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吕祖谦(1137—1181)生。

输入历史事件:

吕祖谦(1137—1181)生。

公元1137年 本年
吕祖谦(1137—1181)生。

宋史卷四三四《吕祖谦传》:“吕祖谦字伯恭,尚书右丞好问之孙也。自其祖始举婺州。祖谦之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长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游,既又友张拭、朱熹,讲索益精。初,补荫入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鸿词科,调南外宗教。丁内艰,居明招山,四方之士争趋之。除太学博士,时中都官待次者例补外,添差教授严州,寻复召为博士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轮对,勉孝宗留意圣学。……召试馆职。先是,召试者率前期从学士院求问目,独祖谦不然,而其文特典美。尝读陆九渊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江西小陆之文也。’揭示,果九渊,人服其精鉴。父忧免丧,主管台州崇道观。越三年,除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以修撰李焘荐,重修《徽宗实录》。书成进秩,面对言……迁著作郎,以末疾请祠归。先是,书肆有书曰《圣宋文海》,孝宗命临安校正刊行。学士周必大《文海》取去差谬,恐难传后,盍委馆职铨择,以成一代之书。孝宗以命祖谦。遂断自中兴以前,崇雅黜浮,类为百五十卷,上之,赐名《皇朝文鉴》。诏除秘阁。时方重职名,非有功不除,中书舍人陈騤驳之。孝宗批旨云:‘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骙不得已草制。寻主管冲祐观。明年,除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官。卒,年四十五。谥曰成。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埃。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少卞急,一月,诵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觉平日愤憶涣然冰释。朱熹尝言:‘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修《读诗记》大事记,皆未成书。考订《古周易》《书说》《阃范》官箴《辨志录》《欧阳公本末》,皆行于世。晚年会友之地曰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郡人即而祠之。子延年。”


卢弘止自武宁改宣武节度使,(见《新唐书•卢弘止传》)李商隐随至汴幕,即奉使入京,办理移镇事宜。
李商隐在汴幕尚有《献寄旧府开封公》,寄蒙冤远贬循州之郑亚。
春,南卓罢婺州刺史任,撰成《羯鼓录》后录,时约六十岁。
春,杜牧在司勋员外郎任,有《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五日,李商隐作《端午日上所知剑启》、《端午日上所知衣服启》呈府主。
《启》云:“敢因五日,仰续千龄。
夏,杜牧已转吏部员外郎,屡上书求外任湖州,作《上宰相求湖州》三启。
林杰将西上长安,忽染疾卒,年才十七,郑立之有诗哭之。
杜牧授湖州刺史制下,作《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
马戴在湖南龙阳县尉任,其《送从叔赴南海幕》、《楚江怀古三首》约此时前后作。
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陈上美在京兆府咸阳县尉任,为一仇公夫人王氏撰墓志铭。
本月,吐蕃“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赢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温庭筠年约五十,闻党项扰边,赋《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
许浑闲居润州,作《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卢弘止(?—850)卒于镇。
李商隐以幕主卢弘止卒,汴幕无可依,感己身漂泊,作《蝉》诗。
冬至日,杜牧赋诗邀李郢来湖州相叙。
三日,令狐绹拜相。
冬,郑嵎自虢州赴京,夜宿骊山下旅邸,主人为说玄宗朝故事。
顾陶为校书郎时曾回钱塘,时有弃官之念。
顾非熊大中中曾任盱眙尉,后弃官归隐茅山,未知确年,姑系于此。
褚藏言约本年前后为窦常、窦群五兄弟《窦氏联珠集》撰序。
李廓(?—850)本年卒于唐州司马任。
杜光庭(850—933)生。
毕诚(803—864)进士及第十八年,本年(850)充翰林学士。
史,工辞章,尤能歌诗。
严恽(?—870)大中四、五年(850、851)间,杜牧为湖州刺史,与之过从酬和,杜牧有《和严恽秀才落花》诗。
李郢大中四年(850)至湖州访杜牧,游宴唱和。
李敬方[393](?—约855)本年为歙州刺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