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初六,张伯淳卒,年六十一。

输入历史事件:

初六,张伯淳卒,年六十一。

公元1303年 五月
初六,张伯淳卒,年六十一。

程钜夫《翰林侍讲学士张公墓志铭》:“大德七年五月癸巳,翰林侍讲学士清河张公卒于京师。……大德四年,即家拜翰林侍讲学士。明年造朝,扈从上都。还,请老,不许。又明年夏,病终于官,得年六十有一,有司护匶归里。”(《雪楼集》卷十七)邓文原《养蒙文集序》:“自公至京师,友道日广,酬接无少懈,暇则伸纸濡毫,作为词章,以应四方之求,时时为文原诵之。盖耻尚钩棘,而舂容纡馀,铿乎金石之交奏也。”居易录卷一:“元张伯淳《养蒙集》十卷,邓文原虞集序之。诗歌杂文,皆肤浅不工。”元诗选二集丙集《次韵光裔》诗后按语:“师道古诗,语意肤浅,近体率皆应酬之作,全篇不足观,而佳句颇多。如《简张畴斋》云:‘白发游尘里,黄花过雨馀。’《出郊》云:‘瘦筇支彳亍,狭路写之玄。’《寿张右丞》云:‘春意偏于天上早,月华长似夜来圆。’《次韵雪涧兄》云:‘身疑梦里同清境,喜到眉间展碧峰。’《送王士能赴衢州同知》云:‘才从国子先生出,曾是分司御史来。’《送顾东圃》云:‘一廉宜得能官誉,垂去还如始至时。’《送张可与参政》云:‘不日可承三接宠,此官已较十年迟。’《贾氏望梅楼》云:‘曾观海者难为水,自出山来无此游。’《送张从之台郎》云:‘幕中颇见此客不?江左喧传某掾来。’觉意深语健,耐人吟讽也。”四库提要卷一六六:“《养蒙集》十卷,元张伯淳撰。……虞集序其集,述其生平甚悉,以汉贾谊比之,邓文原序亦拟以陆贽。然所称论事数十条者,今皆不载于集中,盖召对面陈,未具疏也。……今观其文,源出韩愈,多谨严峭健,得立言之体。文原以舂容纡馀称之,不甚相似。其诗则鄙拙殊甚,古体尤劣。王士祯居易录深诋其肤浅,嗣立元诗选亦称其古诗少合作,集中有《题鲜于伯机所藏黄庭经》一首,语较古健,乃赵孟頫作误入。又称其近体率皆酬应之作。其言皆允。惟嗣立所摘佳句九联,则多所未安。如《出郊》诗云:‘瘦筇支彳亍,狭路写之无(玄)。’此何等语,而顾以为佳乎?皇甫湜李翱诸集皆不载诗,不害其为湜与翱,正不必曲为回护也。”


高璩与彦昭同年进士]。
王传,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孙瑝,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知贡举:礼部侍郎李襃。
春,杜牧将所注《孙武十三篇》献宰相周墀,并呈《上周相公书》,强调大儒知兵法之重要。
吐蕃国内乱起,三州七关民众自来归唐。
春,李商隐作《骄儿诗》。
崔铉入相。
薛逢前曾蒙崔铉奖掖,于铉入相前初召入京时,作《上盐铁崔尚书》。
传》:“(崔)铉复辅政,奏授万年尉,直弘文馆。
幽州节度使张仲字卒,三军奉其子直方知留后事。
徐州军乱,逐节度使李廓,以义成军节度使卢弘止为武宁(感化)军节度使。
郑畋二十五岁,已罢渭南尉。
李商隐弟羲叟授秘书省校书郎,商隐作《为弟作谢座主魏相公启》呈魏扶,谢拔擢之恩:“羲叟启。
令狐绹二月自翰林学士承旨拜中书舍人,五月迁御史中丞。
李商隐触目萱含朱粉、荷抱绿房之景,追慕前代诗人韩翃,拟其诗思情韵,作《韩翃舍人即事》。
夏,房千里待罪庐陵,撰《庐陵所居竹室记》:“予三年夏待罪于庐陵,其环堵所栖者,率用竹以结。
乙酉,河陇老幼千余人诣阙,庆贺唐收复河湟三州七关。
杜牧《今皇帝陛下一诏征兵不日功集河湟诸郡次第归降臣获睹圣功辄献歌咏》:“捷书皆应睿谋期,十万曾无一镞遗。
薛逢亦有《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城头旭日照阑干,城下降戎彩仗攒。
刘驾(822—?)二十八岁,感河湟事亦作《唐乐府十首》以献。
九日,李商隐因希求令狐绹汲引无望,益追念昔日令狐楚之厚遇栽培,,作《九日》诗。
秋,许浑在京任监察御史,约五十五岁,有《秋日早朝》诗。
润州》,中有“祖席离乌府,归帆转蜃楼”句。
秋,刘蕡(?—849)卒。
李商隐闻刘蕡客死湓浦,赋诗四首,重叠致哀祭吊,于蕡之节义风概,极崇仰之情。
武宁节度使卢弘止奏辟李商隐入幕。
猥临,厚赉仍及。
二十日,李德裕在崖州贬所,致书表弟语及其遭贬后之穷困卧病。
李商隐作《与白秀才状》、《与白秀才第二状》,与居易嗣子景受商酌撰自居易碑铭诸事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