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罗玘卒,年七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罗玘卒,年七十三。

公元1519年 七月
罗玘卒,年七十三。

国朝献征录卷二七《南京吏部右侍郎赠礼部尚书谥文肃圭峰先生罗公玘墓志铭》:“归山中,贻书知旧,犹聊以时事为虑。然绝意声利,城府无先生一迹。逆濠素忌先生,心甚重之,尝间以金帛使及门,先生豫走旁邑,避不与接。濠乱,先生已卧病,闻有司将举义犹豫未决,力疾手书趋之。越二日而卒,己卯七月二日也,距所生正统丁卯,享年七十有三。”陈洪谟《翰林罗圭峰先生文集序》:“圭峰先生自少肆力群经,无所不学,迨游馆阁,益扩其所蕴藏,凡为文辞,皆就题命意,不逐时格,或设疑发难,初若聱屈不可读,及转折数语,意见层出,首尾融浃,探之而愈深,味之而愈长,辟如泉原之出地,汩汩其流,及与山谷曲折,则随物赋形,杂然飞越之势,寻其脉络,则自龙门禹穴,远不可窥。说者谓先生之言出左氏,愚独谓其直沂盘、诰之支余也。”邵廉《翰林罗圭峰先生文集序》:“旴江明秀幽雅甲他郡,然文章名家自宋李旴江、曾南丰,明罗圭峰其三也。公以凤凰磁龟储其秀,天妃兆其异,天又早挫折之,俾不达,应输粟陕西边关,坎坷入北太学,而尽得周历子长奇游处。已乃登鼎甲,官翰林,进礼侍,而文章益奇。当是时,文事沿宋、元萎弱之后,李、何未振之先,公奋格众见,独立标准,海内文士始而吠声,竟而逐响,而文体亦翕然以变。顾即知公者,或评公奇,不知公涂辙坟索,跬步周行,第削萎靡,法乃反正也;或评公新,不知公意匠中程,指挥合度,第削芜累,法乃反旧也。公文譬之翩翩李飞将而部伍刁斗则程将军,堂堂郭令公而布壁垒旗帜乃光弼,密矣。”陈起《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序》:“夫文法犹兵法也,韩昌黎悟文章之变,而行奇阵于抑扬虚实之间,故其文整而有威,坚而多力,天下莫敢争雄焉。宋文原本昌黎而结势不遒,往往屈才而伸理,笔锋之末,衰气袭之。故唐之国运强而宋之国运弱者,其势之所立者殊也。乃规矩昌黎氏而卓然成一家言者,则旴郡罗圭峰先生是也。先生于秦汉之书无所不读,而独得势于唐之大家。跌宕纵横,神奇莫测,一以为风霆之震荡,一以为岳渎之盘旋,变局奇情,循环不断,所谓千古畸人,非耶?今人耳食李、何,以为庶几秦汉之际。虽音声逼似,然仅得其形耳。若夫奇正相生而机行于闪烁,非深于势者,孰能之?先生负骯髒之姿,目摄豪贵,天下以气节高之,而名位之崇亦与昌黎相亚,其国子先生再来耶?余尝评其诗赋,或让北地、信阳,而文实据二公之上,后有作者,必以余言为非佞。”邓澄《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序》:“由国初而来,至天顺、成化间,赫濯底定,累洽重光,国事可谓之极盛,文事则不可不谓之衰。有先生起而振之,一时学士大夫眼耳心灵翕然丕变,自是天下始知章句传注之外,别有奇文古学,则主其运者先生,创其始者先生也。”郑之文《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序》:“先生学盖本原六籍,出入檀、左,具绝世之识、绝世之才,而读者谬以为源出昌黎,岂以其戛戛乎陈言之务去,则第谓先生与昌黎兼有振衰之功也可,而不可谓其出之也。先生酝蓄盖乃发金匮、石室之藏、故老大家之牍,是故文典则高古,所结撰又往往与朝家经制道术政事相表里。识者谓文章之权原在馆阁,后稍旁落。馆阁诚不乏人,最著者如德涵藻雅,用修博物,高文大册,犹似未遑允宁史汉,优孟、叔敖亦姑舍是,余未悉数。然则振天下之文章者馆阁也,能振馆阁之文章者先生也。桑民悦诞士耳,高自位置,而曰,次者允明,次者先生。桑、祝剽掠旁小,视先生腹胸丘坟,手抉云汉,空天绝地,其相去奚啻层累之上哉!”黄端伯《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序》:“先生与李献吉同时,其气力亦相敌,而文势之遒劲过之。盖献吉为太史公而拘于法,先生为昌黎子而逸于才。汉杂霸而昌,宋假王而替,此二先生之辨也。”《文脉》卷三《文脉新论》:“玘圭峰续集甚古,惜应酬作也。弘治后文宗秦汉,自圭峰始。”《明诗综》卷二九《罗玘》存诗一首:《寓言送李希贤》:“山僧下山时,僧送不出山。但问下山僧,此去何时还?乳水闲一孔,白云留半间。只恐僧还少,僧还谁闭关?“四库提要卷一七一《罗圭峰文集》


戊辰(二十三日)。
壬辰(十七日),召资政殿大学士向敏中、龙图阁学士杜镐、直学士陈彭年、待制张知白孙奭查道,洎编修君臣事迹官监察御史陈从易、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刘筠,对于崇政殿,命坐。
乙巳朔(一日),陈尧叟自汾阴来朝,宴于长春殿。
丙午(二日),宝鼎县黄河再清,经度制置副使李宗谔以闻。
庚戌(六日),集贤校理晏殊献《河清颂》。
丁巳(十三日),翰林学士李宗谔等上《新修诸道图经》千五百六十六卷。
初,胡旦编两汉事为《春秋》,言于太宗,愿给借馆吏缮写。
己巳(二十五日),诏天书仪卫副使王钦若、赵安仁、扶侍使丁谓、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与太常礼院详定奉事天书仪制以闻。
癸酉(二十九日),知杂御史赵湘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录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
唐介(1010—1069)生。
丁宝臣(1010—1067)生。
吴奎(1010—1067)生。
楚建中(1010—1090)生。
龚鼎臣(1010—1086)生。
甲戌朔(一日),次陕州,召草泽魏野,辞疾不至。
魏野,陕府人,亦有诗名。
癸未(十日),张齐贤自河阳来朝,召之也。
甲申(十一日),陈尧叟、李宗谔自河中府来朝。
戊子(十五日),丁谓言有鹤二百余翔天书殿上,又有百余飞集太清楼。
韩绛(1011—1087)生。
韩子华以辰年(按:辰年之说,与《墓志铭》、《宋史》本传所载相去甚远,待考)辰月辰日辰时生,亦异事也。
赠中书令、许国文穆公吕蒙正卒,68岁。
著有:《吕文穆集》十卷(郑樵《通志•艺文略八》)。
吕文穆公,讳蒙正。
寇准改兵部尚书。
庚申(十八日),命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待制张知白、王曙同详定阁门仪制。
庚辰(九日),诏丁谓、李宗谔与礼官详定五岳衣冠制度及崇饰神像之礼。
工部尚书、参知政事冯拯以疾求辞,优诏不许,且作诗谕意。
初,龙图阁直学士陈彭年言:“前所颁诸路发解条式,与礼部新格不同,虑官吏惑于行用,望申明之。
丙子(六日),秘书监向敏中等请集御制,藏于馆阁,从之,仍诏不得与《太宗御集》同处。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