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初八,萧𣂏卒,年七十八。

输入历史事件:

初八,萧𣂏卒,年七十八。

公元1318年 七月
初八,萧𣂏卒,年七十八。

南村辍耕录卷二以其寿年为七十七。苏天爵《元故集贤学士国子祭酒太子右谕德萧贞敏公墓志铭》:“延祐五年七月己未,有星殒于所居中庭,光射如昼。越八日丙寅,公以疾薨,春秋七十有八。八月某甲子,葬咸宁县少陵乡朱张里南原先茔之昭。”张冲《勤斋集序》:“贞敏禀刚明淳正之资,致穷理尽性之功,卒之道积厥躬,名扬海外,蔚为一代醇儒。修齐之馀,不得已而见于杂著,必本经术,一出自然,不泥乎体裁,不资乎雕篆,不尚乎夸靡,实而不俚,简而得要。虽咏物适情,随意信笔,每有至理寓于其间,有裨于名教,不累于习气,所谓萧散之文也。玄酒太羹,知味者鲜。……先生诗文制作,固不类乎六公(指韩、柳、欧、曾、苏、黄六人),而继乎鹤山、放翁者,不可诬也。”李黼《勤斋集序》:“黼未冠时,闻关中萧先生名,人称之者不容口,其时想像先生,以为负才尚气,落落不羁,如秦汉间豪杰之士,加以辨博之学而已。厥后游上庠,闻诸巨公道先生之高风雅德、真学实践,然后知先生之名声有自,黼得之于传闻者,非其真也。……文八十篇,诗二百六十首,乐府二十八篇。盖先生立志笃,制行高,其处心正,其识趣远,其力学充积华赡,一以洙泗为本,濂洛、考亭为依。其发于辞章,所谓有德者斯有言,未宜以文人才士律之也。”元史卷一八九《儒学传》:“𣂏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而指远,一以洙泗为本,濂洛、考亭为据,关辅之士,翕然宗之,称为一代醇儒。所著有《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勤斋文集》行于世。”四库提要卷一六七:“《勤斋集》八卷,元萧𣂏撰。……天爵《滋溪集》载𣂏墓志铭一首,称𣂏于六经百氏无不通,尤精三《礼》《易》,且邃于六书。……今考其文,气格虽不甚高,而质实简洁,往往有关名教。其辞儒学提举书及辞免祭酒司业等状,尤可见其出处进退之大节。诗非所长,而陶冶性灵,绝去纤秾流派,亦足觇其志趣之高焉。”


癸酉(六日),徙判许州贾昌朝判大名府。
戊子(二十一日),诏礼部贡院:“自今诸科举人,终场问大义十道,每道举科首一两句为问,能以本经注疏对而加以文辞润色发明之者为上,或不指明义理而但引注疏备者次之,并为通;若引注疏及六分者为粗;其不识本义或连引他经文意乖戾、章句断绝者为下。
辛卯(二十四日),以尚书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吴育知陕州。
壬辰(二十五日),降翰林侍读学士、刑部郎中吕公绰为龙图阁学士、知徐州。
戊申(十二日),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新知秦州文彦博为忠武节度使、知永兴军、兼秦凤路兵马事,始用孙抃之言也。
己酉(十三日),命新知青州张昪复知秦州。
壬子(十六日),太子太傅致仕杜衍为太子太师,资政殿大学士、礼部侍郎、知河阳富弼为户部侍郎、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知陕州吴育为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皆以二府旧臣特迁之。
二十四日,晁仲衍卒,42岁。
著有:《文集》二十卷(王珪《晁君墓志铭》)、《汴阳杂说》一卷(王珪《晁君墓志铭》)、《事类后集》三十卷(王珪《晁君墓志铭》)、《两晋文类》五十卷(王珪《晁君墓志铭》)、《侍雍杂编》(王珪《晁君墓志铭》)、《河内唱和集》(王珪《晁君墓志铭》)、《史论》三卷(王珪《晁君墓志铭》)、《史记文通》二十卷(王珪《晁君墓志铭》)。
辛酉(二十五日),御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太常寺太祝赵彦若。
壬午(十六日),权三司使、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给事中田况为礼部侍郎、三司使。
乙酉(十九日),御崇政殿,召近臣、宗室、台谏官、省府推判官观新乐。
庚寅(二十四日),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胡瑗为大理寺丞。
晏殊自永兴军徙知河南,兼西京留守,迁兵部尚书,封临淄公。
己亥(四日),户部侍郎、知郓州庞籍为观文殿大学士,龙图阁学士、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知徐州吕公绰复为侍读学士。
戊午(二十三日),河北转运使、礼部郎中、集贤殿修撰陈升之为天章阁待制、都转运使。
郑戬卒,62岁。
著有:《郑戬集》五十卷。
庚子(五日),端明殿学士、兼龙图阁学士、给事中张方平加翰林侍讲学士、知秦州,代张昪也。
二十一日,仲讷卒,55岁。
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
黄庶自编《伐檀集》,并为之序。
江夏黄庶,字亚夫。
《伐檀集》二卷,宋黄庶撰。
著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中》、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三六、《宋史•艺文志七》、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卷九、叶盛《菉竹堂书目》卷三、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孙能传等《内阁藏书目录》卷三、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卷三、《四库提要》卷一五二、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卷七四、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六、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
版本:明万历宁州祠堂刊本、明弘治间叶天爵刊本、明嘉靖乔迁修补本。
(辽兴宗重熙二十二年)辽太师张俭卒,9 l岁。
晁补之(1053—1110)生。
游酢(1053—1123)生。
杨时(1053—1135)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