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三日,刘诜卒,年八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十三日,刘诜卒,年八十三。

公元1350年 九月
十三日,刘诜卒,年八十三。

欧阳玄《元故隐士庐陵刘桂隐先生墓碑铭》:“先生生以宋咸淳戊辰八月二十六日,卒以大元至正十年九月十三日,年八十又三,葬以是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墓在州之仁寿乡东槎滩。”(《圭斋文集》卷十)欧阳玄《元故隐士庐陵刘桂隐先生墓碑铭》:“至其为文,根柢六经,属餍子史,躏轹百家,渟滀演迤,资深取宏,矩矱哲匠,达于宗工,液古融今,自执其韛,应虑不获,靡施弗宜。虽未尝露其俊杰廉悍、踔厉风发之状,韫玉在椟,气如白虹,不可掩抑。四方求文,襁属于门,有古文若干卷,诸体诗若干卷,骈俪书劄若干卷,总题曰《桂隐集》蜀郡虞先生、豫章揭先生及玄皆尝叙之,各以所见,极其形容咏叹之盛。然以先生之文,微吾三人言,有不行世者乎?”(《圭斋文集》卷十)元诗选二集己集:“桂隐律诗多佳句,五言如‘山作登楼色,天留隔巷□(思)’,‘云分潭际树,帆上驿边洲’,‘落日湖阴笛,凉风水郭秋’,‘一灯遗老鬓,四海后元春’,‘树悬山雨白,门掩佛灯红’,‘村烟茅屋午,篱蜨棘花晴’;七言如‘燕子楼台人影瘦,海棠池馆月痕孤’,‘桃花浪起春风阔,燕子寒生社雨多’,‘鸟断空山孤树悄,马嘶小驿一灯昏’,‘江湖宦客孤舟夜,城郭诗翁白发春’,‘燕子池塘诗句好,蒲花帘幕酒杯深’,‘君如硎刃千牛解,我似车轮四角方’,‘刺绣帘栊莺语倦,读书院落絮飞忙’,‘草意欲供新得句,桃花犹记旧来人’。当时诸老宿评其诗,以为高逼古人云。”元诗选二集己集《挽文文溪宣慰》诗后按语:“桂隐五言近体,多哀挽之作,于宋之遗老,尤三致意焉。如《挽杨节父》云:‘关西犹有族,江右欲无人。’《挽萧吉甫》云:‘宾客清时酒,台池故相园。’《挽高志翔》云:‘生无百年半,天忌一官多。’《挽罗见大》云:‘柳家从有子,王令竟无年。’皆警句也。”石洲诗话卷五:“刘诜《桂隐集》,用韵亦多随手牵就,盖元人不甚精研韵学也。”四库提要卷一六六:“《桂隐文集》四卷、《诗集》四卷,元刘诜撰。……本传称其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而不露其踔厉风发之状。考集中有《与揭曼硕书》,称文章期于古而不期于袭,期于善而不期于同,期于理之达,神之超,变化起伏之妙,而不尽期于为收敛平缓之势。若以委怯为和平,迂挠为舂容,如学西施者仅得其目宾,学孙叔敖者仅得其衣冠谈笑,非善学者也。盖其文章宗旨,主于自出机轴,而不以摹拟字句为古。欧阳玄序亦称其文温柔敦厚似欧,明辨雄隽似苏。至论其妙,非相师,非不相师。盖深得诜之用意。玄又称其尤长于诗,诗又长于五言古体短篇。所论亦允。嗣立元诗选则称其律诗多佳句。案集中近体,格力颇遒,实不仅以佳句见。且嗣立所摘诸联,如‘燕子楼台人影痩,海棠池馆月痕孤’,乃近小词,‘君如硎刃千牛解,我似车轮四角方’,亦江湖习调,殊不足尽诜所长也。”


庄棫《蒿庵文集》八卷刊出,内多考证文字。
杨岘返杭州。
蒋师辙客商丘。
方濬师简授广东雷琼道。
黄遵宪二十一岁。
施琼芳(1815—1868)卒,年五+四。
曹寿铭(1828—1868)卒,年四十一。
丁惠康生。
吴芝瑛生。
庄棫再序(蒿庵词》,自述学词历程。
彭玉麟与俞樾定交。
曾纪泽前所为诗文多毁于火,后遂不常为诗。
十一日庚戌,丁宝桢在山东巡抚任,杀安德海。
王闿运始留所作七律。
方宗诚以曾国藩奏调赴直隶。
许宗衡(1811—1869)卒,年五十八。
王拯自广东归粤西,陈澧有诗送之。
十七日,叶廷琯(1792—1869)卒,年七十八。
十八日,徐珂生。
罗汝怀领《湘潭县志》总纂。
俞樾撰《宾萌集》五卷、《外集》四卷刊于广东。
林昌彝《海天琴思录续录》八卷刊出。
吴敏树所撰《柈湖诗录》六卷《文集》+二卷刊出。
黎庶昌选郭绥之续作为《沧江诗集》十卷刊出。
林寿图《华山游草》不分卷本年刊刻。
华长卿撰《梅庄诗钞》十六卷东观室刊刻。
吴大廷是年赴陕办理军需,冬回闽中。
王仁堪在京。
方濬颐任两淮盐运使,提倡风雅。
薛时雨以江督聘主江宁尊经书院兼惜阴书院。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