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曾棨卒,年六十一。

输入历史事件:

曾棨卒,年六十一。

公元1432年 正月
曾棨卒,年六十一。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八六“宣德七年春正月辛巳(二十一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曾棨卒。……棨为人儒雅英迈,喜推荐士。士穷流落不偶者,多赖以济。学博才赡,为文章沛然莫御,无问贵贱幽远,求辄应之,诗文布于四方。善行草书,得者咸贵重之。卒年六十一。”杨士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赠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曾公墓碑铭》:“子启为文章,如源泉混混,沛然奔放,一泻千里。又如园林得春,群芳奋发,组绣烂然,可玩可悦。赋咏之体,必律唐人。兴之所至,笔不停挥,状写之工,极其天趣。他人不足,己尝有余。四方求者,无间贵贱,日集庭下,靡不酬应。一时文人所作碑碣记序、表赞传铭、诗赋,流布远迩,盖未有如子启之富者。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致,自解大绅、胡光大后,独步当世。”《抑庵文后集》卷八《曾子启挽诗序》:“公之质端厚凝重,其存心也仁,其处友也周,其待物也宽而惠。其学于书无所不读,至其为文,则思发如涌泉,大篇短章各极其趣。诗词尤雄放清丽,出入盛唐大家。精于草书,笔势纵逸,若秋隼奋扬,天骥决骤,不可追蹑,四方之人爱之若拱璧。”《古廉文集》卷八《与同年曾学士书》:“蒙示高作《巢睫集》。读之,长篇多舂容演迤,短篇亦皆精严雅丽,信乎四方播诵如南金美玉。足以垂世传远也无疑矣。日昨会语,间言不及唐人有活法,自以为歉。愚闻专祖蹈袭者谓之死法,脱胎换骨者谓之活法。昔吕居仁序江西诗派,言灵君有自得之妙,忽然有入,然后惟意所得,万变而不穷。是即真活法也。合下之作,已皆曲尽其妙,盖自活法中来,奚必屑于唐人之轨辙而后谓之造诣也耶?但在优游厌饫,以培其本尔。如愚辈,奚足以攀乎逸驾者耶?不宣。”曹安谰言长语:“曾学士《巢睫集》绝似唐人。予天顺六年校文江西,舟回,泊鄱阳湖女儿港。舟人下舟,问予读何书。予呵之,其人曰:‘我少从曾棨学士泊此港,有一诗。’予索一诵,其人即诵,予笔之。诗云:‘彭蠡湖边女儿港,秋水未干湖水长。女儿一去今几秋,时有行人来系舟。岸柳汀花湿红翠,柳似颦眉花溅泪。茅屋参差石径斜,港口人烟凡几家。当初知是谁家女?后来嫁作谁家妇?嫁时湖上堕弓鞋,至今尚想凌波步。我欲回头问小姑,小姑迢迢隔重湖。我欲前从大姑问,大姑默默凝新恨。红颜薄命真堪惜,女儿名姓无人识。年去年来湖水春,空使行人吊陈迹。君不见,古来多少大丈夫,老死湖山名亦无!’《巢睫集》中无此,岂非沧海遗珠?”野记卷三:“曾内翰棨之饮,亦太户也。有虏使至,称善饮。有司推能伴者,才得一武弁,犹恐不胜。上令廷臣自荐,曾请往。上问:‘卿量几何?’对日:‘无论臣量,且当陪过此虏。’上喜,令往。二人默饮终日,初不可计,虏使已酣,武人亦潦倒,内翰爽然复命。上笑日:‘无论文学,此酒量岂不为大明状元乎?’赐以内醇甚厚。”艺苑卮言卷六:“曾学士子启,上尝召试《天马歌》,援笔立就。佳之,赐宝带。又因醉遗火,延烧民居,上弗罪也。后病卒,且气绝,呼酒饮至醉,题曰:‘宫詹非小,六十非夭,我以为多,人以为少。易箦盖棺,此外何求?白云青山,乐哉斯丘。''’吴期照《刻曾西墅先生集序》:“公博览群籍,神采天授,藻思滃然。凡馆阁奏对,以至扈从吟咏,无一不称上旨。世之学士大夫相传其事而侈谈之者,盖犹有艳慕之心焉。公真史局之宗工、儒臣之盛轨哉。乃至于今,则其华章大篇不可尽睹矣。兹集也,录杞宋之遗,盖存什一于千百,非其全也。……曾公厚于德,尤工于文,读其大廷一对,已可想见其蕴。言固有足重者,独求其所不朽之事,则仅仅此集之文已焉?岂当时之所以赞圣谟而弘典制,凡有关于理乱与兴衰之大者,尽在秘阁清严之地,而民间未之见耶?……丰阳故多儒硕,惟公与罗文毅公先生状元及第。今两公之集,余皆并刻以传,盖欲存此邦之文献,庶几哉不朽云尔。后之继两公而作者,仰止前修,惟所愿学,尚图所以不朽者哉。时万历辛卯岁,季秋望后二日,知永丰县德清吴期照顿首书。”《列朝诗集小传》乙集《曾少詹棨》:“诏选进士二十八人进学文渊阁,子棨为之首。尝召问典故,奏对如响。应制赋《天马海青歌》于上前,子棨独先成,赐宝带名马。躯干丰硕,饮酒至数石不醉。……子棨为文章,才思奔放,顷刻千百言,文不加点。杨文贞称其诗文‘如园林得春,群芳奋发,锦绣烂然,可玩可悦。状写之工,极其天趣。他人不足,彼尝有余。’而王元美《诗评》则云:‘曾子棨如封节度募兵,精华杂沓,殊少精骑。’合两公之论,则子棨之所造,为可见矣。”《静志居诗话》卷六《曾棨》:“子棨下笔不休,不事推敲,偶合绳墨。五言如‘断云京口树,残月广陵钟’,‘暝色迎官舫,春寒到客衣’,‘雨从江北少,山到宿州多’,‘残烛明官舫,疏钟出郡楼’,‘寒潮瓜步月,残雨秣陵舟’;七言如‘云中鸾凤扶雕辇,水底鱼龙识翠华’,‘草绿野塘多是水,雨晴沙路不成泥’,‘平铺碧甃连驰道,倒泻银河入苑墙’,均不失唐人风格。”《明诗综》卷二O《曾棨》:“徐子玄云,曾诗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御。袁永之云,曾公浩若悬河,所乏严洁。项子长云,子启天才雄丽,所乏者谨严精洁耳。穆敬甫云,曾诗富于才情,涌泻如泉。在永乐中,可称独步。顾玄言云,少詹才长七古,该博逸荡,惟以健捷为工,颇以緐靡为累。蒋春甫云,少詹词锋艳发,若青萍倚天;韵语清华,如红蕖透水。又如金羁玉勒,微有蹄啮之恨。”明诗别裁集卷三《曾棨》:“子启五言如‘断云京口树,残月广陵钟’,有中唐风致。”四库提要卷一七五:“《西墅集》十卷,明曾棨撰。棨,字子棨,永丰人。永乐甲申进士第一,官至少詹事。棨文章捷敏,信笔千百言立就。刘昌悬笥琐探称成祖尝御试《天马歌》,桨文先成,词旨浏亮,成祖赐以玛瑙带。其思速可见。然集中一题百首,往往才气用事,而按切肌理,不耐推敲。是亦速成之过也。此本乃万历中永丰知县德清吴期照所选录,虽颇为简汰,而菁华终鲜。郑瑗井观琐言日,曾子棨诗佳处,不减昆体。曹安谰言长语亦曰,曾学士《巢睫集》,绝似唐人。殆未确焉。”


庚辰(二十七日),太常博士、国子监直讲林瑀,殿中丞、史馆检讨、国子监直讲王洙,并为天章阁侍讲。
壬寅(十九日),天章阁待制高若讷为京西体量安抚使。
辛亥(二十八日),复权武成军节度判官欧阳修为馆阁校勘。
戊午(五日),太常寺丞、集贤校理李昭遘上《太宗藩邸圣制》三卷、《永熙政范》二卷。
布衣吕渭、李元振、姚嗣宗皆上封事,陈方略,召试学士院。
姚嗣宗,关中诗豪,忽绳检,坦然自任。
一日,欧阳修至京师就职。
乙酉(三日),太常丞田况为陕西经略安抚司判官,试校书郎胡瑗为丹州军事推官、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
乙未(十三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苏绅为契丹国母生辰使,右正言、知制诰吴育为契丹主生辰使,右正言梁适为契丹国母正旦使,太常丞、史馆修撰富弼为契丹主正旦使。
戊申(二十六日),龙图阁学士、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杜衍同知枢密院事。
庚戌(二十八日),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兼知延州。
戊午(六日),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宋绶为兵部尚书,起复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左司郎中、知制诰晁宗悫为右谏议大夫,并参知政事。
己未(七日),右正言、知制诰叶清臣为龙图阁直学士、起居舍人、权三司使事。
庚申(八日),范仲淹遣殿直狄青、侍禁黄世宁攻西界芦子平,破之。
戊辰(十六日),刑部尚书、知枢密院事晏殊为检校太傅,充枢密使。
梅尧臣解襄城知县,改监湖州酒税。
己丑(七日),命翰林学士王居正、知制诰王拱辰、天章阁待制高若讷于国子监考试方略举人,侍御史张禹锡弥封卷首。
欧阳修转太子中允。
癸巳(十一日),命馆阁校勘刁约、欧阳修同修《礼书》。
乙卯(四日),签书陕西经略安抚判官事、太常丞田况直集贤院。
乙丑(十四日),知制诰吴育、天章阁待制宋祁并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庚辰(二十九日),知制诰贾昌朝同判流内铨。
乙酉(四日),命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李淑、知制诰贾昌朝、同修起居注郭稹、天章阁侍讲王洙同详定弓手、强壮通制。
癸卯(二十二日),兵部尚书、参知政事宋绶卒,50岁。
著有:《天圣卤簿图记》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职官类》)、《岁时杂咏》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总集类》)、《内东门仪制》五卷(《宋史•艺文志三》)、《常山祐殿集》三卷(《宋史•艺文志七》)、《本朝大诏令》二百四十卷(《宋史•艺文志八》)、《唐大诏令》一百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八》)、《目录》三卷(《宋史•艺文志八》)。
张先以秘书丞知吴江县。
萧观音(1040—1075)生。
辽萧后,小字观音,工书,能歌词,善弹筝琶。
辽萧后有《十香词》,其构祸之由也。
赵挺之(1040—1107)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