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苏洞《书紫芝诗后》:“为爱君诗清入骨,每常吟便学推敲。

输入历史事件:

苏洞《书紫芝诗后》:“为爱君诗清入骨,每常吟便学推敲。

公元1219年 本年
苏洞《书紫芝诗后》:“为爱君诗清入骨,每常吟便学推敲。

戴复古《哭赵紫芝》:“东晋时人物,晚唐家数诗。瘦因吟思苦,穷为宦情痴。”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赵天乐……作晚唐诗,‘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白石岩》云:‘起来闲把青衣袖,裹得阑干一片云。’又云:‘有约不来过夜半,独敲棋子落灯花。’《移居》云:‘笋从坏砌砖中出,山在邻家树上青。’《呈二友》云:‘禽翻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又云:‘一片叶初落,数联诗已清。’ 《再移居》云:‘地僻传闻新事少,路遥牵率故人多。’”刘克庄《野谷集序》:“古人之诗文,大篇短章皆工。后人不能皆工,始以一联一句擅名。顷赵紫芝诸人尤尚五言律体,紫芝之言曰:‘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未如之何矣。’”又后村诗话新集卷三:“亡友赵紫芝选姚合贾岛诗为二妙集,其诗语往往有与姚、贾相犯者。”林希《方君节诗序》:“诗有近体,始于唐,非古也。今人以绳墨矩度求之,故江西长句,紫芝有诗论之讥。盖紫芝于狭见奇,以腴求瘠,每曰:‘五言字四十,七言字五十六,使益其一,吾力匮焉。’其法严如此。”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赵天乐《冷泉夜坐》诗云:‘楼钟晴更响,池水夜如深。’后改‘更’为‘听’,改‘如’为‘观’。《病起》诗云:‘朝客偶知承送药,野僧相保为持经。’后改‘承’作‘亲’,改‘为’作‘密’。二联改此四字,精神顿异,真如光弼入子仪军矣。”又:“天乐《送真玉堂》诗云:‘每于言事际,便作去朝心。’用唐人林宽语也。(林宽《送惠补阙》云:‘长因抗疏日,便作去朝心。’)《寄赵昌父》诗云:‘忆就江楼别,雪晴江月圆。’用无可语也。(无可《同刘升宿》云:‘亿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赠孔道士》诗云:‘生来还姓孔,何不戴儒冠?’用姚合语也。(姚合《赠傅山人》云:‘悲君还姓傅,独不梦高宗。’)《宝冠寺》诗云:‘流来桥下水,半是洞中云。’用武陵语也。(武陵《赠王隐人》云:‘飞来南浦水,半是华山云。’)《瓜庐》诗云:‘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亦用姚合语也。(姚合《送宋慎言》云:‘驿路多连水,州城半是云。’)此类甚多;姑举一二,盖读唐诗既多,下笔自然相似,非蹈袭也。其间又有青于蓝者,识者自能辨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四灵,倡唐诗者也。就而求其工者,赵紫芝也。然具眼犹以为未尽者,盖惜其立志未高,而止于姚、贾也。学者闯其阃奥,辟而广之,犹惧其失,乃尖纤浅易,相煽成风,万喙一声,牢不可破,时‘此四灵体也’。其植根固,其流波漫,日就衰坏,不复振起。吁,宗之者反所以累之也。”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赵师秀虽学姚、许,然不无宋调杂之。”贺裳《载酒园诗话•四灵》:“永嘉四灵,赵紫芝最为佼佼。……《示友》:‘中夜清寒入缊袍,一杯山茗当香醪。禽翻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潮。’第二联神骨俱清,可谓脱西江尘土气殆尽。(黄白山评:‘亦只下句工。’)颔联却以酸语败群,真可痛惜,何怪为严羽所轻。然如‘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池成逢夜雨,篱坏出秋山’,固是《选》语。又《延禧观》:‘鹤毛兼叶下,井气与云同。’井为藏丹之所,此言丹气也,妙甚。”四库提要卷一六二:“《清苑斋集》一卷。……其诗亦学晚唐,然大抵多得于武功一派,专以炼句为工,而句法又以炼字为要。如诗人玉屑载师《冷泉夜坐》诗‘楼钟晴更响,池水夜知深’一联,后改‘更’字为‘听’字,改‘知’字为‘观’字。《病起》诗‘朝客偶知承送药,野僧相保为持经’一联,后改‘承’字为‘亲’字,‘为’字为‘密’字,可以知其门径矣。又《梅涧诗话》:杜小山问句法于师秀,答曰‘但能饱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云云。故其诗主于野逸清瘦,以矫江西之失,而开、宝遗风则不复沿溯也。”


方成培卒,年五十九。
二十五日,高宗御太和殿,传胪。
孙星衍散馆试《厉志赋》。
自去年九月至本月,吴翌凤在学使者幕,扁舟江汉,凡历七郡,阅二十余旬。
任大椿以郎中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未莅任而病。
自四月十一日至五月初八日,章学诚作《文史通义》内外二十三篇,二万余言。
初二日,徐蟻自序《写心杂剧》。
上浣,舒元炜序《红楼梦》。
任大椿卒。
公元1789年。
志铭》:“君学博奥,而于为诗则尚清远,不多征引,曰此非诗所贵也。
章学诚自太平返亳州。
纪昀以校勘《四库全书》第三次至避暑山庄。
张埙卒,年五十九。
章学诚游湖北,十月回亳州。
段玉裁入都,王念孙初与相晤,共商古音。
钱泳在武昌百余日,旋以事返吴门。
初五日,吴兰修(1789—?)生。
洪亮吉应常州太守李廷敬之聘,入署修府志并选《唐百家诗》。
乡试。
鳌图调宰金山。
赵怀玉就医吴门。
法式善访褚廷璋。
二十三日,刘文淇(1789—1854)生。
杨揆回京。
章学诚作《与沈枫墀论学》书。
公元1789年。
《章实斋年谱》。
洪亮吉自常州返舍,与钱维乔、庄逵吉为消寒小集。
张问安、张问陶复计偕北上,在凤县度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