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冯子振作《鹦鹉曲》四十二首,时年四十六。

输入历史事件:

冯子振作《鹦鹉曲》四十二首,时年四十六。

公元1302年 本年
冯子振《鹦鹉曲》四十二首,时年四十六。

[按,冯子振之生年,据所作《居庸赋》,赋云:“吾生四十六年矣。面加皱,鬓加白,脐始噬,腕始扼,肤焦然而欲槁,筋倦矣而犹客。始忆吾前者十三年之慞狂懵惑,如醉者之乘车,幸而不堕于一落千丈之不可测也。且自居庸之北,而之乎上京也。”后有子振自跋云:“大德壬寅,予至自上京,与客谈居庸之胜绝,疲于应答,遂作此赋。今十六年矣,支离老倦,无复脚色,呵冻为吾静春书之。海粟道人冯子振。”(《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十七)又泰定四年(1327)冯子振《书赠朱君璧诗卷》,自言“时年七十一”。据此,知其生年为宋宝祐五年(1257)。又,清光绪间刊本《山田冯氏续修族谱》,记冯子振生于宋宝祐元年(1253),卒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九十六。]冯子振《鹦鹉曲自序》:“白无咎有《鹦鹉曲》云:‘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于韵度,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字,音律始谐,不然,不可歌,此一节又难下语。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一)冯子振,号海粟(一作字海粟),又号怪怪道人、瀛洲客,攸州人。曾官集贤待制,著有《海粟集》,已佚。元诗选三集丙集选其诗73首,今存散曲小令共44首。凌云翰《和梅诗序》:“余幼时闻先辈言海粟冯子振作文最为汗漫,一日袖咏梅长句凡百首谒中峰本公,寻和之,冯大惊异。及详观二作,则知冯以正胜,本以奇胜,皆非末学所能至也。”(柘轩集卷四)宋濂《题冯子振居庸赋后》:“海粟冯公以博学英词名于时,当其酒酣气豪,横厉奋发,一挥万馀言,少亦不下数千,真一世之雄哉。遗墨之出,争以重货购之。或刻之乐石,或藏诸名山,往往有之,则为人之宝爱可知矣。”(《文宪集》卷十三)元史卷一九〇《儒学传》:“攸州冯子振,其豪俊与〔陈〕孚略同,孚极敬畏之,自以为不可及。子振于天下之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子振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虽事料酉农郁,美如簇锦,律之法度,未免乖剌,人亦以此少之。”张宁《张抚军画卷跋》:“武略将军张公廷鸾,以家藏画卷索题。……元人冯海粟所题词翰,亦跌荡放纵,意与象合。古人谓诗为有声画,又画家多用草书笔法,观此卷,信乎能相通也。”(《方洲集》卷二十)周瑛《敖使君和梅花百咏序》:“梅为诗一赋百绝,自冯海粟始;一赋百律,自僧中峰始。近学诗君子皆追和之,其思健矣。……夫冯海粟诸人,是以己之辞模写梅之态度;君特借梅之梗概发泄己之情怀,所指异矣。”(翠渠摘稿卷二)《恬致堂诗话》卷二:“元冯海粟作《梅花》百绝,调卑意庸,未足称奇。幻住老衲遽作长律一韵百首以敌之,往往有意外之句,其于风雅虽非本色,然光怪超忽,譬靺鞨帝青,实世间异宝也。”四库提要卷一八八:“《梅花百咏》一卷,元冯子振释明本倡和诗也。……《宋史•艺文志》载李祺《梅花百咏》一卷,久佚弗传。又端平中有张道者,作梅诗三百馀首,今惟《瀛奎律髓》仅存数首。子振才思奔放,一题衍至百篇,往往能出奇制胜。而明本所和,亦颇雕镂尽致,足以壁垒相当。”


道怤(868—937)卒,年七十岁。
钱俨(937—1003)生。
戊申,蜀大赦,改明年日广政元年。
赵崇祚仍为蜀大理少卿,助林罕编成《林氏字源编小说》。
契丹遣使诣南唐,宋齐丘劝唐主厚贿之,俟至淮北,潜使人杀之,欲以间晋。
后晋以闽王昶为闽国王,又以威武节度使王继恭为临海郡王。
孔英、贾玭、窦仪等二十人登进士第,户部侍郎崔检知贡举。
孔英,《册府元龟》卷六五一:“晋高祖天福三年,崔梲权知贡举。
贾玭,字仲宝,沧州南皮人。
窦仪,字可象,苏州渔阳人。
仪后事晋、汉、周三朝,周亡入宋,事详《宋史》传,不赘。
知贡举:户部侍郎崔梲。
潘佑(938—973)生。
沈崧(863—938)卒,年七十六岁。
虚中居长沙道林寺,自龙德元年(921)至本年前,屡与齐己诗篇寄酬。
知名,更唱迭和。
孙光宪为诗僧齐己遗集《白莲集》作序。
齐己(864?—938)本年前已卒去,居荆渚期间,又曾与贯微、神晏、昙域、延栖等寄赠酬和。
芙蓉吐出琉璃心。
南唐烈祖改国号曰“大唐”,复姓李氏,更名昪;诏国事委齐王璨决,惟军旅以闻。
闽禁军将领连重遇发动政变,杀闽王昶;王延羲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更名曦,改元永隆。
楚王马希范始开天策府,置护军都尉、领军司马等官;并置十八学士。
郑云叟(866—939)卒,年七十四岁。
许鼎本年撰《唐通和先生祖君墓志铭》,其后行迹无考。
本年贡举暂停。
楚王马希范开天策府,仿唐太宗天策府文学馆,以廖匡图等十八人为学士。
策府僚属。
李宏皋荐何仲举,选为天策府学士,久之,出为全州刺史,又改衡州,以寿终。
诗》卷七六二仅存诗一首,断句四;《全唐诗补编•续拾》卷四九补断句二。
刘昭禹本年预天策府十八学士之选,后终严州刺史,卒年无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