编修,又以上疏放归。会边警,起领民兵,自副使超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有《浚谷集》。景仁慨当以慷,如击唾壶,不必中节。《送陶虞卿赴神机参将》云:‘宋殿三衙帅,唐环十六军。官联参斗柄,旌旆俨星文。羽卫迎黄道,龙光觐紫云。时时仙仗人,清跸早应闻。’《留滞》一律云:‘留滞沧洲已浃旬,鹖冠终日满风尘。浮云何事来还往,岁月无情秋复春。海甸中宵来驿使,天涯尽处未归人。不堪对酒翻惆怅,翠篠黄花几度新。’”《明史•艺文志》著录赵时春《平凉府志》十三卷、《浚谷集》十七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赵时春《平涼府通志》十三卷、《赵浚谷集》十六卷,《赵浚谷集》提要曰: “是集诗六卷,文十卷,皆编年而不分体。徐阶序称十六卷,与此集合。李开先序则谓诗六卷,文九卷,凡十五卷。续有作者,当续入之。盖开先序在嘉靖乙丑,而阶序在万历庚辰,时春没后十五年,又有所续入也。”“时春素以将略自命,不屑屑以诗文名。然明史本传称其读书善强记,文章豪肆,与唐顺之王慎中齐名。今观其诗文,多慷慨自喜,不可拘以格律。胡松序所谓秦人而为秦声,亦其风气然也。然则史所谓文章豪肆者,长短俱在是矣。”又著录《别本浚谷集》十七卷,提要曰:“明赵时春撰。此本凡诗二卷,赋及杂文十五卷。有其甥周鉴序。《明史•艺文志》载时春集作十七卷,即据此本也。”《明诗纪事》戊签卷九录赵时春诗一首。


各有当耳。
储光羲行经新丰,有诗寄殷遥。
张谓在幽蓟边地,与友人有诗唱和。
王维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途经襄阳,赋诗哭孟浩然,又作《汉江临泛》诗。
王昌龄谪为江宁丞,赴任前与岑参有诗赠答。
李白有诗送孔巢父等归山,时白与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海内富安,米绢价皆极低廉。
牛肃在怀州,其女应贞撰《魍魉问影赋》。
道标(740—823)生。
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崇玄学,开四子举,亦称道举。
柳芳、李揆等十三人登进士第,礼部侍郎崔翘知贡举。
李邕赴滑州刺史任,玄宗赋诗送之。
杜甫归居偃师,为文祭远祖杜预。
玄宗赋诗送裴宽赴太原尹任。
闰四月至五月。
玄宗遣使迎老子像,又命画其真容,分置诸州开元观。
萧颖士作书及诗与韦述.述有书答之。
文学追求。
制以《大唐乐》名东封泰山所定之雅乐。
王昌龄离洛阳赴江宁丞任,有诗别綦毋潜、李颀,颀亦赋诗送之。
玄宗亲试明四子举人。
王昌龄在江宁丞任,有诗作。
宁王李宪卒,卢僎为作挽歌二首。
武平一(?—714?)卒。
规诫,然不能卓然自引去,故被谪。
李邕在滑州刺史任,上计京师,为人阴中,复归滑州。
王维隐居终南山,作《终南别业》等诗。
高适寓居淇上,有诗赠薛据。
储光羲隐居终南山,作田园诗多首。
民间唱《得宝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