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赵蕃(1143—1229)生。

输入历史事件:

赵蕃(1143—1229)生。

公元1143年 本年
赵蕃(1143—1229)生。

刘宰《章泉赵先生墓表》:“粤自炎祚中兴,文物萃于东南,厥初诸老先生师友渊源,有以系学者之望,天下学者翕然而景从之。闽、湘、江、浙,师道并建,凡异时孔、孟之所传,周、程、张、邵之所讲,思之益精,语之益详,炳然斯文,万世攸赖。比年天不慭遗,诸老沦谢,文献之家,典刑之彦,岿然独存,又有以系学者之望者,章泉先生一人而已。故先生虽退然不敢以师道自任,而天下学者凡有一介之善,片文只字之长,皆裹粮负笈,就正函丈。其限以地、屈于力而不能至者,诗筒书函,左右旁午,往往以一酬酢为荣。及先生之殁,而文献典刑尽矣。后生晚进欲求师友之益,而怅怅然无所之矣,可不为大哀乎!先生姓赵氏,讳蕃,字昌父。其先自杭徙汴,由汴而郑,南渡居信之玉山。曾祖旸,朝散大夫直龙图阁、提举江州太平观。祖泽,迪功郎海州朐山主簿,赠承义郎。父涣,议郎通判沅州,赠朝奉郎。龙图殁,葬玉山之章泉,先生因家焉,故世号章泉先生。用龙图致仕恩入仕,饶之浮梁尉,福之连江簿,皆不赴,为吉之太和簿、辰之司理参军,最后监衡之安仁赡军酒库。已至未上而归,遂奉祠家居,积祠庭之考至三十有三。今天子御极之元年,岁在乙酉,宰相以先生名文,有旨除大社令,三辞不拜,特改议郎秘阁、主管建昌郡仙都观,又三辞不允。越三年,差主管华州云台观。盖先生自乙酉至是岁,辞官不获,屡上休致之请,皆不允。而先生请不已,明年夏四月,始得旨转议郎,依前秘阁致仕。又越月而先生逝矣,实绍定某年某月某日,寿八十有七。方先生之在太和,便坐有斋,榜曰‘思隐’,盖当筮仕之初,已有山林之思。在官清苦,惟以赋咏自娱,以是受知于吉之乡先生杨公万里,赠诗有云:‘西昌主簿如禅僧,日飧秋菊嚼春冰。’又云:‘劝渠未要思旧隐,且与西昌作好春。’其所以行之身,加乎民者,略可想见。又为理掾辨狱之诬,不为千石屈,卒见是于当路。榷沽位下,特以少尝从静春先生刘公清之受学,公时守衡,故欲从之卒业。甫至而刘以非罪去,即从之归,其谨于所职而笃于所识如此。赋性宽平,与人乐易,而刚介亦不可夺。故相周公必大与先生有乡里之旧,先生亦有不可,寄诗有‘公如在廊庙,我亦遂箪瓢’之句。其后公在相位,屡加荐引,先生竟不受。自少喜作诗,答书亦或以诗代,援笔立成,不经意而平淡有趣,读者以为有陶靖节之风。岁时宾友聚会,尊酒从容,浩歌长吟,心融意适,见者又以为有浴沂咏归气象。至于年垂知命,自视欿然,更往受学于文公朱先生。既耄矣,犹虞末路之难,命所居曰‘难斋’,则眂昔贤启足启手而战战兢兢,年逾九十而求箴儆于其国,无异心也。其能续诸老先生之后,为学者所归,岂偶然哉。……学者为诗为文以诵叹先生之美者,不可胜计。其为诔,其为铭,又有名公巨卿在。某寒乡晚出,于先生无能为役,而遂以七十翁不远二千里来。致先生垂没之赠,且谓某昔叨误恩,实玷先生后,不应泊然忘言,无以昭令德。某义不得辞,则姑取门人郑梦协所状先生行,益以己所闻,使归表于先生墓上。”


本年李清照二十八岁,夫妇二人题名于云巢石。
周邦彦知河中府时,有词《诉衷情》(堤前亭午未融霜)。
乌古敌烈部叛辽。
陈瓘一生忠且烈.留下著作《尊尧集》。
马植请结女真图辽。
画学董生画山水屏风,苏辙作诗纪之,评论之。
女真逐渐强大。
苏辙再跋《老子新解》。
苏辙读白居易集,戏作五绝。
韩驹,于政和初年,赐同进士出身。
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约作于本年前后。
苏辙作《卜居赋》。
陈与义二十二岁,在太学。
丁丑,五国部长贡于辽。
宋徽宗下诏,禁止在佛教法事活动中参用道教神位。
苏辙作《壬辰年写真赞》。
苏辙作《管幼安画赞并引》。
蔡京特复太师。
阿骨打意气雄豪,宴会上独不起舞。
二十日,苏辙迎来自己的最后一个生日,作诗记怀。
周邦彦有词多篇:《锁窗寒》(暗柳啼鸦)、《蝶恋花》(爱日轻明新雪后)、《扫花街》(晓阴翳日)、《夜飞鹊》(河桥送人处)、《渡江云》(晴岚低楚甸)、《蝶恋花》(桃萼新香梅落后)、《蝶恋花》(小阁阴阴人寂后)、《蝶恋花》(蠢蠢黄金初脱后)、《蝶恋花》(晚步芳塘新霁后)、《还京乐》(禁烟近)、《绕佛阁》(暗尘四敛)、《瑞鹤仙》(暖烟笼细柳)。
莫俦等七百三十人中进士。
苏辙游西湖,泛潠水,作诗。
同卷,《泛潠水》:“早岁南迁恨舳舻,归来平地忆江湖。
徽宗诏以十二事劝农。
苏籀受诗教于苏辙。
蔡京复议事与“书杨”。
久旱之后,终于下雨,苏辙作诗,言农民疾苦。
和州回鹘及阻仆贡于辽。
宋寻访天下遗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