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梦阳下锦衣卫狱,康海力救得免。

输入历史事件:

李梦阳下锦衣卫狱,康海力救得免。

公元1508年 正月
李梦阳锦衣卫狱,康海力救得免。

弇山堂别集卷二九《史乘考误十》:“康对山海卒,……张治道为行状则甚详,云韩文率诸大臣劾瑾等擅权,而弹文出李梦阳手。恨之,以他事构梦阳下狱,欲致之死。人情汹汹,莫敢拯救。梦阳自狱中传帖甚急曰:‘对山救我!救我!’何柏斋对众曰:‘对山肯救之瑾,李尚可活也。’人以语先生,先生曰:‘我何惜一往而不救李耶?’先生虽承往,而人犹难之。明日,先生同御史某往左顺门,值柏斋自内阁出,曰:‘此为献吉来耶?’先生曰:‘是。’柏斋附先生耳曰:‘此可独往,不可与他人同也。’先生遂不之往,且谓柏斋曰:‘瑾横恶肆权人也,性好名,可诡言而夺,不可正言而论也。’柏斋曰:‘此惟先生能之,他人不能也。’又明日,先生往瑾所。瑾闻先生至,倒屣迎之,留饮坐话。久之,瑾谓先生曰:‘人谓自来状元俱不如先生,真为关中增光。’先生给言曰:‘海何足言。关中有三才,古今所稀少也。’瑾惊曰:‘何三才古今稀少也?’先生曰:‘李郎中之文章,张尚书之政事,老先生之功业。’瑾曰:‘李郎中为谁?乃与我并耶?’先生曰:‘是今之狱中李郎中也。’瑾曰:‘非李梦阳耶?’先生曰:‘是。’瑾曰:‘若应死无赦。’先生曰:‘应则应矣,杀之,关中少一才矣。’饮晚罢出。明日,瑾奏上赦李梦阳薛应旂《宪章录》则言,海与梦阳各自负不相下。瑾慕海,欲致之而不得。瑾恒先施,欲其一致,海每阚亡答之。至是,梦阳所亲有左姓者,诣狱谓梦阳曰:‘子殆无生路矣。惟康子可以解之。’梦阳曰:‘吾与康子素不相能,今临死生之际乃始托之,独不愧于心乎?’左曰:‘不谓李子而为匹夫谅也。’强之再三,以片纸请书数字,梦阳乃援笔曰:‘对山救我!惟对山为能救我。’余无别言。对山者,海别号也。左持书诣海,海曰:‘是诚在我,我岂敢吝恶人之见而不为良友一辟咎也。’遂诣瑾。瑾焚香迎海,延致上坐。海不少逊。瑾曰:‘今日何好风吹得先生来也?’命左右设席。海曰:‘吾有言告公,如听吾言,当为公留,不然吾且去矣。’瑾曰:‘云何?’海曰:‘昔唐明皇任高力士,宠冠群臣,且为李白脱靴,公能之乎?’瑾曰:‘请即为先生脱之。’海曰:‘不然。今李梦阳高于李白数倍,而海固万不及一者也。下狱而公不为之援,奈何肯为白脱靴哉?’即奋衣起。瑾固止之,曰:‘此朝廷事。今闻命即当斡旋之。’海遂解带与痛饮,天明始别。梦阳遂得释归。而海自是与瑾酬酢,遂罹清议矣。……应旂为二君饰奖,而所语太粗易。《行状》似有所本。然以张尚书为关中三杰,则非也。当献吉下狱时,张彩尚为文选郎中佥都御史,何得言尚书?又一小说谓,‘海言:公事事以高皇帝制度为法,李梦阳能法高皇帝为诗,奈何杀之?’其说之不同如此。大抵以康公尝救李公,而不详其事,争以文笔传饰之耳。”《但词》卷六《江西按察司副使空同李君墓志铭》:“戊辰,刘瑾必快前忿,罗以他事,械赴京。人意其必死。是时,瑾敬礼修撰康子。康子谓瑾曰:‘李生能法皇祖为文,杀之大失天下学者望。’瑾嬖人姜达亦申理。瑾乃贤空同子,既释系,又欲用之选部。空同子托以痼疾,康子为力请得免。”


初七日,廖燕卒,年六十二。
黄叔琳升侍读。
吴陈琰自序《凤池集》。
十四日,杨仲兴(1705一?)生。
乡试。
汪越乡试中式。
倪墦乡试中式。
朱彝尊访曹寅。
校书局,先生过访,属辑《两淮盐荚书》。
十五日,朱耷卒,年八十。
金德嘉自序《松窗集》。
李光地拜文渊阁大学士。
二十九日,魏坤卒,年六十。
严虞惇起补国子监监丞。
顾嗣协补京卫武学教授。
顾嗣立始著《给札闲钞》。
高孝本有《葛园集》。
李梦箕始成岁贡生。
顾图河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
王原遭革职。
赵执信南游。
查慎行《考牧集》为本年五月杪至明年四月诗。
程廷祚作《古松赋》,日未移晷得数千余言,时年十五岁。
蒲松龄有《拟上以山左饥荒,截潜赈济,全蠲四十三、四两年钱粮,仍亲巡地方,省民疾苦,群臣谢表》等文。
朱彝尊于苏州见文天祥之遗砚玉带生,作《玉带生歌并序》。
戴名世始采朱子语录纂《四书大全》。
宫鸿历自定《恕堂诗》七卷。
徐钦复次所作为《南州草堂续集》四卷。
王士禛《香祖笔记》刊行。
黄百家《黄竹农家慰饥草》一卷刊行,又名《学箕四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