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洪迈(1123—1202)生。

输入历史事件:

洪迈(1123—1202)生。

公元1123年 本年
洪迈(1123—1202)生。

宋史卷三七三《洪迈传》:“迈字景卢,皓季子也。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从二兄试博学鸿词科,迈独被黜。绍兴十五年始中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人为敕令所删定官。皓忤秦桧投闲,桧憾未已,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遂出添差教授福州。累迁吏部郎兼礼部。……除枢密检详文字。……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出视师,奏以迈参议军事,至镇江,闻瓜州军与金人相持,遑遽失措。会建康走驿告急,义问遽欲还,迈力止之。……迁左司员外郎。三十二年春,金主褒遣左监军高忠建来告登位,且议和,迈为接伴使……进起居舍人。时议遣使报金国聘,三月丁巳,诏侍从台谏各举可备使命者一人。初,迈之接伴也,既持旧礼折伏金使,至是,慨然请行,于是假翰林学士,充贺登位使,欲令金称兄弟敌国而归河南地。……七月,迈回朝,则孝宗已即位矣。殿中御史张震以迈使金辱命,论罢之。明年,起知泉州。乾道二年,复知吉州。入对,遂除起居舍人。……三年,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侍读、直学士院,仍参史事。父忠宣,兄适、遵皆历此三职,迈又踵之。……六年,除知赣州,起学宫,造浮梁,市民安之。……寻知建宁府。……十一年,知婺州。……明年召对,首论淮东备边六要地。……上嘉之,以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迈初入史馆,预修《四朝帝纪》,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十三年九月,拜翰林学士,遂上《四朝史》,一祖八宗百七十八年为一书。绍熙改元,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提举玉隆万寿宫。明年,再上章告老,进龙图学士。寻以端明殿学士致仕。是岁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谥文敏。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跻贵显。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谓其文备众体。迈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手书资治通鉴凡三。有容斋五笔夷坚志行于世,其他著述尤多。所修《钦宗纪》多本之孙觌,附耿南仲,恶李纲,所纪多失实。”


乙亥(二十五日),御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著作佐郎王介、福昌县主簿苏轼、渑池县主簿苏辙。
乙酉(五日),以度支判官、刑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宋敏求为契丹生辰使,盐铁判官、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王益柔为契丹正旦使。
庚子(十六日),工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韩琦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辛丑(二十一日),参知政事孙抃,枢密副使欧阳修、赵槩、包拯并进官一等,仍改修参知政事。
甲辰(二十四日),参知政事孙抃、欧阳修,枢密副使赵槩、包拯,并上表辞所除官,从之。
乙巳(二十五日),诏给前宰相富弼月俸之半,弼固辞不受。
十九日,苏轼赴凤翔任。
苏辙奏乞养亲,不赴商州任。
辛未(二十二日),于潜县令编校秘阁书籍孙洙为馆阁校勘,从新制也。
辛丑(二十二日),三馆秘阁上所写黄本书六千四百九十六卷、补白本书二千九百五十四卷。
赵令畤(1061—1034)生。
翁彦约(1061—1122)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廖氏文集序》、苏洵《上韩丞相书》、王安石《上时政疏》。
诗:欧阳修《初食鸡头有感》、欧阳修《读书》、欧阳修《答西京王尚书寄牡丹》、欧阳修《寄题洛阳致政张少卿静居堂》、欧阳修《双井茶》、欧阳修《感二子》、欧阳修《鬼车》、苏洶《水官诗》、曾巩《集贤殿春燕呈诸同舍》、曾巩《上巳日瑞圣园锡燕呈诸同舍》、宋祁《嘉祐庚子秋七月予还台明年始对家圃春物作》、王安石《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王安石《详定幕次呈圣从乐道》、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王安石《详定试卷二首》、王安石《崇政殿后春晴即事》、苏轼《次韵水官诗》、苏轼《风翔八观》、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辛丑除曰寄子瞻》。
乙卯(八日),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孙抃为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同群牧制置使。
丙辰(九日),召右正言、知蔡州王陶赴谏院供职。
庚申(十三日),龙图阁直学士、左司郎中、兼侍讲钱象先为右谏议大夫、知蔡州。
辛酉(十四日),参知政事欧阳修提举三馆、秘阁写校书籍。
改命起居舍人、知制诰、兼侍讲司马光为天章阁待制。
己丑(十二日),夏国王谅祚上表求太宗御制诗草、隶书石本,欲建书阁宝藏之,且进马五十匹求《九经》、《唐史》、《册府元龟》及本朝正至朝贺仪。
杨畋卒,56岁。
著有:《新秦集》二十卷(王安石《新秦集序》)。
著录: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三四。
《新秦集》者,故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知谏院虢略杨公之文。
丁未朔(一日),命起居舍人、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司马光仍知谏院。
庚午(二十四日),枢密副使、给事中包拯卒,64岁。
著有:《包拯奏议》十卷(《宋史•艺文志七》)。
此包孝肃公布衣时语,蔡廷彦得之吴唐卿以语晦翁,翁敬书之,俾刻于白鹿洞。
丁亥(十二日),秘阁上补写御览书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