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孙应鳌为乔世宁(1503一1563)《丘隅集》作序。

输入历史事件:

孙应鳌为乔世宁(1503一1563)《丘隅集》作序。

公元1563年 十月
孙应鳌为乔世宁(1503一1563)《丘隅集》作序。

乔世宁今年去世。序曰:“三石子乔公世宁卒,友人孙应鳌志其墓矣,再叙其诗文。叙曰:……明兴,当弘治、正德间文治郁起,是时北地空同李子、信阳大复何子为之宗,三石子与空同子同产于秦,相距甚迩,少即慕效焉。稍长为诸生,适大复子来秦为督学使,首目三石子必且鸣世,必且耀后,于是立召前立,与语无常时,口授三石子意义,谈必移日。自是三石子文思益伟,拔迈流俗,遂赫然以诗文雄关中,斯师承之正辙也。三石子既仕,官主事……三石子诗文具在斯集,文不作汉以后语,诗不作唐以后语,尽洗剽敚繁陋之习,一裁于造化性情之真,传也必远。以三石子异禀,其成一家言必若此。文章之道信其难乎!三石子未没,人人仰服德行,比于光岳,凡侍坐听论议,皆得所未有,再三叹嗟而去。诸交游与关中新进旧门下士,无不迂道来访,罔虚日。洎没,临哭数百千人,奔吊相属于道途。其人如此,其集之出,其传之必远抑又可知。士多惜三石子官至按察使,遂自靳其用。嗟嗟!空同子、大复子官止督学使,视按察使又稍亚,今二子所传何似邪?集曰《丘隅》,本三石子所自命。《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小丘,三石子隐居所也,然其命意抑又澹莫远矣。嘉靖癸亥阳月,如皋孙应鳌书。”阳月即农历十月。《静志居诗话》卷十二《乔世宁》曰:“乔世宁字景叔,耀州人。嘉靖戊戌(1538)进士,由南京刑部郎中,迁四川按察佥事,历湖广提学副使,河南参政(1550),终四川按察使。有《丘隅集》。何仲默视学秦中,景叔亲受诗法,谭必移日。故其诗整而不浮,可与许少华肩并,余蔑有过焉者。《长安道》云:‘长安道,直以迂。环五城,开九衢。外罗天市拱皇居,中悬日月耀金枢。朱轮骢马如流水,长安道上禁驰驱。谁家少年侠邪徒,雄豪去天尺五余,白日杀人当路衢。司隶过不问,况乃执金吾。人言辇毂之下,朝犯法,暮伏诛。吁嗟此徒天日无!霍家奴,卫家奴。’《春雁》云:‘春风才几日,江雁已春声。关路何时返,乡愁为尔生。望穷遥汉影,不尽倚楼情。却忆金河北,人同出塞行。’”《明诗纪事》戊签卷二十录乔世宁诗十七首,陈田按:“景叔论诗云:‘七言律起于唐,沈、杜为宗,而律体尤难工。’独取苏颋《望春》格律完粹,冠于诸子,与李、何持论稍不同。五律有唐人格意,清圆宛转,不愧作者。”


沈端节为朝散大夫。
马子严本年前后在世。
王嵎(?—1182)卒,生年不详。
崔敦诗(1139—1182)卒,年四十四。
杜范(1182—1245)生。
包恢(1182—1268)生。
元日,范成大赋《元日谒钟山宝公塔》。
朱熹差主管台州崇道观。
二十七日,吴儆(1125—1183)卒,年五十九。
诏复铨试旧法,罢试杂文。
李焘上所编《续资治通鉴长编》。
陆游多与方外人士刘道士、莹师、平老、印老等交往。
陈亮有《与辛幼安殿撰书》。
范成大得疾,坚请祠。
朱熹筑武夷精舍成,赋《武夷精舍杂咏》以纪其胜。
监察御史陈贾请禁伪学,专指朱熹。
周必大有函致范成大。
夏秋之间,陆游仍致力于爱国诗篇之创作。
十五日,范成大有诗《中秋清晖阁静坐•因思前二年石湖、四明赏月》;三十日,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宮。
十五日,朱熹五十四岁生日,陈亮赋《水调歌头•癸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
陆游得疟疾.有诗《予秋夜观月得疟疾,枕上赋小诗自戏》;有诗《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五首。
金译经所进所译《易》、《书》、《论语》、《孟子》、《老子》、《扬子》、《文中子》、《刘子》及《新唐书》。
张鎡致书陆游。
陆游所作诗篇如《出塞曲》、《幽居感怀》、《读书罢小酌偶赋》、《舒悲》、《夜闻大风感怀赋吴体》、《感愤》、《晓出遇猎徒有作》、《作雪未成,自湖中归,寒甚,饮酒作短歌》等。
沈端节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吴芾(1104—1183)卒,年八十。
吕胜己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岳珂(1183—?)生。
方大琮(1183—1247)生。
麻九畴(1183—1232)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