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方良永致仕,避难友人官所。

输入历史事件:

方良永致仕,避难友人官所。

公元1508年 七月
方良永致仕,避难友人官所。

国朝献征录卷四八《南京刑部尚书谥简肃方公良永墓志铭》:“戊辰,[父丧]服除赴京。时逆瑾用事,外官至朝见毕,必造私第,至匍伏拜跪,凯悦其意。公入朝为鸿胪官,道诣左顺门,叩头毕,即令向东揖瑾。公径趋出,瑾已衔之。至旅寓,或劝公循例谒瑾,公厉声曰:‘官可弃,身可杀,此膝不可屈。’竟不往。瑾益怒。及吏部拟除公河南信阳等处兵备抚民佥事,奉旨:‘此缺不系额设。方良永这厮如何营谋补选?着致仕去。’公自分忤瑾,祸且叵测,以得致仕为望外,谢恩即行。然是缺实祖宗额设,孝庙申诏:‘必推补有风力者。’瑾之矫诬类此。公既去,瑾怒未已。会海南有诉人命事者,瑾欲因此中公,遂奏遣锦衣卫千户刑部郎中各一员往勘。公恐惊动太淑人,乃寓浙,俟逮旅次。已而周郎中时敏力明无罪,公乃归,杜门不出,绝口时事。久之,公同年党瑾者语所知,以瑾且悔,促公一来。公焚书不报。”方简肃文集卷七《题吴廷惠赠言卷》:“岁正德戊辰秋七月四日,予既得致仕还,与乡友吴君廷惠同舟而南。廷惠间出其濒行所得诗文若干首示予。予遍阅无李川云诗,疑之。廷惠曰:‘此诸君一时赠言之作,川云偶不及知耳。’予曰:‘川云之诗不可无也。’始予至京师,见时事骇心,进退无据。爱予密且厚者,日夕相与谋,不过‘徇时’二字。川云曰:‘是宜独断,毋泛谋。泛谋有悔。’及荷圣天子厚恩,得有今命,众咸讶且惜,或劝其改图。川云曰:‘是宜贺!子亟去,勿惑人言。’凡川云前后所语予者,与予思不谋而合。予乃窃服川云之善于探逆人事而不苟于立言,有如是也。”方简肃文集卷七《祭林寒崖文》:“岁在戊辰,瑾贼窃柄,予既斥归,而余殃尚在。予挈家待罪子之官所者七阅月,虽薪水之给有彭幸庵诸公,而子之内外怡然,咸视予如家人,待之之礼有加焉。今之为友者有是乎?”


魏徵为秘书监,参预朝政,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
太宗论修史当载录有益政理之词,而无须文体浮华。
马周以上书言事为太宗所称赏。
太宗宴突利可汗于两仪殿,与长孙无忌等赋柏梁体联句诗。
颜师古因东蛮谢元深来朝,请撰为《王会图》,阎立德等受命图之。
诏于交兵之处为阵亡者立寺,虞世南等奉命为撰碑铭。
太宗敕令魏徵、令狐德棻等人重修五代史。
收、魏澹二家,已为详备,遂不复修。
李玄道(?—629?)卒。
王绩作书与冯子华,叙己隐居交游赋咏之状。
杜如晦卒,太宗手诏虞世南为制碑文。
天下安康,百姓乐业。
高士廉在益州长史任。
薛元超赋《咏竹》诗,为房玄龄、虞世南所称赏。
太宗作《正日临朝》诗,魏徵、李百药等和之。
二十七日,魏徵等编《群书治要》成,太宗手诏褒之。
太宗言宜禁断僧尼道士受父母拜之礼,仍令其致拜于父母。
太宗言图谶乃不经之事,不能爱好。
李百药在太子右庶子任,撰房彦谦碑铭、僧邕舍利塔铭,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之;百药又作《赞道赋》、《五色鹦鹉赋》等。
有选人以诗嘲高士廉。
道士成玄英被召至京。
刘柿之(631—687)生。
太宗命整理钟、王书法真迹。
魏徵奉敕撰《九成宫醴泉碑铭》,欧阳询书。
陈子良(575—632)卒,年五十八。
虞世南上《圣德论》。
二十九日,太宗幸庆善宫,赋诗,作乐舞。
诏魏徵等分制雅乐乐章。
崔信明应诏举及第,授兴势丞。
马周上疏谓白明达等乐工之流不得列预朝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