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茅维《万历本宋苏文忠公全集叙》:“自古文士之见道者,逼退眉山苏长公其人,读其文而

输入历史事件:

茅维《万历本宋苏文忠公全集叙》:“自古文士之见道者,逼退眉山苏长公其人,读其文而

公元1101年 七月
茅维《万历本宋苏文忠公全集叙》:“自古文士之见道者,逼退眉山苏长公其人,读其文而可概也。

在昔论文者,咸以梁昭明文选为指南,而长公独非之。盖其书出,而士习益趋于文,而文日降。譬之曦薄虞渊,驳泄尾闾,质丧旨淆,莫之能挽者。以隋炀之不君,特患文之无节,史氏嘉之,殆骎骎乎启唐风之一变。五季承唐之靡,而宋复振智,以绍唐之元和。其间庐陵先鸣,而眉山南丰为辅。卒之世人所附,萃于长公,而庐陵不自功矣。然文之变也,变则创,创则离,离其章而壹其质,是为唐宋之复古。故狥名之士,求其离而瑕之,哓哓然援古以自多,将谓越唐、宋而逼秦、汉,其合者直章焉尔,而质不唐、宋若也,奚其古?先大夫患之,辑唐、宋八家行于世,而眉山氏居其三。则尝授诸维曰:‘吾以长公合八家,姑举其要,要以长公成一家,必举其赢,然吾已矣,小子维识之。’昔长公被逮于元丰间,文之秘者,朋游多弃去,家人恐怖而焚之者,殆无算。逮高宗嗜其文,汇集而陈诸左右,逸者不复收矣。迄今遍搜楚、越,并非善本,既嗟所缺,复憾其讹。丐诸秣陵太史所藏阁本《外集》太史公该博而有专嗜,出示手板,甚核。参之《志林》仇池笔记等书,增益者十之二三,私加刊次,再历寒燠而付之梓。即未能复南宋禁中之旧,而今之散见于世者,庶无挂漏。为总集七十五卷,各以类从,是称《苏文忠公全集》云。盖长公之文,犹夫云霞在天,江河在地,日遇之而日新,家取之而家足,若无意而意合,如无法而法随,其亢不迫,其隐无讳,澹而腴,浅而蓄,其不诡于正,激不乖于和,虚者有实功,泛者有专诣,殆五位而摅隆中之抱,无史而毕龙门之长,至乃羁愁濒死之际,而居然乐香山之适,享黔娄之康,偕柴桑之隐也者,其文士能乎哉!噫!世能穷长公于用,而不能穷长公于文;能不用长公,而不能不为长公用。当其纷然而友,粲然而布,弥宇宙而亘今古,肖化工而完真气,无一不从文焉出之,而读之澹乎若无文也,长公其有道者欤!又尝语人以文之旨,第举夫子所谓‘辞达而已矣’。盖文止乎达,而达外无文,原六艺而垂万代,旨其蔽之哉,彼所指离不离者抑末耳。在昭明固云‘老、庄、管、晏之书,以意为宗,不以文为本’者,无庸进退之也。若长公者,非其亚耶?藉令起昭明以进退其文,吾知难乎为政矣。则不佞是役也,盖不徒以先大夫之成命在。万历丙午元日,吴兴茅维潠。”


王建自淮南归幽州。
李益离幽州南游江淮,途中有诗《行舟》、《汴河曲》。
李翱游越州,作《拜禹言并序》。
韩愈为徐州节度推官,有文《上张仆射书》、《上张仆射第二书》及诗《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柳宗元在集贤殿书院正字任上,有《辨侵伐论》。
白居易应宣州乡试,试《射中正鹄赋》、《窗中列远岫诗》,为宣歙观察使崔衍所赏,往长安应进士试。
四门助教欧阳詹举韩愈为博士,不果。
卢仝离扬州寓舍,往洛阳,作诗《冬行三首》、《扬子津》、《客淮南病》、《赠金鹅山人沈师鲁》、《忆金鹅沈山人二首》等。
卢纶约此年卒于河中。
窦庠于本年前后罢举为金商防御使判官。
自居易在长安应试。
吴丹、自居易、杜元颖、崔玄亮等十七人登进士第。
韩愈在汴州,有《与孟东野书》。
柳宗元在集贤殿书院正字任,作《亡姊裴君夫人墓志》。
韦丹奉使新罗,朝士有送行诗数百首,权德舆有《奉送韦中丞使新罗序》。
韩愈辞徐州推官,将往洛阳,与李翱、王涯、侯喜等泛舟下邳之清泠池,作《题李生壁》。
侯喜(? —822),行十一,贞元十九年进士及第。
徐州刺史张建封卒,徐州军乱,杀判官郑通诚等,奉张建封子张愔知军府事。
吕渭卒,年六十六。
独孤郁将出仕,作《答孟郊论仕进书》,又作《辩文》。
李翱作《寄从弟正辞书》。
刘禹锡服满,入杜佑徐泗濠节度使幕,为节度使掌书记。
元稹去年初仕于河中府,本年仍在任,其《传奇》中与莺莺之事或发生于此年。
杨衡是年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桂阳部从事。
班肃、辛殆庶、郑方、许稷等十八人登进士第。
中和节,德宗宴群臣于曲江亭,作诗《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
白居易与同年宴集,作诗《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元稹应制举不第。
韩愈、孟郊在京从调选。
孟郊迎母至溧阳,作《游子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