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魏骥文集被选刻。

输入历史事件:

魏骥文集被选刻。

公元1498年 三月
魏骥文集被选刻。

洪钟《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序》:“公为文,一本诸性情所发,而根于理道。初不事雕刻、务奇巧,千百言下笔立就,无不合程度。文名与德望并隆,致人之求之者屦接户外,殆无虚日,公亦不辞,每乐应之。积累岁月,篇章甚富。姑苏叶文庄公志其墓有云,公文字山刊板刻几遍天下。信然也。其稿具存,皆公亲书,宁国君尝编次成帙,将图梓行,赍志而没。钟忝馆甥,幸获拜观而遍阅之,起而叹曰:惟公弘才正学,充诸内而形于言,粹然道德之敷陈,真典则之文,有非工富丽、尚清峻者之所能及也,其可以不传乎?但其简帙浩繁,未易遍刻,乃再阅原稿,凡题上有点注者皆公墨迹,玩其词意,其有补于事者也,因摘取以刻诸梓,盖亦千百中才什一耳,名之曰《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夫是稿也,固不足为公重轻,使四方后觉闻公名而不知者,得此而观之,未必不因其言以求其中之所存,则庶几知公之所以居大位、享大名成德业者,有由然也。因之感发兴起而知所效慕,亦进德之一助。则是稿不为徒刻,且以毕吾外舅宁国君之志,于钟亦得少尽夫景仰之万一云尔。敢僭序其篇端如此。公名骥,字仲房,南斋其号也,绍兴萧山人,年九十八,无疾而薨,别有《遗事录》传于世云。弘治十一年岁在戊午三月吉旦,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福建布政司左布政使钱塘洪钟。”


郎余令撰《孝子后传》以献皇太子。
宋之问(656?—712)生。
郭震(656—7l3)生。
沈佺期(656?—714)生。
庚寅,高宗幸洛阳。
李义府进为中书令,杜正伦兼度支尚书。
高宗撰《元首》等论,许敬宗等注释之。
许敬宗、李义府希武后旨奏贬韩瑗、来济、褚遂良等,敬宗以功迁侍中。
高宗讲武于许、郑之郊,作《大唐纪功颂》。
改洛阳宫为东都。
阶品并准雍州。
杜正伦尝因夜直,与董思恭论文章之事。
卢照邻奉邓王命出使至益州,有诗作。
苏味道九岁,与李峤并有文名。
李父(657—716)生。
高宗自东都还长安。
卢照邻离蜀赴京,途中有诗作;至京后旋赴襄州,仍任职邓王府。
遣使访吐火罗等国之风俗物产及古今废置,后史官撰成《西域图志》六十卷。
李善上《文选注》六十卷。
许敬宗等撰《文馆词林》一千卷成,上之。
太常丞吕才新定《白雪曲》,又以高宗君臣所赋《白雪诗》为歌词。
杜正伦坐与李义府不协,贬横州刺史,义府贬普州刺史。
“冬十一月乙酉,兼中书令、皇太子宾客兼检校御史大夫、河间郡公李义府左授普州刺史,兼中书令、皇太子宾客、襄阳郡公杜正伦左授横州刺史。
骆宾王参选,为道王府属。
崔禹锡等十七人进士及第。
萧钧(?—658?)卒。
王玄策撰《中天竺国行记》十卷。
王勃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撰《指瑕》十卷。
张鷟(658?—730)生。
五日,许敬宗等撰贞观二十三年以来之《实录》成,高宗以为所记多不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