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一日,马祖常卒,年六十。

输入历史事件:

十一日,马祖常卒,年六十。

公元1338年 三月
十一日,马祖常卒,年六十。

胡助《挽马伯庸中丞二首》余阙《马伯庸中丞哀诗》贡师泰《挽马伯庸中丞》许有壬《敕赐故资德大夫御史中丞赠摅忠宣宪协正功臣河南行省右丞上护军魏郡马文贞公神道碑铭并序》:“公先世已事华学,至公始大以肆,为文精核,务去陈言,师先秦两汉,尤致力于诗,凌轹古作,大篇短章,无不可传者。……且其为学,初不为贡举也,以挺特之资,丁文明之会,裒为举首,驯至达官,威重足以镇薄俗,文章足以追古作,议论足以正风俗,设科得士,不得不以延祐之初为盛也。”(至正集卷四十六)陈旅《石田文集序》:“浚仪马公伯庸,褎然以古文擢上第,声光煜如。清河元文敏公谓其所作可以被管弦、荐郊庙,《天马》《宝鼎》诸作,殆未之能优也。公早岁吐辞,即不类近世人语言,古诗似汉魏,律句入盛唐,散语得西汉之体。尝谓人:‘学诗文固贵有师授,至于高古奇妙,要必有得于天。吾未尝有所授而为之计,所尝师者,往往为近世人语言,吾故自知吾之所为者,非由有所授而然也。’盖公以英特之资,而涵毓于熙洽之世,自决科以来,践扬清华,至为御史中丞,其所际者盛矣。则其文章,又岂由有所授而然哉。”(《石田文集》卷首)王守诚《石田文集序》:“公志气修洁,而笔力尤精诣,务刮除近代南北文士习气,追慕古作者,与姚文公燧、元文敏公明善,实相继后先。故其文词简而有法,丽而有章,卓然成家。”(《石田文集》卷首)苏天爵《御史中丞马公文集序》:“公少嗜学,非三代、两晋之书不观。文则富丽而有法,新奇而不凿;诗则接武隋、唐,上追汉、魏。后生争慕效之,文章为之一变。”(滋溪文稿卷五)苏天爵《元故资德大夫御史中丞赠摅忠宣宪协正功臣魏郡马文贞公墓志铭》:“公自少至老,好学弥笃,虽在扈从,手亦未尝释卷。喜为歌诗,每叹魏、晋以降,文气卑弱,故修辞立言,追古作者。其为训诰,富丽典雅。既出词林,迁他官,而勋阀贵胄褒赠父祖,犹请公为之辞。文宗最喜公文,尝拟稿进,上曰:‘孰谓中原无硕儒乎!’”(滋溪文稿卷九)刘昌《跋马文贞公集》“马中丞文雄健典则,虽其天分之高有足过人,而当时师友之间,如姚文公、元文敏公、虞文靖公、袁文清公,所以相辅而资取者,不可诬也。君子之名世,道德、功业、文章三者,中丞公盖兼有之。夫既博资于人,而其得于天者,又清粹而颖敏,以是而厉志于所向,夫孰得而御之哉!读中丞文,为之俯首三叹。”(《中州名贤文表》卷十九)石洲诗话卷五:“马伯庸诗,亦极展才气,然较之袁伯长,觉边幅稍有单窘矣。”四库提要卷一六七:“《石田集》十五卷,元马祖常撰。……其文精赡鸿丽,一洗柔曼卑冗之习。其诗才力富健,如《都门》《壮游》诸作,长篇巨制,回薄奔腾,具有不受羁靮之气。……盖大德、延祐以后,为元文之极盛,而主持风气,则祖常等数人为之巨擘云。”


昇寅授国史馆清文总校,钦派会试搜检。
方士淦因事罢职,谪戍伊犁。
初二日,严如熠卒,年六十八。
公元1826年。
事,亦采风者所必取。
十九日,鲍桂星卒,年六十三。
二十五日,朝鲜金鲁敬集其国之名宿置酒梅龛,为吴嵩梁遥祝六十初度。
会试。
龚自珍会试不第,考官刘逢禄深惜之。
瞿中溶赴苏,晤潘奕隽、吴熊光。
汤金钊服阕。
继昌招李富孙至浙署,相见甚欢。
何凌汉补授顺天府府尹。
殿试。
初一日,赵慎畛卒,年六十五。
十三日,阮元接旨调补云贵总督。
英和编丙辰年至是年四月应制诗为《赓扬集》。
胡敬校定刘墉遗稿。
吴荣光授福建布政使。
二十一日,黄定文卒,年八十一。
二十一日,姚学塽卒,年六十一。
二十五日,宋湘卒,年七十一。
《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辑成。
十八日,易佩绅(1826—1906)生。
孙尔準编本年诗为《台阳筹笔集》。
周之琦署浙江布政使。
贺长龄调山东布政使。
黄钺乞老还家。
莫友芝补州学弟子员,时年十六岁。
曾国藩应长沙府试,取前列第七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