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谓其“学无不通,而不为章句所困。

输入历史事件:

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谓其“学无不通,而不为章句所困。

公元1243年 四月
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谓其“学无不通,而不为章句所困。

颇讥宋儒经学以旁牵远引为夸,而史学以探赜幽隐为功,谓天下自有公是,言破即足,何必呶呶如是?……经解不善张九成,史例不取宋子,诗不爱黄鲁直,著论评凡数百条,世以刘子玄史通比之。为人强记默识,诵古诗至万余首,他文称是。文以欧、苏为正脉,诗学白乐天,作虽不多,而颇能似之”。王鹗《滹南集引》谓其“自应奉文字至为直学士,主文盟几三十年。出入经传,手未尝释卷。为文不事雕篆,唯求当理,尤不喜四六’’。李治《滹南集引》:“滹南先生学博而要,才大而雅,识明而远,所谓虽无文王,犹兴者也。以为传注六经之蠹也,以之作《六经辨》《论》《孟》圣贤之志也,以之作《论孟辨》;史所以信万世,文所以饬治具,诗所以道情性,皆不可后也,各以之为辨;而又辨历代君臣之事迹,条分区别,美恶著见,如粉墨然。非夫独立当世,取古今天下之所共与者与诸人,能然乎哉?”四库提要卷一六六:“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论语孟子辨惑》乃杂引先儒异同之说,断以己意,其间疑朱子者有之,而从朱子者亦不少,实非专为辨驳朱子而作。……其《五经辨惑》颇诘难郑学,于周礼礼记《春秋三传》亦时有所疑。然所攻者皆汉儒附会之词,亦颇树伟观。其自称不深于《易》,即于《易》不置一词,所论实止四经,则亦非强所不知者矣。《史记辨惑》《诸史辨惑》《新唐书辨》皆考证史文,掊击司马宋祁似未免过甚,或乃毛举细故,亦失之烦琐。然所摘迁之亩相牴牾与祁之过于雕斫,中其病者亦十之七八。《杂辨》《君事实辨》《臣事实辨》皆所作史评。《议论辨惑》《著述辨惑》皆品题先儒之是非,其间多持平之论,颇足破宋人之拘挛。《杂辨》二卷于训诂亦多订正。《文辨》苏轼而于韩愈间有指摘。《诗话》杜甫而于黄庭坚多所訾议。盖若虚诗文不尚劍削锻炼之格,故其论如是也。统观全集,偏驳之处诚有,然金、元之间学有根柢者,实无人出若虚右。吴澄称其博学卓识,见之所到,不苟同于众,亦可谓不虚美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三:“王若虚曰:‘宋人之诗,虽大体衰于前古,要亦有以自立,不必尽居其后也。近岁诸公,鄙薄而不道,不已甚乎!’又曰: ‘画山水者,未能正作一木一石,而托云烟杳霭,谓之气象。赋诗者,茫昧僻远,按题而索之,不知所谓,乃曰格律贵尔。不求是而求奇,真伪未知而先论高下,亦自欺而已矣。’此二则意议笃至,可为好持高论者之戒,学诗者不可不书置座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三:“金源征实之学,鲜有出其右者,文则宗苏而左韩,诗则宗杜而抑黄,自为诗文转若不甚经意者。”《金元诗选•金诗选二》:“从之诗多寒饿之音,牢骚拂郁,苦少蕴藉。”


许靖、诸葛亮等上表汉帝,奏请封刘备为汉中王。
许靖为太傅。
曹操遣曹植救曹仁,曹植醉不能受命,复遣徐晃救之,作《命徐晃待军齐集令》。
蒋济献计解樊之围。
孟达得关羽命驰救兵之令,未从。
曹丕诛相国西曹椽魏讽等;王粱二子株连见杀。
陈群为刘廙说情,曹操赦之;刘廙深德陈群,陈群不伐其德。
曹操作《原刘廙令》。
刘廙以魏讽事受株连,曹操原之,徙以为垂相仓曹属,因上疏谢恩;又上表论治道。
曹操作《以徐奕为中尉令》。
曹丕《答王朗书(昔石厚与州吁游)》或作于此时。
杨修为曹操所杀,年四十五(175—219)。
曹操作《与太尉杨彪书》。
曹操离长安前作《选留府长史令》,命杜袭为留府长史。
曹操自长安还洛阳;南征关羽,作《劳徐晃令》。
虞翻以知医术,为吕蒙请随军征关羽;作《与傅士仁书》,说降蜀将傅士仁、糜芳,助吕蒙夺南郡、公安等城。
骆统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
曹操以孙权称臣书示诸臣。
陈群上书劝曹操无让天命。
士燮八十三岁,遣子入吴为质;孙权封士燮为卫将军、龙编侯。
王朗迁大理;答曹操所问孙权称臣事;上疏请摧拔张登。
曹睿十五岁,封武德侯。
程晓约生于此年(219?—265?)。
无名氏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虞翻云关羽“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其言,孙权赞之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曹丕作《报钟繇书》《又报钟繇书(得报)》。
曹操还至洛阳,病重,作《遗令》;其《题识送终衣奁》或作于此时。
庚子,曹操病卒,年六十六(155一220)。
贾逵典曹操丧事,驳秘不发丧之议。
曹彰欲使曹植嗣位,曹植不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