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东阳《怀麓堂集》刊刻将成。

输入历史事件:

李东阳《怀麓堂集》刊刻将成。

公元1516年 七月
东阳《怀麓堂集》刊刻将成。

杨一清《怀麓堂稿序》:“今少师致仕西涯李先生,以扶舆间气挺生于重熙累洽之朝,弱冠入翰林,已负文学重名,金梓所刻,卷帙所录,几遍海内。大夫士得其片言以为至宝,后进之士凡及门经指授,辄有时名。中年益深造远诣。比掌帝制、登政府,则又衍而为经纶黼黻之文,稽古代言,以定国是,变士习,裨政益化,有非文章家之可名言者矣。且文至今日而盛,而弊亦随之。故联篇累帙盈天壤间,皆是物也。其能追古名家超然自立于世者,盖亦不数数见已。自余作者,各挟所长,非无足取,汇而阅之,乐态肆者失之驳而不醇,好摹拟者伤于局而不畅。近或习为瘦辞硬语,使人不复可句,以是为古,所谓以艰深文浅近者,文之弊一至是,可慨也!先生高才绝识,独步一世,而充之以问学,故其诗文深厚浑雄,不为倔奇可骇之辞,而法度森严,思味俊永,尽脱凡近,而古意独存。每吮毫伸纸,天趣溢发,操纵开合,随意所如,而不逾典则。彼旬锻月炼以求工者,力追之而不可及也。譬之大人君子,冠冕佩玉,雍容委蛇于庙堂之上,指麾百执事各任其职,未尝有叱咤怒骂之威,而望之者起敬,即之者倾心。至其众体具备,无所不宜,探之而益深,索之而益远,则如大河之源,出于昆仑,至于积石,又至于龙门底柱,既乃吞纳百川,以达于海,涵浴日月,顷刻万变,而不知其所穷。呜呼至矣!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先生孝友天至,其素行金完玉粹,名满天下,而自视欿然。位极人臣,而乐善如不及。履常应变,恒介介不易守,盖其文章与功业并懋,断有以立于世者,而谓其不本之德不可也。先生尝自辑其诗文,凡九十卷,总名之曰《怀麓堂稿》,诗稿二十卷,文稿三十卷,在翰林时作;诗后稿十卷,文后稿三十卷,在内阁时作。外有《南行稿》《北上录》以及《经筵讲读》《东祀集句》《哭子》《求退》诸录,则附于全稿之末,以皆杂记,故不入卷中。徽州守熊君桂,先生礼闱所取士,间从所知得副本,乃谋诸同知王君仲仁辈,刻之郡斋,走书京师索余序。予辱先生知与四十年,多所规益,每有撰述,辄为指摘疵垢不少隐,顾庸惰不立,少而学焉,老而未能测其蹊径,况望窥其室堂哉?然平生企向之怀,得托姓名于不朽以为幸,而熊君汲汲公善之心,亦不可以不白,故僭为之言。先生所著,别有燕对录藏于家,及密勿章疏文字甚多,人不及见。予承乏内阁,始得窥见之。若致仕以后诗文,则别为续稿,他日当自有传之者。正德丙子秋七月朔,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


刘向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萧望之作《宜罢中书宦官》,由是大与石显忤。
刘向出为宗正。
会稽人郑朋奸猾,欲附萧望之,因受拒而恨之,扬言揭萧望之“小过五、大罪一”。
待诏华龙品行污秽,与郑朋结为友。
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阴令郑朋、华龙趁萧望之休日,上告元帝;元帝使弘恭核查萧望之事。
萧望之对言欲匡正国家,非为邪。
弘恭、石显奏萧望之、刘向、周堪等为朋党,请致廷尉。
元帝不省致廷尉为下狱,答曰“可”;周堪、刘向下狱;后召周堪,刘向应曰“系狱”,元帝始大惊,乃赦免萧望之罪,收前将军及光禄勋印绶,免刘向为庶人。
诏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
匡衡为史高举荐,为郎中。
富平侯张勃举荐陈汤。
萧望之对元帝问,言张敞为能吏,然非师傅之器。
张敞被征,欲以为左冯翊,病卒(? —前48)。
萧望之赐爵关内侯,奉朝请。
刘向征为中郎。
韦玄成迁太子太傅。
元帝欲以萧望之为相,弘恭、石显等皆侧目视之;刘向遂使外亲上《变事》,称地震殆为弘恭等;系狱。
韦玄成劾奏刘向为臣不忠,不悔前过,令人言变事,诬罔不道。
刘向免为庶人。
萧望之子萧伋上书讼父萧望之前事,有司奏萧望之教子上书,失大臣体,请逮捕;弘恭、石显等建言投之牢狱,元帝可其奏;萧望之下狱。
萧望之接受朱云自杀之劝告,饮鸩自杀,年约六十二(前108?—前47)。
褚少孙约四十一岁,或于此年以高第为郎。
张子蟜奉玺书敕谕东平王刘宇、王太后、东平傅相。
陈汤约二十八岁,待迁,父死不奔丧,被劾奏,下狱。
诏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
褚少孙约四十二岁,或于此年补毕《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刘向三十五岁,论王氏之贵。
京房三十三岁,以孝廉为郎。
匡衡迁博士,给事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