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张邦奇(1484—1544)卒。

输入历史事件:

张邦奇(1484—1544)卒。

公元1544年 本年
张邦奇(1484—1544)卒。

嘉靖《浙江通志•人物》:“张邦奇字常甫,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检讨,历任湖广提学副使,南京国子祭酒。端重典雅,所至卓有师模。仕至南京兵部尚书,卒。所著有《芝园集》。”《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六•文定张甬川先生邦奇》:“张邦奇字常甫,号甬川,浙之鄞人也。改南兵部而卒,甲辰岁也。年六十一。”“阳明赠先生序云:‘古之君子,有所不知,而后能知;后之君子,惟无所不知,是以容有不知也。’则先生当日固泛滥于词章之学者也。后来知为己之功,以涵养为事,其受阳明之益多矣。谓载道之文,始于六画,大备于周、程、朱子之书,莫非是道之生生而不已也。由博文之学,将溯流而求源,舍周、程、朱子之书,焉适哉?今之为异论者,直欲糟粕《六经》,屏程、朱诸子之说,置而不用,犹欲其通而窒之窍也。所谓异论者,指阳明而言也。夫穷经者,穷其理也,世人之穷经,守一先生之言,未尝会通之以理,则所穷者一先生之言耳。因阳明于一先生之言有所出入,便谓其糟粕《六经》,不亦冤乎?此先生为时论所陷也。”《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录张邦奇诗八首,陈田按:“尚书提学湖广时,世宗在潜邸,就试学使,以此受知。帝奉太后谒天寿诸陵,语及择相,太后曰:‘献皇尝言提学张邦奇,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帝憬然曰:‘尚未用也。’即召为吏部侍郎。会以母老便养,改南京。帝念邦奇不已,与分宜语及之。分宜以邦奇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对,遂终不召。卒后阁拟谥文恪、文敏。帝抹去四字,大书‘定’字,遂谥文定。庙堂制作,颇称庄雅。《观光楼集》目,乐章仅列《秋享上帝》《祀皇天上帝》二章,后人不知,妄将洪武及嘉靖时改制乐章一切阑入集中。后之读文定集者,所当知也。”明史有传。《明史•艺文志》著录《张邦奇全集》五十卷。


彭遵泗(1704—1764前)生。
岳端卒,年三十五。
吴震方卒,年六十一。
田需卒,年六十五。
初四日,范光阳卒,年七十六。
初五日,全祖望(1705-1755)生。
二十四日,蒲松龄《农桑经》成书。
三十曰,梁佩兰卒,年七十七。
圣祖命据胡震亨《唐音统签》等书增修为《全唐诗》,派曹寅于扬州设局编纂。
蒲松龄赴济南,有《三月赴郡途中作》。
金德嘉自序《粹裘集》。
圣祖南巡。
十四日,圣祖在苏州召试文人学士。
十五日,李颙卒,年七十九。
王士禛、钟辕、朱缃同游漪园及大明湖诸胜。
陈元龙以亲老告归,至康熙四十九年春在家所作诗为《南陔集》三卷。
李必恒尚在世。
十二日,吴碘卒,年六十九。
初九日,夏敬渠(1705—1787)生。
黄鉽作《四友堂里言自记》。
而欲搜索枯肠以极庸极恶之里谭,侈然思附于曲子相公之林也,不亦悲乎!然则近之童蒙有于[与]余同病者,其即可以返已,存是稿者所以志悔也。
初十日,戴永植(1705—1767)生。
汪森编《粤西丛载》三十卷成书。
初七日,廖燕卒,年六十二。
黄叔琳升侍读。
吴陈琰自序《凤池集》。
十四日,杨仲兴(1705一?)生。
乡试。
汪越乡试中式。
倪墦乡试中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