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张孟兼、刘崧、宋濂等国子监联旬。

输入历史事件:

张孟兼、刘崧、宋濂等国子监联旬。

公元1372年 九月
张孟兼刘崧宋濂国子监联旬。

宋濂《夜坐国学玉兔泉联句》序:“洪武五年秋九月十又五日,日人酉,予与仲子璲过张录事孟兼于成均,秉烛对夜。孟兼方命侍史汲玉兔泉瀹茗,俄熊参军鼎、刘职方崧、周虞部子谅皆集,相与谈诗,至惬心处,辄抵掌笑哗。吕太常仲善闻之,亦欢然来会。既啜茗已,孟兼出新造《玉兔泉铭》讽之,且曰:‘今夕何夕,胜友如云,不可无以为娱。请举泉联诗,何如?’众皆曰然。予年有一日之长,俾题其首句,余则以次而续。斗奇据胜,閧閧弗能休。至二鼓诗成,各拥衾枕榻,逮鸡再号。风雨凄迷,仆夫载涂,官事有程附,皆不告而散。予亦骑驴去朝天矣。明日,孟兼将属梓,遂作小楷系诗于铭左,征予为之引。”[按,此《玉兔泉联句》并序,存《四库全书》张孟兼《白石山房遗稿》卷上;又见宋濂《文宪集》卷三二;又见刘崧槎翁诗集卷八,题为《玉兔泉有引》。引虽宋濂作,联句则孟兼、濂、崧同为,故三人集中皆见]张孟兼(1338—1378),名丁,以字行,浦江人。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以太常丞出为山西按察司金事,迁山东按察司副使,以执法不阿为吴印所诬讦,弃市。《明史。文苑传》附载赵埙传中。有白石山房逸稿《文宪集》卷二九《张孟兼字辞》:“国子录张君,生于岁戊寅正月六日,以历推之,是月九日始人春,则中气犹居丁丑年之冬,其大父府君因以丁命名。张君既长,闻人先生字曰‘孟兼’。兼者何谓?临二岁之中也。”《逊志斋集》卷二一《张孟兼传》:“张孟兼者,名丁,金华浦江人也。孟兼为人侃侃自许,涉猎书史,颇有俊才,为乡里所称。会天子诏征才能士,郡县以孟兼名上,擢国子学录礼部主事,迁太常司。孟兼固负自能为文,常奴视同辈。而是时诚意伯刘基以文章有重名,与翰林学士宋先生俱为天下所尊信。基气豪,不肯妄下人,而独喜称孟兼。尝为上言:‘今天下文章士,第一为翰林学士宋濂,臣基次之不敢辞,又其次则有张生孟兼,其余臣不知也。’孟兼为基所称,愈自高。然他人弗服也。或稍慢之,孟兼辄怒。尝以文示其乡人,视之无言,置袖中曰:‘侯夜熟复之,今弗悉也。’孟兼阳为好言,曰:‘须删修之,可也。’退则大怒。其乡人发其所短,扬言于众,骂之,且低其文曰:‘彼犹蛮荒山谷中,纵为人衣,前悬而后曳,左侈而右敛,视国工所制,何敢望哉?’其乡人自如,不与较。既而孟兼以谪输作,乡人不及唁。及以赦出复官,乃贺。孟兼怒骂:‘若见人失官,则弃背不一视。及复官,乃更谬为卑让贺我。若真细人,吾何以礼?’为倨坐,不起迎送。其傲睨好面讦人,皆如此。人以是不附之。”


许学夷《诗源辩体》:李建勋五言律,如“杉松新夏后,雨雹夜禅中”、“池映春篁老,檐垂夏果香”、“晚果经秋赤,寒疏近社青”、“地炉僧坐暖,山枿火声肥”,七言律如“人归远岫疏钟后,雪打高杉古屋前”、“云暗半空藏万仞,雪迷双瀑在中峰”,伍乔七言律,如……“梦回月夜虫吟壁,病起茅斋药满瓢”、“古琴带月音声正,山果经霜气味全”,及《诗薮》所载刘昭禹“神清峰顶立,衣冷瀑边吟”,卞震“雨壁长秋菌,风枝落病蝉”,曹崧“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廖凝“风清竹阁留僧话,雨湿莎庭放吏衙”等句,皆清新峭拔,另为一种。
张泌无全集,仅《才调集》及《鼓吹》、《品汇》所录二十余篇而已。
蜀王孟昶花蕊夫人有七言绝《宫词》一百首,其词本于王建。
贺裳《载酒园诗话》:李建勋诗格最弱,然情致迷离,故亦能动人。
南唐又有张泌,其诗如乌衣、马粪诸郎,虽非干理之才,却无伧父容貌词气,定其诗格,当韦相、李司徒季孟间。
李中《碧云集》,孟宾于历举其佳句于序,今读之殊多平平。
吴任臣《十国春秋》:刘洞,庐陵人。
后主嗣位,尤属意诗人。
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张泌)《洞庭阻风》云:“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
佖(泌)有《寄人》一绝,云:“别梦依依到谢家……”比之司空表圣“故国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南唐张泌《春晚谣》云:“雨微微,烟霁霁……”《春江雨》云:“雨冥冥,风泠泠……”二诗字字精润可爱,然大可阑入《花间》、《草堂》词选中矣。
胡以梅《唐诗贯珠笺释序》:夫唐以诗论士,无不寄身于翰墨,耳濡目染,父师之传,子弟之授,皆抉其奥而探其微,积二百八十余年,如菽粟醯酱,人人含咀厌饫。
王士稹《五代诗话》:江南冯延巳曰:凡人为文,皆事奇语,不尔则不足观。
世传其(按指花蕊夫人)宫词百首,清斯艳丽,足夺王建、张籍之席。
牛运震《五代诗语序》:五代之乱极矣,政纪解散,才士凌夷,干戈纷攘,文艺阙如,即诗歌间有之,亦多比于浮靡噍杀,嗷然亡国之音者皆是也,乌睹所谓风雅者乎?然夷考其时,若韦庄、陈陶、罗隐、和凝、杨凝式、王贞白、杜荀鹤、韩熙载、徐仲雅,以及黄滔、廖图、齐己、贯休诸人,或清丽可喜,或怪峭自异,其为诗之源流本末,及夫唱酬往复异同高下之辙致,盖亦有足采者。
分,诗篇失次,要亦文人韵士得失之林也。
邱仰文《五代诗话序》:五季自开平逮显德,不五十年,五易国而八姓,电光泡影,天地闭,贤人隐,叶少蕴谓之空国无人。
郑方坤《五代诗话例言》:诗盛于唐,而纵横变化于宋。
十国文物,首推南唐、西蜀。
黄滔之于闽,欧阳炯、牛峤之于蜀,陈陶之于南唐,皆籍甚一时,为诗人之眉目,琐事卮言,散见于稗官野乘者,不一而足。
宫闺之作,首推花蕊夫人。
钟秀《观我生斋诗话》:唐末如李建勋、杜荀鹤、吴融、韩偓、罗隐诸诗,皆与梁、后唐相及者,今皆列唐诗中。
由云龙《定庵诗话》:唐人重诗,至五代风气犹然。
丁仪《诗学渊源》:(和)凝宫词百首,不减王建,风华绮丽,后人殆难为继矣。
(李中)为诗略似元、白,辞旨蕴藉,文采内映,五代之际,得此殊不易矣。
沈辰垣《历代诗余》引《蓉城集》:(欧阳炯)曾为赵崇祚叙《花间集》。
“愁苦之音易好,欢愉之语难工。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五代诗人所作乐府,每与词曲不分。
唐大臣共奏请昭宣帝逊位;诏宰相帅百官诣元帅府劝进,朝臣、藩镇上笺劝进者相继。
崔詹、陈淑、杨元同、梁震等二十人,登进士第。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