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胡俨《颐庵诗集》初成。

输入历史事件:

胡俨《颐庵诗集》初成。

公元1416年 八月
胡俨《颐庵诗集》初成。

王洪《颐庵诗集序》:“国子祭酒豫章胡公以所著《颐庵诗集》若干卷示洪,俾为之序。……元起于朔漠,文制疏略。至元、天历之间,芦警支最公、虞文靖公、范文白公、揭文安公,亦各鸣一时之盛。及其衰也,学者以粗豪为壮,以尖新为奇,语言纤薄,音律惉懘。盖自晚唐皆然。末世文弊,固其势之然也。圣明混一四海,肇复先王之制,兴礼立学以风厉学者,至于今五十余年。……公卿大夫文学之士,莫不各奋所长,揄扬盛德,铺张洪休。洋洋乎雅颂之音,盈于朝廷而达于天下。当是时,公以儒学德行,由翰林侍读春坊谕德大司成,师表四方之士,而文章卓然名于一时。盖其所作,必欲追踪古人,事核而喻切,辞醇而旨远。沨沨乎舂容正大之音,可以无愧于古。而公则欿然自视,若不足也。呜乎!尧舜之盛,《尚与》载之。商、周之兴,诗人颂焉。文章有关于世道尚矣!洪与公同游禁林十有余年,朝多承公之诲,至论古之作者,未尝不慨然于斯。惜乎,以洪之昏陋而莫能进也。姑序诸卷端,俾观公之诗者有以发焉。永乐十四年丙申八月,翰林侍讲钱塘王洪序。”


冯涓等九百五十七人中进士。
苏轼离开杭州,前往京师赴任。
苏轼守杭日,曾作《二鱼说》以自警。
《河之鱼》:“河之鱼,有豚其名者。
《海之鱼》:“海之鱼,有乌贼其名者。
为怀念苏轼守杭日之德政,李廌尝为组诗歌颂之,数称苏轼为至人。
.其一:“至人本无我,与世初无方。
其二:“至人孰可测,跨世富英量。
其三:“世人期公浅,云是真谪仙。
其四:“纷纷競干禄,汩汩第谋身。
其五:“平生史犹直,往往展禽黜。
其六:“道德富瀛海,百谷输浩渺。
其七:“周公非汲汲,仲尼岂皇皇。
其八:“造物虽茫茫,至壬自嚣嚣。
其九:“公去吾道辱,公来吾道荣。
其十:“先生若蓍龟,万事可告犹。
其十一:“吴越控岛夷,东南一都会。
其十二:“迩臣均劳逸,放面乃毗倚。
其十三:“小人虽嗜学,岁月空屡勤。
其十四:“四海李元里,龙门多俊良。
秦观作诗《春日五首》。
夏人扰熙河、兰岷、鄘延三路。
用人讲才干,官职不轻授。
二十六日,苏轼自杭州到达京师。
翰林学士苏轼罢。
道教之上清储祥宫成,诏苏轼撰碑文。
回鹘贡方物于辽。
黄庭坚丁母忧。
苏轼出知颍州,苏迨及苏过随行。
秦观作词《南歌子》赠朝云,苏轼亦赋《南歌子》(云鬓裁新绿)答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