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提要》卷一六六:“《湛然居士集》十四卷,元耶律楚材撰。
公元1244年 五月
《四库提要》卷一六六:“《湛然居士集》十四卷,元耶律楚材撰。
……是集所载诗为多,唯第八卷、第十三卷、十四卷稍以书、序、碑、记错杂其中,编次殊无体例,疑传写者乱之。史称其旁通天文、地理、术数及二氏、医卜之说,宜其多有发挥。而文止于斯,不敌诗之三四,意者尚有佚遗欤?然十四卷之数与诸家著录皆符,或经国之暇,唯以吟咏寄意,未尝留意于文笔也。王士祯《池北偶谈》摘录其《赠李郡王笔》、《寄平阳润老》、《和陈秀玉韵》、《赠富察元帅》、《河中游西园》、《壬午元旦》诸诗,以为颇有风味,而称其集多禅悦之说。考僧行秀所作集序,称楚材年二十七受显诀于万松,尽弃宿学,其耽玩佛经,盖亦出于素习。平水王邻则曰‘按元裕之《中州集》载右相文献公诗,又称赵闲闲为吾道主盟,李屏山为中州豪杰,知晋卿学问渊源有自来矣。故旁通诣极,而要以儒者为归’云云。今观其诗语皆本色,唯意所如,不以研炼为工,虽时时出入内典,而大旨必归于风教,邻之所云,殆为能得其真矣。”王邻《湛然居士集序》:“中书湛然性禀英明,有天然之才,或吟哦数句,或挥扫百张,皆信手拈来,非积习而成之,盖出胸中之颖悟,流于笔端敏捷,味此言言语语,其温雅平淡,文以润金石,其飘逸雄挾,又以薄云天。如宝鉴无尘,寒水绝翳,其照物也莹然。”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一七:“元耶律文正《湛然居士集》十四卷,中多禅悦之语。其诗亦质率,间有可采者,略摘数篇:‘管城从我自燕都’……(《赠李郡王笔》);‘昔年萍水便相寻’(《寄平阳净名院润老》);‘班姬零落到而今’(《过武川赠仆散令人》);‘狐死曾闻尚首丘’(《过燕京和陈秀玉韵》);‘闲骑白马思无穷’(《赠蒲察元帅》);‘河中春晚我邀宾’(《河中游西园》);‘万里西征出玉关’(《壬午元日》)。已上数作,颇有风味,皆从军西域之作也。”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耶律文约总不出乎‘质率’。”《金元诗选•元诗选》卷一:“湛然诗亦以多胜,而牵率补凑,殊少成竹。其字法则‘穷兵’曰‘兵穷’、‘伤财’曰‘财伤’,句法如‘瀚海沟而涌,阴山彷且徨’,尤不成语。”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余记》:“《湛然集》中,律诗以入声作平声者凡数十见。此决非讹字,亦非拗体,盖公习用方言,不自觉其为声病也。公为诗在三十以后,及官既高,人亦无以此告公者,遂有此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耶律文正《鹧鸪天》歇拍云:‘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沈思到酒边。’高浑之至,淡而近于穆矣,庶几合苏之清、辛之健而一之。”
- 汤修业尚在世,时年七十一岁。
- 公元1801年。
- 说》、《生日之祭说》及《家祭管窥》五则,尽情酌理,亦多先得我心。
- 元旦,焦循有《元旦登吴山第一峰》诗。
- 人日,焦循作《开方通释自序》。
- 十五日,戴熙(1801—1860)生。
- 十七日,毛燧传卒于武昌勺庭书院,年五十六。
- 二十三日,郑献甫(1801—1872)生。
- 上谕乡会试禁止书写卦画及篆体文字。
- 尹壮图赴省主讲五华书院。
- 冯敏昌由端溪书院之省主粤秀书院讲席。
- 焦循于泰州手录《王晓庵遗书》三册十四卷。
- 阮元立诂经精舍。
- 拔高才生令其分撰《经籍纂诂》一书,以观唐以前经诂之会通。
- 康基田题补江苏太仓州知州。
- 阮元撰《两浙防护录》成。
- 十五日,翁方纲撰《诗考异字笺余序》。
- 二十九日,孙志祖卒,年六十五。
- 那彦成擢少詹事。
- 潘世恩升任礼部右侍郎。
- 二月起,赵翼、洪亮吉与里中耆宿为看花之会。
- 姚鼐至皖改主敬敷书院。
- 公元1801年。
- 仰韩时文序》、《吴伯知八十寿序》。
- 初六日,《高宗纯皇帝圣制文三集》、《诗文余集》颁至阮元官邸。
- 十三日,汤鹏(1801—1844)生。
- 十八日,祁韵士京察保荐一等。
- 二十六日,邢澍、钱大昕、何元锡、瞿木夫等同游顾渚山。
- 黄丕烈为钱大昕刊《元史·艺文志》成,作后序。
- 鲍桂星散馆第三名,授职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