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于谦卒,年六十。

输入历史事件:

于谦卒,年六十。

公元1457年 正月
于谦卒,年六十。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七四“天顺元年正月丁亥(二十二日)":“命斩于谦、王文、王诚、舒良、张永、王勤于市,籍其家。谪陈循、江渊、俞士悦、项文耀充铁岭卫军。”明史宗本纪:“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学士王文下狱。诬谦等与黄王厶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谋迎立襄王子。亨等主其议,嗾言官上之。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坐以谋逆,处极刑。文不胜诬,辩之疾,谦笑日:‘亨等意耳,辩何益?’奏上,英宗尚犹豫日:‘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日:‘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叶向高《太傅于忠肃公奏议序》:“公之言论丰采,其大者已见于史书,惟奏议之文,史不能尽收,令其时所为持危定倾匡济之漠谋,后世不得尽见。少保温阳李公尝得其遗草于大司马项公家,诊次而传之。岁月既久,字画漫漶。客部吴君立甫偶从公署架中检得旧本,复遍搜他犊,增益其所未备,共若干卷,与其乡之缙绅共付之梓,来请余一言。余尝慨年来章疏诞谩繁猥、浮淫无当,甚失人臣告君之义。今读公奏议,指事陈词,明白晓畅,宁质毋漫,宁径毋支,使人主见之,洞然得其颠末曲折之详,而划然明于利害得失之故,言必听,计必行,是亦纳牖之准绳,而投艰之舟筏也。其最难者,赵充国老将也,犹言兵势国之大事,当至金城,图上方略。公一孱书生耳,身不出国门,而南征北伐,凡有陈奏,无不曲中机宜,即悍弁猾帅如石亨、杨洪辈,皆俯而受公之鞭棰,无敢越佚。此非天佑国家,笃生伟人以维世运,安有此哉?”西湖游览志余卷八:“于肃愍公高风大节,不在词华,而其断简残篇得于煨烬之余,往往脍炙人口。如‘剩喜门庭无贺客,绝胜厨傅有悬鱼’,‘谢客只容风人户,卷帘时放燕归梁’,‘亦知厚禄惭司马,且守清斋学太常’,‘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青天’,‘金鞍玉勒寻芳者,肯信吾庐别有春’,即此可以知其孤介绝俗之操。如‘香爇雕盘留睡鸭,灯辉青琐散栖鸦’,‘风穿疏牖银灯暗,月转高城玉漏迟’,‘岸帻耻为寒士语,调羹不用腐儒酸’,即此可以知其经略闳典之才。如‘天外冥鸿何缥缈,雪中孤鹤太清癯’,‘醉来扫地卧花影,闲处倚窗看药方’,‘渭水西风吹鹤发,严滩孤月照羊裘’,即此可以知闲雅恬淡之思。其他忠直之气,奖与古今。如《咏苏武》则曰:‘富贵倘来君莫问,丹心报国是男儿。’《送人致仕》则日:‘解组还乡未白头,身安意适更何求?’《题十八学士图》则曰:‘都将治世安民策,散作裁冰剪雪词。’《喜高佥宪病起》则曰:‘一团清气难随俗,百瓮黄虀足养廉。’此皆直写胸襟,不当以风云月露比拟也。”明诗评卷四:“少保负颖异之才,蓄经纶之识,诗如河朔少年儿,无论风雅,颇自奕奕快爽。”《列朝诗集小传》乙集《于少保谦》:“公少英异,过目成诵,文如云行水涌,诗顷刻千言,格调不甚高,而奕奕俊爽。田叔禾《西湖志余》摘其七言今体,如‘香燕雕盘笼睡鸭,灯辉青琐散栖鸦’,‘紫塞北连沙漠去,黄河西绕郡城流’,‘风穿疏牖银灯暗,月转高城玉漏迟’,‘天外冥鸿何缥缈,雪中孤鹤太凄清’,‘醉来扫地卧花影,闲处倚窗看药方’,‘渭水西风吹鹤发,严滩孤月伴羊裘’,‘野花偏向愁中发,池草多从梦里生’,皆佳句也,惜不能全篇耳。”《明诗综》卷二一《于谦》:“陆子渊云,于公有社稷功。其诗亦足冠冕时辈。夏时正云,诗文多至千篇,皆填抚余间、车马道涂寄兴之作。及秉邦政,不复经心,所见仅一二尔。语皆自胸次流出,思亲恋阙,忧人及物,眷眷不忘,溢于言表。”存诗十三首:《自叹》《暑月将自太行巡汴》《游春》《春日大风感怀》《除夕夜坐感怀》《秋风》《偶题》《春夜》《平阳道中》《上太行》《夏日忆西湖风景》《暮春客涂即景》《拟吴侬曲》《静志居诗话》卷六《于谦》:“少保社稷之臣,其诗特多秀句。如‘风来疏牖银灯暗,月转高城玉漏迟’,‘紫塞北连沙漠去,黄河西绕郡城流’,‘野花偏向愁中发,池草多从梦里生’,‘千里逢人俱是客,十年持节未还家’,‘鸟飞不过岩头石,人渴难寻涧底泉’,‘风约暗云难作雨,渠分流水不成河’,‘炕头炙炭烧黄鼠,马上弯弓射白狼’,‘天外青山围故国,雨中黄叶下空潭’,皆意态自然,不烦雕琢。其论诗曰:‘诗岂易言哉!发于心,形于歌咏,尽乎人情物变。非深于理而适于趣,则未易工也。’观其持论,造诣深矣。”四库提要卷一七O:“忠肃集十二卷,明于谦撰。……倪岳撰谦神道碑,称谦平生著述甚多,仅存《节庵诗文稿》《奏议》各若干卷。祸变之余,盖千百之什一云云。是其没后,遗稿已多散佚。世所刊行者,乃出后人掇拾而成,故其本往往互有同异。《明史•艺文志》载谦奏议十卷,李宾编;又文集二十卷。又嘉靖中河南刊本,诗文共八卷,而无疏议。此本前为奏议十卷,分北伐、南征、杂行三类,当即李宾所编。后次以诗一卷,杂文一卷,附录一卷,与《艺文志》所载多寡不合。然核其篇什,亦已罕所遗脱。盖编次者分析之不同也。谦遭时艰屯,忧国忘家,计安宗社,其忠心义烈,固已昭著史册,而所上奏疏,明白洞达,切中事机,尤足觇其经世之略。至其平日不以韵语见长,而所作诗篇类多风格遒上,兴象深远,转出一时文士之右,亦足见其才之无施不可矣。又案,王世贞《名卿绩记》及李之藻皆谓,谦尝再疏请复储,今集中并无此疏,明史亦不著其事,惟倪岳神道碑称景帝不豫,谦同廷臣上章乞复皇储,是当时所上乃廷臣公疏,非谦一人,故集中不载其稿。世贞等乃专属之谦,殆亦考之未审欤。”《明诗纪事》乙签卷一一《于谦》:“《珊瑚网法书题跋》卷中载于忠肃《落花吟》云:‘昨日花开树梢红,今日花落树头空。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人生行乐须少年,老去看花亦可怜。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韶光有限蝶空飞,岁月无情人自老。眼看春尽为花愁,可惜朱颜变白头。莫遣花飞江上去,残红易逐水东流。’忠肃墨迹世不多见,此诗为汪玉水所藏,今不知归于何所矣!”陈田按:“忠肃绝句,极有风致。”


  原苏州通判周之夔入京告张溥、张采且反,词连陈子龙、黄道周、夏允彝、吴伟业等。
  陈之遴考中一甲第二名进士。
  曹溶考中三甲第三名进士。
  陈子龙考中三甲第十七名进士。
  吴继善考中三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夏允彝考中三甲第一百十八名进士。
  谭元春(1586一1637)卒。
  祁彪佳、孟称舜等参加枫社活动。
  初五日,邵长蘅(1637—1704)生。
  明廷起用杨嗣昌,杨嗣昌上“四正”、“六隅”之法,“网张十面”以围剿农民军;又上“因粮”、“溢地”、“事例”、“驿递”四策以措晌。
  清人分汉军为左右翼。
  陈子龙编《白云草》。
  宋应星(1587—1666 ?)所著《天工开物》三卷十八篇初刊。
  毛先舒著《白榆堂诗》刊行。
  曹禾(1637一1699)生。
  嵇永仁(1637—1676)生。
  韩菼(1637—1704)生。
  顾贞观(1637—1714)生。
  余象斗(1560 ?—1637 ?)卒。
  二十四日,万斯同(1638—1702)生。
  三十日,皇太极第九子福临(1638—1661)生。
  孟称舜作传奇《节义鸳鸯冢娇红记》(简名《鸳鸯冢》或《娇红记》)。
  诸生在南京作《留都防乱揭》。
  十六日,卓发之(1587—1638)卒。
  八日,南宋郑所南所著《心史》在苏州出井。
有陆嘉颖《跋》云:“《心史》藏承天寺井中,至我大明崇祯戊寅十一月初八日,因旱浚井,破铁函而出,缄封书‘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十字。
  十日,清兵四路南下,高阳失守,前大学士孙承宗殉难(1563一1638)。
  十三日,李雯为方以智《流寓草》作序。
  二十七日,陈廷敬(1638一1712)生。
  十二日(已交公元1639年1月15日),卢象异(1600一1639)在巨鹿阵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