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七卷,宋王禹偁撰。

输入历史事件:

《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七卷,宋王禹偁撰。

公元1000年 十二月
《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七卷,宋王禹撰。

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录解题》皆作三十卷,与今本同。唯《宋志》作二十卷,然《宋志》荒谬最甚,不足据也。宋承五代之后,文体纤俪,禹偁始为古雅简淡之作,其奏疏尤极剀切。宋史采入本传者,议论皆英伟可观。在词垣时所为应制骈偶之文,亦多宏丽典赡,不愧一时作手。集凡赋二卷、诗十一卷、文十七卷。绍兴丁卯,历阳虞卿尝刻之黄州。明代未有刊本,世多钞传其诗而全集罕觏。而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载《外集》三百四十首,其曾孙汾所裒辑者,则久佚不传。此残本为河间纪氏阅微草堂所藏,仅存第七卷至第十三卷。而又七卷前缺数页,十三卷末集《贤钱侍郎知大名府序》,唯有篇首二行,计亦当缺一两页。原帙籤题,即曰《小畜外集》残本上下二册,知所传止此矣。其中《次韵和朗公见赠》诗及题下自注朗字皆缺笔,知犹从宋本影抄也。凡诗四十四篇、杂文八篇、论议五篇、传三篇、箴赞颂九篇、代拟二篇、序十二篇,共一百一篇,较原帙仅三之一。然北宋遗集流传渐少,我皇上稽古右文,凡零篇断简散见《永乐大典》中者,苟可编排,咸命儒臣辑录成帙,以示表章。此集原书七卷岿然得存,是亦可宝之秘籍,不容以残缺废矣。(《四库提要》卷一五二)


崔琰师从郑玄,未满一年,此后四年间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作《述初赋》。
郑玄六十二岁,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
王朗为大将军何进府掾。
边让署大将军何进令史。
蔡邕五+七岁,作《与何进书荐边让》,谓边让“天授逸才,聪明贤智”,喻其为“未受牺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脔割之间”的“宝鼎”。
应劭迁营陵令,作《营陵令到官移书申约吏民》。
华歆举孝廉,除郎中,以病去官。
汉灵帝刘宏崩,年三十四岁(156—189)。
皇子刘辩即位,年十四,是为汉少帝。
应劭拜太山太守。
陈琳为何进主簿,谏其召四方兵进京。
卢植谏止大将军何进召董卓,何进不从。
张让等劫汉少帝、陈留王,夜走小平津,尚书令卢植追及,诛杀张让等。
汉少帝刘辩还宫,改元昭宁。
蔡邕为司空董卓所辟,三日之间,周历三台。
阮瑀为蔡邕饯行于燕子陂。
董卓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时年九岁,是为汉献帝;改元永汉。
卢植抗议废立,董卓怒欲杀之,蔡邕等求情;卢植免官,隐居上谷;立黉肆教授。
荀爽征为平原相。
陈纪除服,积毁消瘠,豫州刺史表上尚书,图象百城,以厉风俗;征为五官中郎将。
孔融拜北军中候,在职三日,迁虎贲中郎将;会董卓废立,因对答忤董卓,转议郎;时北海最受黄巾攻击,董卓乃讽三司同举孔融为北海相。
蔡邕作《荐太尉董卓可相国并自乞闲冗章》;迁巴郡太守,作《巴郡太守谢表》;留为侍中。
董卓自为丞相,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年号,复称中平六年。
荀爽拜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
陈纪迁侍中。
侯谨约于此年征博士,寻卒(? — ?)。
许靖约三十八岁,与吏部尚书周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迁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
曹操三十五岁,拒为董卓所封骁骑校尉,间行东归;逃至陈留,起兵己吾,讨董卓。
华歆三十三岁,为尚书郎。
服虔拜九江太守。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