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吴潜(1196—1262)卒,年六十七。

输入历史事件:

吴潜(1196—1262)卒,年六十七。

公元1262年 五月
吴潜(1196—1262)卒,年六十七。

按,《宋史•理宗本纪五》载,景定三年六月,“吴潜没于循州,诏许归葬”。而宋史本传则谓潜卒于景定三年五月。兹从本传。潜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人。嘉定十年进士第一,授承事郎、签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德判官。历校书郎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淳祐七年,同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移知绍兴府,召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十一年,拜右丞相。开庆元年,拜左丞相枢密使,封许国公。景定元年,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责领宫观,旋谪居建昌军,移潮州。二年,责授化州团练使循州安置。卒于贬所。事迹见宋史卷四一八本传。著有《履斋诗余》《许国公奏稿》《涂鸦集》等。诗文原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搜辑遗文编为《履斋遗集》四卷,今存明吴敬伯刻本、《四库全书》本;又有《履斋诗余》,今存清抄本、《彊村丛书》本(两本所收词略异);又有《许国公奏议》四卷,今存清刻本、《十万卷楼丛书》本。全宋词录其词二百五十六首,全宋诗录其诗四卷,全宋文收其文十二卷。


阮籍迁司马师从事中郎;其《鸠赋》作于此年前后。
贾充参大将军军事。
王基作《与司马师书》,戒之。
吴孙权改元神凤。
吴大帝孙权崩,太子孙亮即位,改元建兴。
吴少傅孙弘欲矫诏除诸葛洛,诸葛恪诛孙弘,作《与弟诸葛融书》。
诸葛恪拜太傅,执权柄;以身为废太子孙和妃舅之故,欲作有利孙和之事,内心又有迁都意。
韦昭为吴太史令,撰《吴书》。
薛莹或于此年为秘府中书郎,参撰《吴书》。
华覈或于此年为秘府中书郎,撰《吴书》。
周昭亦撰《吴书》。
诸葛恪率军遏巢湖,城东兴,作大堤,以备魏军。
傅嘏迁尚书,对诏议伐吴三计。
王昶以征南大将军奉诏征吴。
毌丘俭转镇南将军,奉诏征吴。
焦先作《祝衂歌》。
王昶兵向南郡。
毌丘俭兵向武昌。
诸葛恪大破魏征吴军,进封阳都侯,加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王昶征吴兵败。
毌丘俭征吴兵败。
韦诞七十四岁,迁光禄大夫。
卢毓七十岁,转仆射,故典选举,加光禄大夫。
应璩卒,年六十三(190—252)。
王肃五十九岁,为光禄勋。
杜恕作《体论》八节、《兴性论》一篇,卒,年五+五(198—252)。
山涛四十八岁,举秀才,除郎中。
夏侯玄四十四岁,此年前后迁太常。
郤正约四十岁,或于此年前后迁秘书郎。
杜预三十一岁,丧父(杜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