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初七,吴师道生。

输入历史事件:

初七,吴师道生。

公元1283年 二月
初七,吴师道生。

吴师道(1283一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人。年十九,因读真德秀遗书,幡然有志于为己之学,尝以持敬致知之说质于同郡许谦。至治元年,登进士第,授将仕郎高邮县丞,明达文法,吏不敢欺。未几,丁外艰。服除,调宁国录事,升从仕郎,居官五载。至顺元年,以疾予告,明年遂归。重纪至元元年,迁池州建德县尹,阶文林郎。至元末,以中书右丞吕思诚御史孔思荐,擢国子助教,阶承务郎。明年春,升博士,转儒林郎。在馆三年,一遵朱子之训而守许衡之法,未尝以私意臆说参错其间。至正三年三月,丁母忧南还。至正四年,以奉议大夫礼部郎中致仕,命下而师道已卒,年六十二。著有《易杂说》二卷、《书杂说》六卷、《诗杂说》二卷、《春秋胡氏传附正》十二卷、战国策校注十卷、《绛守居园池记校注》一卷、敬乡录二十三卷、《礼部集》二十卷、吴礼部诗话二卷。元诗选初集己集选其诗130首。生平据张枢《元故礼部郎中吴君墓表》杜本《吴礼部墓志铭》宋濂《吴先生碑》元史卷一九〇《儒学传》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序:予读贞元以后近体诗,称量其体格,窃得两派焉:一派张水部,天然明丽,不事雕琢,而气味之道,学之可以除足忝妄,祛矫饰,出入风雅;一派贾长江,力求险奥,不吝心思,而气骨凌霄,学之可以屏浮靡,却熟俗,振兴玩懦。
丙寅朔,改元元和,大赦。
岁初,白居易与元稹居华阳观,为备策试,作《策林》七十五篇。
武翊黄、皇甫湜、陆畅、李绅、李顾言、李虞仲等二十三人登进士第。
陆畅(生卒年不详),字达夫,郡望吴郡,湖州人。
韩愈仍在江陵。
柳宗元在永州贬所,作《永州龙兴寺西轩记》、《永州龙兴寺东丘记》、《对贺者》、《首春逢耕者》、《春怀故园》。
苻载为西川幕从事,作有《上巳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
刘禹锡在朗州贬所,作《楚望赋》、《武陵书怀五十韵并序》。
元稹、韦惇、独孤郁、自居易、崔护、李蟠、沈师传、萧俛等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日本僧人空海随日本遣唐使归国,在越州,有《与越州节度使求内外经书启》。
韩愈自江陵召还,为国子博士。
凌准卒于连州贬所,有《邠志》二卷。
羊士谔、萧佑同官御史台,有诗酬唱。
白居易以盩厔尉权摄昭应县,有诗《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
元稹为左拾遗,屡上书论事,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
李渤隐嵩山,诏征为左拾遗,不赴。
辛亥,高崇文收成都,擒刘辟以献。
孟郊为河南尹郑在庆奏授为水陆运从事,试律郎,居洛阳立德坊,有诗《立德新居十首》。
李德裕因荫补校书郎。
柳珵约于本年作小说《上清传》。
薛逢约于本年生。
三日辛卯郊天,韩愈作《元和圣德诗》,元稹有《郊天日五色祥云赋》。
刘肃《大唐新语》成。
窦群自山南东道奉召为吏部郎中,有诗《雪中寓直》。
杜佑年老请致仕,诏不许,居城南杜曲,有《杜城郊居王处士凿山引泉记》。
窦巩、白行简、杨敬之、费冠卿、张后余、权璩、吴武陵等二十八人登进士第。
杨敬之(生卒年不详),字茂孝,虢州弘农人。
吴武陵(?—834),郡望濮阳,信州贵溪人。
费冠卿归隐九华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