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杨完者兵败自杀,江浙行枢密院判官张昱遂寓杭不仕。

输入历史事件:

杨完者兵败自杀,江浙行枢密院判官张昱遂寓杭不仕。

公元1358年 八月
杨完者兵败自杀,江浙行枢密院判官张昱遂寓杭不仕。

南村辍耕录卷八:“杨完者,字彦英,武冈绥宁赤水人。为人阴鸷酷烈,嗜斩杀。……至正十六年春二月朔,淮人陷平江。时江浙行中书省丞相塔失帖木儿,有旨得便宜从事嘉兴北连平江,南去杭州无二百里,为藩镇喉舌,有司告援急星火,驿使交道中不绝,丞相兵少,策无所出,以完者来守之。完者取道自杭,以兵劫丞相,升本省参知政事,填募民入粟空名告身予之,即拜添设左丞。……是月,丞相又以王与敬摄元帅事,守松江。与敬据郡应平江,完者遣部将萧亮员成来,与敬奔。苗有松江,火一月不绝,城邑殆无噍类。……越五十日,平江兵破澱湖栅,苗夜遁去。秋,平江兵入杭,苗将吴大旺败,完者自嘉兴来,驻兵城中菜市桥外。……时左丞李伯升、行枢密同知史文炳、行枢密同佥吕珍等,皆先魁淮旅而降顺者,丞相以其众攻杀之。既受围,遣吏致牲酒于文炳,为可怜之意曰:‘愿少须臾毋死,得以底里上露。’报不可。完者乘躁力战,败,尽杀所有妇女,自经以死。独平章庆童女,以先往在富阳得免。平章女已尝许嫁亲王,为完者强委禽焉。至是,未及三月,故数其罪者此居首。诸军开门纳款,惟恐弗先。文炳解衣裹尸瘗之,祭哭尽哀,十八年秋八月也。”张昱,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庐陵人。学诗于虞集,为张翥所知。杨完者镇江浙,用才略参谋军府事,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杨完者死,弃官不岀。张士诚礼致之,不就。与周伯琦杨维桢善。明初,征至京师,太祖悯其老,厚赐遣还。徜徉于西湖山水间。洪武末卒,年八十三。著有可闲老人集四卷。元诗选初集辛集选其诗195首。杨维桢为作《一笑轩记》(东维子集卷十三),刘仁本为作《一笑居士传》(《羽庭集》卷六)。


庚午(二十二日),宰臣王钦若为译经使。
前江都县主簿王琪上疏陈十事,上以琪学通世务,特命试学士院。
(辽圣宗太平五年)庚子(二十二日),求进士,得七十二人。
戊申(三十日),王钦若卒,64岁。
著有:《天禧大礼记》五十卷(《宋史•艺文志二》)、《天书仪制》五卷(《宋史•艺文志三》)、《卤簿记》三卷(《宋史•艺文志三》)、《七元图》一卷(《宋史•艺文志四》)、《先天纪》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四》)、《翊圣保德传》三卷(《宋史•艺文志四》)、《彤管懿范》七十卷(《宋史•艺文志六》)、《彤管懿范音义》一卷(《宋史•艺文志六》)、《册府元龟》一千卷(《宋史•艺文志六》)、《华林义门书堂诗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八》)。
癸丑(五日),宰臣王曾加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枢密副使、尚书右丞张知白加工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枢密使曹利用加司空。
癸亥(十五日),徙崖州司户参军丁谓为雷州司户参军。
乙丑(十七日),保大节度使钱惟演加同平章事,判许州。
沈遘(1025一1067)生。
吕希道(1025—1091)生。
释祖心(1025一1100)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己亥(二十一日),命知制诰章得象、侍御史知杂事韩亿与吏流内铨南曹同试百司人。
秘书监致仕胡旦言:撰成《演圣通论》七十卷,以校正《五经》,家贫,不能缮写奏御。
庚戌(三日),玉清昭应宮使王曾请下三馆校《道藏经》,从之。
己未(十二日),保大节度使钱惟演言:次子大理评事晦乞换内殿承制,诏授内殿崇班。
戊寅朔(一日),以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学士、工部尚书李维为相州观察使。
乙卯(九日),内出后苑《双头牡丹芍药花图》以示辅臣,仍令馆阁官为诗以献。
丁丑(一日),以知制诰蔡齐、章得象并为翰林学士。
己卯(三日),诏礼部贡举,进士实应三举、诸科五举,并免取解。
己亥(二十三日),诏举人虽文辞可采,而操检不修者,州郡毋得荐送。
范仲淹作《唐异诗序》。
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人之秀也。
甲子(十九日),诏辅臣于崇政殿西庑,观侍读学士宋绶等读《唐书》。
丁亥(十四日),诏修泰州捍海堰。
壬申(二十九日),命翰林学士夏竦蔡齐、知制诰程琳等重删定编敕。
欧阳修随州州试中式。
丙子(五日),翰林学士夏竦等上《国朝译经音义》七十卷,赐器币有差。
欧阳修赴汴京。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