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袁说友(1140一1204)卒,年六十五。

输入历史事件:

袁说友(1140一1204)卒,年六十五。

公元1204年 本年
袁说友(1140一1204)卒,年六十五。

说友字起岩,自号东塘居士,建安人,流寓湖州。隆兴元年进士。历官太常主簿太府少卿户部侍郎侍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嘉泰中官至同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加学士致仕。事迹见《宋史翼》卷一四○著有《东塘集》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东塘文集》一部十二册),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佚诗文,厘为二十卷,今存《四库全书》本、清乾隆翰林院钞本。全宋诗录其诗七卷,全宋文收其文十三卷。四库提要卷一五九:“《东塘集》二十卷,永乐大典本,宋袁说友撰。……说友学问淹博,留心典籍。官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程遇孙等八人辑蜀中诗文,自西汉迄于淳熙,为《成都文类》五十卷,深有表章文献之功。其集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不载,故厉鹗《宋诗纪事》仅从杨慎《全蜀艺文志》采其《巫山十二峰》诗一首,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采其《题米敷文潇湘图》诗一首,而不言其有集。则非唯诗文散佚,并其集名亦淹没不传矣。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搜罗排纂,得诗七卷,文十三卷。又家传一篇,不知谁作,后半文已残阙,而前半所叙仕履颇详,亦并存之,以备考证。集中题跋诸篇,于司马韩琦欧阳修苏舜钦苏轼黄庭坚蔡襄米芾诸人皆慨想流连,服膺甚至。而《跋默堂帖》一篇,于王安石新学之失,辨之尤详。知其学问渊源,实沿元祐之余派。故其论事之文,曲折畅达,究悉物情,具有欧、苏之体。其诗与杨万里倡和颇多,五言近体,谨严而微伤局促;七言近体,警快而稍嫌率易。至于五七言古体,则格调清新,意境开拓,置之《石湖》《剑南》集中,淄渑未易辨别矣。说友扬历中外凡三十年,其政绩虽不尽见于后,然章奏敷陈,多切时病,今集中尚见大凡。其《论守淮宜用武臣》一疏,谓文臣不谙兵事,不宜以边务委之,切中当时坐谈偾事之弊,非讲学家所肯言。又《蜀将当虑其变》一疏,引崔宁、刘辟、王建、孟知祥为戒。说友殁后,卒有开禧吴曦之变,若先事而预睹之,其识虑亦不可及。魏了翁《鹤山集》《祭袁参政文》,以耆臣宿弼相推,惋悼颇深,当非无故。宋史不为立传,殊不可解。今收拾于散佚之余,剩简残篇,尚能成帙,俾其人其文并藉以传,则是集之存,其足补史氏之阙者,又不仅在词翰间也。”


王沈以功封安平侯,众论非之。
贾充进封安阳乡侯,加散骑常侍。
羊祜封关中侯;徙秘书监。
裴秀以豫议定策,进爵县侯,迁尚书仆射。
王基增邑千户。
钟会迁司隶校尉。
王沈迁尚书,出监豫州诸军事,为奋武将军、豫州刺史,作《敕属城及士民教》《又教》。
李譔卒(?—260?)。
皇甫谧四十六岁,服寒食散中毒,自杀未果。
贾充四十四岁,生女(贾午)。
傅玄四十四岁,复迁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数上书陈便宜。
李密三十七岁,迁太子洗马,使吴。
枣据为山阳令。
成公绥三十岁,转秘书丞。
王戎二十七岁,或于此年丧父,袭父爵。
华峤补尚书郎,始撰《汉后书》。
赵至+五岁,阳病狂走。
贺循生(260—319)。
张翰约于此年生(260?—316?)。
褚陶约于此年生(260?—314?)。
魏人朱士行削发为僧,赴西域于闻求佛经,得梵书正本五十章。
王基数遗司马昭书,言吴将邓由诈降;司马昭报王基书,敬纳其言。
是岁,王基卒,年约六十岁(202?—261)。
孙该卒(?—261)。
周昭或于此年见杀(? —261?)。
华覈上表救周昭,吴景帝不听。
山涛五十七岁,除尚书吏部郎,举嵇康自代。
司马昭作《与山涛书》,并赐山涛钱、谷。
嵇康三十八岁,作《与山巨源绝交书》。
嵇康至邺,携赵至归山阳。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