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刘赞病卒。

输入历史事件:

刘赞病卒。

公元935年 本年
刘赞病卒。

新五代史卷二八传:“刘赞魏州人也。父玭为县令,赞始就学,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则耽自肉食,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谓之曰:‘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由是赞益力学,,举进士,为罗绍威判官,去为租庸使赵岩巡官,又为孔谦盐铁判官。明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是时,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秦王所请王府元帅官属十余人,类多浮薄倾险之徒,日献谀谄以骄王,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秦王尝命宾客作文于坐中,赞自以师傅,耻与群小比伍,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已而秦王果败死,唐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冯道曰:‘元帅判官任赞与秦王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刘赞皆以正直为王所恶,河南判官司徒诩病告家居久,皆宜不与其谋。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朱弘昭曰:‘诸公不知其意尔,使秦王得入光政门,当待赞等如何?吾徒复有家族邪!且法有首从,今秦王夫妇男女皆死,而赞等止其一身幸矣!’道等难之。而冯赞亦争不可,赞等乃免死。于是论高辇死,而任赞等十七人皆长流。初,赞闻秦王败,即白衣驾驴以俟,人有告赞夺官而已,赞曰:‘岂有天子冢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不死幸矣!’已而赞长流岚州百姓。清泰二年,诏归田里,行至石会关,病卒。”旧五代史卷六八传所载亦同。赞之著述,宋元公私书目均未见著录,或未成集。全唐诗卷七二七录诗仅一首,复有疑辞。全唐文卷八四九存其文两篇。张昭本年加判史馆兼点阅三馆书籍,校正添补,预修《明宗实录》三十卷以献。宋史卷二六三本传。


尚书余公之才长于应变,文亦如之,不名一体。
《武溪集》二十卷,宋余靖撰。
著有:《武溪集》二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中》)、《庆历正旦国信语录》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传记类》)、《圣宗掇遗》一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杂史类》)、《汉书刊误》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二》)。
著录:尤袤《遂初堂书目•别集类》、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中》、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三四、《宋史•艺文志七》、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卷九、叶盛《箓竹堂书目》卷三、高儒《百川书志》卷一二、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赵琦美《脉望馆书目》、孙能传等《内阁藏书目录》卷三、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卷三、《四库提要》卷一五二、季振宜《季沧苇藏书目》、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三、《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
版本:明成化九年苏韦华等刻本、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明隆武二年余超龙刻本。
癸未(二十一日),命(刘)敞知卫州。
九日,唐询卒,60岁。
著有:《砚录》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唐询集》三十卷(《宋史》本传)。
七日,孙抃卒,69岁。
著有:《经纬集》十四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章奏类》)、《孙文懿集》三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集类下》)。
己卯(十八日),屯田员外郎、知襄邑县范纯仁为江东转运判官。
庚子(九日),知制诰祖无择献《皇极箴》,赐诏奖之。
丙午(十五日),实录院检讨官、集贤校理宋敏求,诸王府记室参军、直集贤院韩维,同修起居注。
癸丑(二十二日),吏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赵抃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
苏轼自凤翔解官归京师。
李朴(1064—1028)生。
吕好问(1064—1131)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魏国韩公真赞》、欧阳修《龙茶录后序》、欧阳修《跋茶录》、欧阳修《跋学士院御书》、王安石《虔州学记》、王安石《答韩求仁书》、曾巩《祭亡妻晁氏文》、苏轼《文同画竹赞》、苏轼《凌虚台记》、苏轼《祭伯父提刑文》、钱勰《钓台赋》。
诗:欧阳修《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有闻莺诗寄原父有感》、欧阳修《东阁雨中》、欧阳修《下直》、欧阳修《摄事斋宫偶书》、欧阳修《早朝感事》、欧阳修《集禧谢雨》、欧阳修《下直呈同行三公》、王安石《潭州新学诗》、苏轼《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反四日得十一诗寄舍弟子由同作》、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苏轼《和董传留别》、苏轼《骊山绝句三首》、苏辙《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苏辙《次韵子瞻南溪微雪》、苏辙《木山引水二首》、苏辙《送家定国同年赴永康掾》。
九日,以翰林学士冯京权知贡举,翰林侍读学士范镇、知制诰邵必正并权同知贡举,准诏放合格奏名进士彭汝砺已下二百一十三人。
苏轼还朝,判登闻鼓院。
辛丑(十一日),三司使、给事中蔡襄,为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知杭州。
赐贡院奏合格进士、明经、诸科鄱阳彭汝砺等三百六十一人及第、出身,汝砺等三人授初等幕职官,如咸平元年例,余授判、司、簿、尉,出身人守选。
登进士第:彭汝砺、薛向、贾昌朝、宋焕、徐积、罗适、孙载、廖平、郭知章、张琬、毛杭、练毖、李亨伯、董父、楼常、陈毅、余弼、黄远、杜常、张舜民、游师雄、孙升、舒亶、孔平仲、张商英、陈贻序、任彦安、曾觉、杨景略、郭祥正等。
丁巳(二十七日),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贾黯为给事中、权御史中丞。
己未(二十九日),起复前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吴奎领故官职,奎固辞,不许。
丁卯(七日),诏贡院:经殿试进士五举、诸科六举,经省试进士六举、诸科七举,今不合格而年五十以上,第其所试为三等以闻。
十一日,诏彭汝砺、薛向、贾昌朝、宋焕为初等幕职官,杜常等及明经、诸科,皆以为判司、簿、尉,出身人守选。
苏辙出为大名府推官。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