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杨万里为永州零陵丞,自焚其少作诗千余首,诗风初变。

输入历史事件:

杨万里为永州零陵丞,自焚其少作诗千余首,诗风初变。

公元1162年 本年
杨万里永州零陵丞,自焚其少作诗千余首,诗风初变。

杨万里《诚斋荆溪集序》:“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尝与林谦之屡叹之。谦之云:‘择之之精,得之之艰。又欲作之之不寡乎?’予谓曰:‘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独予乎哉?’故自淳熙丁酉之春上墍壬午止,有诗五百八十二首,其寡盖如此。其夏之官荆溪。既抵官下,阅讼牒,理邦赋,惟朱墨之为亲,诗意时日往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挥之不去,前者未酬,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明年二月晦,代者至,予合符而去。试汇其稿,凡十有四月,而得诗四百九十二首,予亦未敢出以示人也。今年备官公府掾,故人钟君将之自淮水移书于予,曰:‘荆溪比易守,前日作州之无难者,今难十倍不啻。子荆溪之诗,未可以出欤?’予一笑抄以寄之云。”


丙午(六日),夷简改兼枢密使。
十二日,聂冠卿卒,55岁。
著有:《景祐大乐图》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一》)、《蕲春集》十卷(《宋史•艺文志七》)、《河东集》三十卷(王珪《聂内翰传》)。
欧阳修通判滑州。
庚辰(十日),复命右正言、知制诰、史馆修撰富弼为吏部郎中、枢密直学士,弼又固辞。
壬午(十二日),太子中允、集贤校理、通判秦州尹洙直集贤院。
丙午(六日),以右正言、知制诰、史馆修撰富弼为翰林学士。
辛亥(十一日),以环庆路都部署、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龙图阁直学士、左司郎中、兼知庆州范仲淹,秦凤路都部署、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秦州观察使知秦州韩琦,并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
甲寅(十四日),以翰林学士、兼龙图阁直学士王尧臣为泾原路安抚使。
辛巳(十二日),徙知渭州、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文彦博为秦凤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兼知秦州,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滕宗谅为天章阁待制、环庆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兼知庆州。
甲申(十五日),以泰山处士孙复为试校书郎、国子监直讲。
宰相吕夷简感风眩,不能朝。
安惇(1042—1104)生。
陆佃(1042—1102)生。
彭汝砺(1042—1095)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晏殊《五云观记》、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欧阳修《御书阁记》、欧阳修《画舫斋记》、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欧阳修《论韩琦范仲淹乞赐召对事札子》、欧阳修《送曾巩秀才序》、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曾巩《上田正言书》、曾巩《与抚州知州书》、王安石《送孙正之序》李觏《麻姑山赋》。
诗:晏殊《壬午岁元日雪》、晏殊《次韵和司空相公闰秋重九中书对菊》、晏殊《闰九月九日》、欧阳修《送黎生下第还蜀》、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欧阳修《洛阳牡丹图》、欧阳修《立秋有感寄苏子美》、欧阳修《送吕夏卿》、欧阳修《送孑乙生再游河北》、欧阳修《暮春有感》、欧阳修《和对雪忆梅花》、苏舜钦《离京后舟中有作寄仲文韩二兄弟永叔欧阳九和叔杜二》、苏舜钦《淮上喜雨联句》、梅尧臣《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梅尧臣《春日舟中对雪寄刁经臣》、梅尧臣《和刁太博新墅十题》、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李觏《与祖秘丞》、李觏《寄小儿》、李觏《寄周寺丞》李觏《惜才》、李觏《送侯殿直知吉州》。
戊寅(九日),太子中允、直集贤院、通判秦州尹洙为太常丞、知泾州。
五日,上官融卒,49岁。
著有:《文会谈丛》三卷(《宋史•艺文志五》)。
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兼枢密使吕夷简再辞位,戊子(二十一日),罢相,为司徒、监修国史,军国大事与中书、枢密院同议。
辛卯(二十四日),枢密副使、刑部侍郎杜衍为吏部侍郎。
癸巳(二十六日),侍御史鱼周询为起居舍人,职方员外郎王素为兵部员外郎,太子中允、集贤校理欧阳修为太常丞,并知谏院。
甲午(二十七日),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富弼改为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
是月,上令内侍宣谕韩琦、范仲淹、庞籍等:“候边事稍宁,当用卿等在两府,已诏中书札记。
王安石自扬州还临川。
祖无择序穆修《河南穆公集》。
积于中者之谓道,发于外者之谓文,有道有文然后可以为君子。
世不知为古文,己独为之,是儒之特立者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