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八日,陈高卒,年五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十八日,陈高卒,年五十三。

公元1367年 八月
十八日,陈高卒,年五十三。

掲汯《陈子上先生墓志铭》:“二十六年冬,东西浙陷。明年春,先生走中州。夏,谒河南王、太傅、中书右丞相于怀庆,论江南之虚实,陈天下之安危,当何以弭已至之祸,何以消未来之忧。适关、陕多故,未之用。士大夫闻其至,皆愿与友,丞相亦喜,即欲官之,知其非志,亦不强。数月而疾,以八月十八日卒于邸,以是月二十日葬于怀庆城南。其疾也,丞相河南,遣医往问。其卒也,遣官致祭,赠赙甚厚。其葬也,中书平章政事锁铸,先生同年也,实经理之,四方之士凡自南而来者,皆会哭。”(《不系舟渔集》附录)陈高《答友人书》:“高之文,非幼少而习之也,非师授而得之也。数年以来,始知读书为学,初而求之古人之言,则但见巍乎其高而已耳,窅乎其深而已耳,渺渺乎其浩荡而已耳,而不知所以高、所以深、所以浩荡也,则虽欲强措一词而不可得也。继而愤悱奋励,虚此之心,逆彼之志,则所以高、所以深、所以浩荡,始若仿佛有以仅见其一二,然而不能尽也。夫然后掺翰染墨,勉强于措辞,而卑浅庸陋,其不见笑于能言之士无几矣。奚可谓之文哉?”(《不系舟渔集》卷十五)揭汯《陈子上先生墓志铭》:“先生为文,上本迁、固,下猎诸子。先生为诗,上溯汉魏,而齐梁以下勿论也。先生为行,洁己而不同于俗,抗节而不屈于物。意所与,惓惓焉不能舍,赴其急,水火不避也。所不与,欲其一语一字不可得,所至合则留,不可则去。”苏伯衡《陈子上存稿序》:“子上陈君既没之十有八年,余过其里,从其子访其遗稿,得诗文总若干首,诗为四言、为五言、为七言、为古、为乐府、为律、为绝,凡若干卷,文为记、为叙、为铭、为赞、为箴、为跋,凡若干首,加诠次焉,厘为若干卷,题曰《陈子上存稿》,俾藏于家。叙曰:夫所贵乎文辞者,非以言之工而贵之也,当理之言斯贵矣。其言当理,虽其人无足取,君子犹不以人废言而使之泯没也,况其人若子上者。抗特操于乱世,临患难死生祸福而不易其志,不污其身,可谓贤矣。而其言也,揆诸往哲而有合,传之来世而无愧,可使泯没而无闻乎?此余于其遗稿所以不能已其情也。六艺、百氏之言,子上无弗学,而以求道为急。凡诗文未尝苟作,要其归,不当于理者盖鲜矣。自为举子时,其所作已为流辈所重。金华胡仲申先生以古学名,尝傲视一世人,于文章靳许可,独敬爱子上,而称之曰能。其擢进士也,朝之名公巨人若翰林欧公、太常张公、礼部贡公、御史吴公、助教程公,佥谓子上之文宜用之朝廷、施之典册,相与论荐之。……其友谢复元氏,欲率同志镂板以永其传,力虽不逮,而未尝忘之,其岂不犹余之情欤?豫章揭先生伯防称子上之文上本迁、固,下猎诸子,诗上溯汉魏,而齐梁以下弗论。可谓知言矣。复何所庸吾喙哉。”(《苏平仲文集》卷五)《静居绪言》:“陈子上《不系舟渔集》,诗极激昂,非诸粉饰章句者比。五言《感兴》七章及七律《羁思》等作,皆能惩创时事。”四库提要卷一六八:“《不系舟渔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元陈高撰。……明洪武初,苏伯衡访其遗集,厘定成编,题曰《子上存稿》。此本题《不系舟渔集》,不知何人所改。文格颇雅洁,诗惟七言古体不擅场,绝句亦不甚经意。其五言古体,源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者矣。元又有嘉定僧祖柏,其诗亦名《不系舟集》,见嗣立元诗选。集中有《题倪瓒芝秀图》诗,盖与高同时,然其诗不及高远甚。今未见其本,以集名相乱,附著其异于此,庶来者无疑焉。”


沈佺期因考功受贿事下狱。
苏味道贬坊州刺史。
进士四十一人,续奏四人,崔湜知贡举。
张说至钦州,有诗作。
李峤、张廷珪上疏谏造大佛像。
李峤、张廷珪荐李邕为左拾遗。
本年四月至六月李峤在内史任,见《通鉴》卷二〇七;其荐李邕当在此时,《旧传》云“长安初”,不确。
杨再思为内史,戴令言作《两脚狐赋》讥其谄媚。
张说在钦州流所,送使北归,赋诗言怀。
沈佺期移系大理寺狱,赋诗多首纪事言怀。
成均祭酒、同凤阁鸾台三品李峤罢为地官尚书。
李邕在左拾遗任,请武后可宋璟之奏。
崔融除司礼少卿,仍知制诰;时融与李峤、苏味道等人皆阿附张易之兄弟。
书》崔融传:“四年,除司礼少卿,仍知制诰。
壬午朔,改元神龙;癸亥,张柬之等斩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丙午,太子李显即皇帝。
位,是为中宗。
甲寅,复唐之国号及制度。
李峤、崔融、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等皆因阿附张易之兄弟而遭贬逐,离京前及流贬途中诸人多有诗作。
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入泷州江》诗,杜审言有《渡湘江》、《南海乱石山作》诗,崔融有《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诗,沈佺期《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入鬼门关》、《度安海入龙编》、《九真山静居寺谒无碍上人》诗,房融有《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诗,阎朝隐有诗《度岭二首》(《全唐诗补编》),均为诸人离京前或赴贬所途中所作,并系于此。
张说在钦州。
桓彦范、李邕谏中宗信重神仙方术及佛教。
张柬之归襄州养疾,中宗赋诗送之。
乙丑,中宗观泼寒胡戏。
壬寅,武则天(624—705)卒,年八十二。
……太后尝召文学之士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令撰《玄览》及《古今内范》各百卷,,《青宫纪要》、《少阳政范》各三十卷,《维城典训》、《凤楼新诫》、《孝子列女传》各二十卷,《内范要略》、《乐书要录》各十卷,《百僚新诫》、《兆人本业》各五卷,《臣轨》两卷,《垂拱格》四卷,并文集一百二十卷,藏于秘阁。
富嘉谟、吴少微由晋阳尉入为左、右台监察御史。
沈佺期抵达驩州,有诗作。
进士行三场试,榜中常列诗赋题目。
苏颋在考功员外郎任,知贡举,六十一人进士及第,重试,权徹等十二人及第。
许景先以献《大像阁赋》擢拜左拾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