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五日,吴渭于浦阳结月泉吟社。

输入历史事件:

十五日,吴渭于浦阳结月泉吟社。

公元1286年 十月
十五日,吴渭于浦阳结月泉吟社。

吴渭,字清翁,号潜斋,浦江人,宋末曾官义乌县令。此次诗社,吴渭(一说为方凤代作)作有《社规》《誓诗坛文》《诗评》《春日田园题意》《送诗赏小札》等。《送诗赏小札》:“月泉社吴清翁盟诗。预于丙戌小春望日,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至丁亥正月望日收卷,月终结局。收二千七百三十五卷,选中二百八十名,三月三日揭榜。第一名,公服罗一缣七丈,笔五贴,墨五笏;第二名,公服罗一缣六丈,笔四贴,墨四笏;第三名,公服罗一缣五丈,笔三贴,墨三笏;第四名止第十名,各春衫罗一缣,笔二贴,墨二笏;第十一名止二十名,各深衣布一缣,笔一贴,墨一笏;第二十一名止三十名,各深衣布一缣,笔一贴;第三十一名止五十名,各笔一贴,墨一笏,吟笺二沓。以上所送,并就缣端笔贴墨铭,用月泉诗赏潜斋记号,通榜仍各送本社新诗一册。”此次诗社活动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所征诗均为五、七言律诗,聘谢翱方凤吴思齐三人为考官。今存《月泉吟社诗》共一卷,有嘉靖刻本、汲古阁谷音合刻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吴渭所编,收录此次诗社活动中前60名之诗,并附摘句图,收起句4、联句25、结句4。所录前60名之诗,有一人而两出者,实收53人诗74首。麓堂诗话:“元季国初,东南人士重诗社,每一有力者为主,聘诗人为考官,隔岁封题于诸郡之能诗者,期以明春集卷。私试开榜次名,仍刻其优者,略如科举之法。今世所传,惟浦江吴氏月泉吟社,谢翱为考官,《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取罗公福为首。其所刻诗,以和平温厚为主,无甚警拔,而卷中亦无能过之者,盖一时所尚如此。闻此等集尚有存者,然未及见也。”池北偶谈卷十九:“宋末浦江吴渭倡月泉吟社,赋《田园杂兴》近体诗,名士谢翱辈第其高下。诗传者六十人,清新尖刻,别自一家。予幼于外祖邹平孙公家见古刊本,后始见琴川毛氏本,常遍和之。窃谓皋羽所品高下,未尽当意,因戏为易置次第如左。《春日田园杂兴》:第一名子进(本名魏新之,号石川),第二名魏子大(梁必大),第三名全泉翁(全璧,字君玉),第四名山南隐逸(刘应龟,字元益),第五名蹑云(翁合老,仲嘉),第六名仙村人,第七名方赏(方德麟,号藏六),第八名高宇(梁相,字必大),第九名俞自得,第十名槐窗居士(黄景昌),十一名东湖散人,十二名徐端甫,十三名仇近村(仇远,字仁近),十四名陈希邵(陈舜道),十五名子直(魏石川),十六名司马澄翁(冯澄,字澄翁),十七名陈纬孙(何教),十八名闻人仲伯(陈希声),十九名君瑞,二十名田起东(刘汝钧,号蒙山),二十一名罗公福(连文凤,号应山,原第一名)。”全祖望《跋月泉吟社后》:“月泉吟社诸公,以东篱北窗之风,抗节季宋,一时相与抚荣木而观流泉者,大率皆义熙人相尔汝,可谓壮矣。”(《鲒埼亭集外编》卷三十四)四库提要卷一八七:“《月泉吟社》一卷,宋吴渭编。……其人大抵宋之遗老,故多寓遁世之意,及听杜鹃、餐薇蕨语。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其……。然诸诗风格相近,无大优劣。士祯所移,与凤等所定,均各随一时之兴,未见此之必是,彼之必非也。东阳怀麓堂诗话日:……云云,则凤等所定,东阳固以为允矣。”


公元1788年。
赴省试皆报罢。
康发祥(1788—1865)生。
黎恺(1788—1843)生。
翟灏卒,年七十七。
王鸣韶卒,年五十七。
王元文卒,年五十七。
乔亿卒,年八十七。
吴泰来卒,年六十七。
一:“吴舍人泰来诗,如便服轻裘;仅堪适体。
尹庆兰卒。
杨潮观卒,年七十九。
初二日,洪亮吉北上赴试。
十五日,张新梅自序《百花梦》传奇。
钱大昕主苏州紫阳书院讲席。
公元1789年。
谢世。
张问陶游涿州。
周震荣为章学诚刊行《庚辛之间亡友列传》,并作跋。
德保卒,年七十一。
十三日,曾钊(1789—1 854)生。
二十一日,阮葵生卒,年六十三。
王昶授刑部侍郎。
恩科会试。
胡昌基游陈山。
月杪。
张惠言见钱伯垌为王学愚所书《绎山碑》、《石鼓文》,叹其卓绝。
方成培卒,年五十九。
二十五日,高宗御太和殿,传胪。
孙星衍散馆试《厉志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