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胡安国(1074—1138)生。

输入历史事件:

胡安国(1074—1138)生。

公元1074年 本年
安国(1074—1138)生。

宋史卷四三五《胡安国传》:“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人。入太学,以程颐之友朱长文及颍川靳裁之为师。裁之与论经史大义,深奇重之。三试于礼部,中绍圣四年进士第。初,廷试考官定其策第一,宰执以无诋元祐语,遂以何昌言冠,方天若次之,又欲以宰相章惇之子次天若。时发策大要崇复熙宁、元丰之制,安国推明大学,以渐复三代为对。哲宗命再读之,注听称善者数四,亲擢为第三。为太学博士,足不蹑权门。提举湖南学事,有诏举遗逸,安国永州布衣王绘、邓璋应诏。二人老不行,安国请命之官,以劝为学者。零陵簿称二人党人范纯仁客,而流人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素恶安国与己异,得簿言大喜,命湖南提刑置狱推治,又移湖北再鞫,卒无验,安国竟除名。未几,簿以他罪抵法,台臣直前事,复安国元官。政和元年,张商英相,除提举成都学事。二年,丁内艰,移江东。……靖康元年,除太常少卿,辞。除起居郎,又辞。朝旨屡趣行,至京师,以疾在告。……既试,除中书舍人,赐三品服。南仲台谏论其稽命不恭,宜从黜削,疏奏不下,安国乃就职。 ……李纲罢,中书舍人刘珏行词,谓纲勇于报国,数至败衄。吏部侍郎冯澥言珏为纲游说,珏坐贬。安国封还词头,以为‘侍从虽当献纳,至于弹击官邪必归风宪。今台谏未有缄默不言之咎,而澥越职,此路若开,臣恐立于朝者各以好恶胁持倾陷,非所以靖朝著。’南仲大怒,何桌从而挤之,诏与郡。桌以安国素苦足疾,而海门地卑湿,乃除安国右文殿、知通州。……安国既去,逾旬,金人薄都城。……钦宗亟召安国及许景衡,诏竟不达。高宗即位,以给事中召,安国言:‘昨因缴奏,遍触权贵,今陛下将建中兴,而政事弛张,人才升黜,尚未合宜,臣若一一行其职守,必以妄发,干犯典刑。’黄潜善讽给事中康执权论其托疾,罢之。三年,枢密张浚安国可大用,再除给事中。赐其子起居郎寅手札,令以上意催促。既次池州,闻驾幸吴、越,引疾还。绍兴元年,除中书舍人侍讲,遣使趣召,安国《时政论》二十一篇先献之。论入,复除给事中。二年七月入对,高宗曰:‘闻卿大名,渴于相见,何为累召不至?’安国辞谢,乞以所献二十一篇者施行。其论之目曰:《定计》《建都》《涉险》《制国》《卹民》《立政》《覈实》《尚志》《正心》《养气》《宏度》《宽隐》。……寻除安国侍读,专讲《春秋》。……落职提举仙都观。是夕,彗出东南。右相秦桧三上章乞留之,不报,即解相印去。御史江跻上疏,极言胜非不可用,安国不当责。右司兼吴表臣亦言安国扶病见君,欲行所学,今无故罪去,恐非所以示天下。不报。颐浩即黜给事中程瑀、起居舍人张焘及跻等二十余人,云应天变除旧布新之象,台省一空。胜非遂相,安国竟归。五年,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州安国辞。诏以经筵旧臣,重闵劳之,特从其请,提举江州太平观,令纂修所著《春秋传》。书成,高宗谓深得圣人之旨,除提举万寿观兼侍读。未行,谏官陈公辅上疏诋假托程颐之学者,安国奏曰……奏入,公辅与中丞周秘、御史石公揆承望宰相风旨,交章论安国学术颇僻。除知永州,辞,复提举太平观,进宝文阁直学士。卒,年六十五。诏赠四官,又降诏加赙,赐田十顷恤其孤,谥曰文定,盖非常格也。……安国所与游者,游酢、谢良佐、杨时,皆程门高弟。良佐尝语人曰:‘胡康侯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安国之使湖北也,时方为府教授,良佐为应城宰,安国质疑访道,礼之甚恭,每来谒而去,必端笏立正目送之。……安国少欲以文章名世,既学道,乃不复措意。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存墓志一篇。
崔铉(?—869)卒。
道愆(869—037)生。
柳祥生卒年、籍贯不详。
独孤霖本年判户部出院。
夏侯孜本年因治蜀之失,朝廷追究,贬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徐商本年(869)出为荆南节度使,入为吏部尚书,累迁太子太保,卒。
诗》存诗一首、断句一联。
甲寅朔,群臣上尊号,赦天下。
聂夷中去年入长安应进士试,因礼部停贡举,滞留京中,贫困潦倒。
许棠四十九岁,因礼部停贡举,入江西观察使李骘幕,作《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以献,自诉穷困潦倒之情。
七日,罗隐往歙州途中,作《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诗。
博学宏词科,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于德孙、吏部侍郎杨知温考官;司勋员外郎李耀、礼部员外郎崔澹等考试应宏词选人。
朝廷以徐州乱平,下大赦诏。
南诏骠信蛮军围成都,唐军战之于新津、双流等地。
停质举。
赋《东归诗》曰:‘九重丹诏下尘埃,深璅文闱罢选才。
朝廷大赦诏传至苏州,陆龟蒙感而赋诗,皮日休奉和。
甲午,颜庆复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率军力战解成都围。
寒食日,李频友人归觐,频赋诗送别。
春,皮日休、陆龟蒙在苏州唱和往来,说诗论艺,颇多长篇酬和之作。
刘生吐英辩,上下穷高卑。
戊子,敕:“去年属以用军之际,权停贡举一年,今既偃戈,却宜仍旧。
一日,郑畋时为翰林学士承旨,在朝候对,作六韵诗《五月一日紫宸候对时属禁直穿内而行因书六韵》。
夏秋间,李频离苏州,有辞别曹确诗。
夏,苏州久雨未晴,皮日休奉崔璞之命祷于震泽,并作《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赠陆龟蒙。
夏秋间,许棠北游边塞,至天雄军驻地秦川一带,有抒怀及干谒诗。
卷六〇四)此独孤尚书为天雄军节度使独孤云。
张贲……,约此时前后与陆龟蒙、皮日休、郑璧等人往还唱和。
处士魏朴(一作璞),字不琢,工诗文,此时前后与皮日休、陆龟蒙唱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